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教育信息
南邮:劳动教育综合育人 诠释“精神美”“创造美”“素质美”
“旋转收纳盒让桌面物品拿取更加便利,万能分层隔板开拓垂直空间,如此一来,宿舍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 近日,一堂以“宿舍收纳”为主题的劳动分享会在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进行。 近年来,南京邮电大学把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课程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通过富有特色的劳动活动,引领学子们习得真知识、掌握真本领、锤炼好品质,用奋斗者的姿态彰显当代南邮学子的精神美、创造......
人社部公示“民宿管家”等18个新职业
原标题:人社部公示“民宿管家”等18个新职业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姜琳、徐皓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4日向社会公示“民宿管家”“家庭教育指导师”“研学旅行指导师”“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等18个新职业。经公示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这些新职业将被纳入新版职业分类大典。 据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职业分类作为制定职业标准的依据,是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和人才评价的......
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研究生教育如何增量又提质
原标题: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研究生教育如何增量又提质 6月14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聚焦研究生教育。会议一开始,播放了一则短片。短片指出,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二。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透露,10年来,全国800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输送了60多万名博士和650多万名硕士,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
期末临近,艺术教育成果如何评价
日前,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其中,艺术课程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主要调整包括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 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今天,美育正成为不可缺少的一环,因此艺术课程新课标的发布备受关注。在此前召开的“美......
新课标下,美育如何走出“重技能轻素养”的误区
随着《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新鲜出炉,艺术教育如何教,学生怎样学,成为学生及家长普遍关注的话题。 将在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的新课标,修订幅度不小。艺术课程设置得到进一步强化——艺术在一至九年级开设,其中一至二年级包括唱游·音乐、造型·美术;三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相......
细菌“亲密行为”或解释抗生素耐药性成因
科据13日发表在《自然·微生物学》杂志上的论文,由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小组发现了细菌交换DNA并产生耐药性的新细节。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发现是理解细菌如何接合配对方面取得的关键进展,将使人们能够预测新出现的耐药质粒在高危细菌病原体中的传播。 有害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从其他已经具有耐药性的细菌中获取DNA。这种DNA交换是通过一种......
教育部要求确保学生返乡顺利
记者6月13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日前召开2022年第9次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议,要求持续落实高校学生离校返乡政策确保学生返乡顺利、统筹安排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加强对学生关心关爱、抓好暑期校园疫情防控。 会议强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落实好6月3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关于做好全国高校学生离校返乡新冠肺炎疫......
教育部:我国十年来培养了700多万名硕博研究生
人民网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孙竞)今天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介绍,十年来,全国800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输送了60多万名博士和650多万名硕士,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洪大用介绍,十年来,中国特色学科专业体系更加完善。新增了网络空间安全、集成......
教育部: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人民网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孙竞)今天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表示,十年来,研究生教育对科研的贡献更加突出。 “近年来新增院士和国家科技三大奖第一完成人中,我国自主培养的博士均占三分之二左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成员中,超过50%为在读研究生,超过30%为在读博士生;嫦娥飞......
中央戏剧学院思政部:“思政+艺术”打造艺术院校思政教育新体系
艺术用独特的语言记录社会的变迁,描绘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和对世界的认知,艺术院校是培养德艺双馨新时代优秀艺术人才的主阵地,应当正确把握“思政+艺术”的必要性,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中央戏剧学院思政部成立于2011年,承担了全校本、硕、博的思政理论课教学任务。为实现课程思政的落地落细,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部坚持立足艺术院校特色......
创新产教协同机制 造就卓越工程人才
6月5日,一场精彩的校企合作毕业设计项目答辩展示会在线上举行:商品库存调拨决策支持系统,可远程控制的心脏介入器械输送系统,清理太空垃圾的新型刚柔耦合机械臂……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413名2022届毕业生,展示了他们完成的147个合作项目。 这些设计项目来自95家企业,全部是企业急需解决的工程难题。学生团队在校企导师的共同指导下,既帮助企业解决实际......
解决“卡脖子”问题 培养卓越工程师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交织激荡,第四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机器革命叠加推进,这都在深刻重塑世界产业链供应链形态和创新格局,也全方位改变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环境。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卓越工程师是影响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变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
课题研究要以问题为导向
我在北京交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有幸在产教协同的培养模式下成长,研究方向为废水新型生化脱氮技术。在完成校内课程的同时,我还多次到企业环保部门参与实习。 2015年,我在河北某制药企业污水处理厂实习,其间与现场运行人员交流,全面调研污水处理厂各单元水质变化情况。经过与导师姚宏教授沟通,结合了解到的企业实际,我意识到,课题研究方向要以问题为导向,关注企......
北京、上海两地初三年级返校复学
6月13日,北京非涉疫初三年级学生返校。图为在北京市平谷区第三中学,初三学生在上语文课。新华社记者 任超摄 (责编:李依环、何淼)...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深耕科技助农新路径
近年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致力于推进科技服务平台构筑、科技成果培育、科技服务机制创新和科技培训助农等“四大工程”。学校党委书记傅兵说:“学校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强化智力支农、科技兴农、人才强农举措,组建花卉、蔬菜、稻麦、园林等6个科技创新与服务团队,整合资源、集聚人才,助力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党建和业务的深度融合。” 据介绍,近年来,苏州农职院致力于打......
彭永臻院士:“污水变清流”背后的魔术师
对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彭永臻来说,1973年是个很重要的年份。这一年他上了大学,并且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坚定信念跟党走的同时,彭永臻也迈入了自己的科研生涯,最终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顶尖专家。农场里走出来的大学生1968—1973年,彭永臻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53团的一名知青。每年夏天,他在工地上建造房屋,待到冬天,他就去森林中参加采伐。出生在1949年的彭永臻身强力壮、踏实肯干,靠一...
上海理工大学以教育数字化助推学校治理现代化
上海理工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教育数字化建设作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抓手,持续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海理工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教育数字化建设作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抓手,不断深化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形态、教育治理改革创新,持续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
海南要求提前部署制定线上教学方案
日前,海南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校线上教学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以及《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线上教学的指导意见》。本报讯(通讯员金浩田记者刘晓惠)日前,海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校线上教学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4月6日中小学生暂缓返校的市县,要根据省教育厅要求制定辖区内学校线上教学工作方案;4月6日中小学生正常返校的市县,要针对涉疫区不能返校或不符合返校要...

浙江省教育厅党组专题研究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工作
4月1日上午,省教育厅党组召开专题学习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工作。索引号:002482082/2022-0014发布机构:省教育厅生成日期:2022-04-02主题分类:教育省教育厅党组专题研究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工作4月1日上午,省教育厅党组召开专题学习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工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毛宏芳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邀请省市场监管局党...
在线督查保质量、虚拟仿真做实验,上海高校师生一“网”情深
疫情之下,上网课成为高校同学们的主要学习方式。各高校老师们努力打破传统,解除时空因素对教学活动的限制,与学生达成优质互动。疫情之下,上网课成为高校同学们的主要学习方式。各高校老师们努力打破传统,解除时空因素对教学活动的限制,与学生达成优质互动:云上作业、在线助教、中续课堂实现了线下线上的完美衔接,线上课程听课督查、在线教学问卷保证了教学质量,虚拟仿真实验、模拟线上问诊带来不一样的沉浸式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