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技界转化深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7部委共同开展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设与服务管理工作。

近日,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了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中国科技馆、浙江钱学森故居、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等140个基地入选,覆盖30个省区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们将陆续为大家刊发入选基地简介,展示基地风采。



钱伟长是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是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2012年10月,在钱伟长诞辰100周年之际,上海大学筹建钱伟长图书馆,以表达对钱伟长校长的崇高敬意与无限怀念;2019年5月,钱伟长图书馆于宝山校区东区建成使用并全面开放,成为新生入学教育、校友返校忆旧、校内成果展示、校外嘉宾来访的又一重要场所和平台,是上海大学新的文化地标。

钱伟长图书馆建筑外观


钱伟长图书馆共七层,总建筑面积18691平方米,分别设置了钱伟长纪念展、上海大学校史展、书香谷、科学家书屋(伟长书屋、匡迪书屋)、专题阅览室、特藏阅览区域、学术交流空间、视听区域等。馆内现有馆藏20万余册(种),其中以钱伟长、徐匡迪捐赠为主体的特色图书3万余册,实物及影像资料馆藏5000余种,是集学科交流、图书贮存、资料阅览、科研教学等于一体的共享平台。

钱伟长纪念展内景


钱伟长纪念展位于钱伟长图书馆三层,以历史图片、资料、实物以及现代技术手段,全面展示了钱伟长作为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的丰富人生,和他一生“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祖国”的伟大胸襟。该纪念展的展品丰富,用钱伟长的大学毕业照、硕士学位证书、他晚年最爱穿的红色夹克等,为人们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怀的钱伟长;亮点突出,用“裸眼3D”技术再现钱伟长学术思想与教育思想的展现方式,为目前中国高校博物馆中仅有的一例。

钱伟长书房复原陈列


科学家书房位于钱伟长图书馆六层,是集伟长书屋、匡迪书屋、初心视听室为一体的多元模式育人空间,收藏了科学家手稿、著作、用品和影音文献等珍贵资源。书屋通过开展科艺育人、爱国教育系列活动,实现“传授·灌输·引导”+“感化·熏陶·养成”双循环模式,将“科艺相通”的理念和爱国爱党的精神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催生出更多的科艺佳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感悟老一辈科学家的奋斗精神,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

作为集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于一体的新型馆,在为师生提供基础借阅服务的同时,钱伟长图书馆致力于挖掘校园红色历史和以钱伟长、徐匡迪为代表的有卓越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和“大先生”们的感人事迹和精神宝藏,力图将钱伟长图书馆打造成为兼具宣传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功能的文化平台,以激励一代又一代上大人要时刻铭记“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校训,为祖国的伟大事业奉献青春,为全人类的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科技传播中心 供稿

原标题:2022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丨上海大学钱伟长图书馆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教育数字化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