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校首席信息官是引领师生突破数字思维鸿沟的播火者,其能力高低是学校信息化战略发展的关键之一。通过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山东省青岛市六个行政区域的中小学校首席信息官进行调研。发现主要存在缺乏数字化转型能力的系统培训、不同区域间人员能力差异较大、学校重视程度不高、自身转型能力不足且不均衡等问题。基于研究结果和现实诉求,分别从国家、区域、学校、个人等层面提出建议:国家应重构基于首席信息官岗位角色模型的数字化转型能力体系标准,为人才培养提供风向标;区域要做好统筹规划、首席信息官数字化转型能力培养以及过程质量监管;学校应提高首席信息官岗位设置重视程度以及角色职责的制度建设,选好人、用好人;首席信息官自身应加强关键转型能力和素养提升等,以期为探索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础教育首席信息官的合理化配置、能力培养与提升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首席信息官;基础教育;能力培养;数字思维鸿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24)10-0003-12
作者简介:刘名卓,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上海 200062);李萌,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学中心硕士研究生(山东青岛 266100);郁晓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副教授,博士(上海 200062)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基础教育首席信息官能力结构与提升策略研究”(编号:2021ZD058)
一、研究缘起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在步入数字化转型新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战略目标[1]。《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也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2]。由此可见,教育数字化转型既是国家战略的要求,也是教育信息化内生发展的需求。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指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教育过程、教育资源、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是对教育领域的一种涵盖广泛、全面的转型升级,从而重新塑造整个教育体系[3]。
数字化浪潮下,学校在努力推进自身业务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也会遭遇数字化转型方向不明,推进过程中“师生数字思维鸿沟”无法跨越等问题,严重制约学校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席信息官(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IO)是将信息化战略与组织改革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高级管理人员[4],其能力高低是影响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之一。教育部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通过设立CIO岗位和制度来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5]。近年来,各省、市、区域积极响应,在CIO岗位设置、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保障。
在“数字中国”“数字山东”等战略部署出台的背景下,青岛市积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2020年,青岛市教育局颁布“1+4+100N”试点体系政策,其中“1”代表全市开展,“4”是4个实验区先行,“100N”是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学校的数量[6]。2022年 ,青岛市发布《青岛市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行动计划(2022—2024年)》,持续推进青岛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7]。本研究将主要针对山东省青岛市不同区域的中小学校CIO进行调研,了解CIO配置的基本情况及其能力发展现状,为探索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础教育CIO的合理化配置、能力培养等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人为的文化“转基因”工程[8],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师生具备数字素养,弥合数字思维鸿沟。数字思维是人们借助数字技术求解问题的意识、能力和方法 [9]。数字思维鸿沟是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之间的差异和矛盾,以及由此导致的信息认知和决策能力的差距。缩小数字思维鸿沟的重要渠道是突破狭隘的工具主义,提高用户的数字素养。而CIO被认为是引领师生突破数字思维鸿沟的播火者,也是带领学校数字化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人物之一。
众所周知,CIO是信息化发展的产物。1987年,美国创办《CIO》杂志,开启了对CIO理论研究的大门。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教育CIO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首席信息官”“教育CIO”“信息化主管”“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ECIO”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科学网(Web of Science)和Springer等中进行检索,截至2024年8月,共检索到587篇相关文献,通过分析发现关于教育CIO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育CIO角色演变
CIO的角色定位并未统一,但存在总体转向的趋势,从关注最初的技术专家和管理者角色到领域的战略规划者和变革者,从单纯的职能要素到强调领域的整体变革。如戈特沙尔克(Gottschalk)关注CIO的管理角色[10];埃文斯(Evans)认为CIO应成为数字化变革者,大数据和数据分析的捍卫者、促进者,以及其他决策者积极的合作伙伴[11];伯雷尔(Burrell)认为新冠疫情深刻改变了教育格局,CIO必须善于促进技术变革和文化转型,以一种动态的、复合型的眼光看待问题[12]。总之,CIO 从最初的技术统治论者转变为学校信息化战略与教育改革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最佳人选和关键人物。
(二)教育CIO的能力发展特征
1.从简单的技术能力转向长远的战略规划能力
根据美国高等教育信息技术专业机构EDUCAUSE对美国高校 CIO 能力素质的调查发现,技术能力只是CIO的核心能力之一,并不是工作成效最关键的影响能力[13]。也有学者认为CIO在数字化转型下要具备战略思维、拓展变革思维的视野,从单纯的技术思维向全局性、复合型思维转变[14]。
2.由单一能力转向多种综合能力
张阔等认为中小学CIO应包括信息化专业知能、信息化管理胜任力和人格影响力三种综合能力[15]。张养力认为CIO 应具备信息技术素养、人际沟通协调能力、信息化战略思考等八种综合能力[16]。郁晓华等基于量子思维这一新视角,对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的CIO能力体系进行了重构,提出作为“量子领导者”的CIO应该具备多种综合素养与能力[17]。
3.由外显能力转向内在综合素养
葛文双等认为中小学CIO能力由四个外显能力(决策规划、应用管理、环境建设和效益评估)和六个内隐驱动要素(信息素养、人际沟通、领导力、运营监管、反思实践和创新发展)构成[18]。胡艺龄等认为信息素养是 CIO 能力结构的重要基石[19]。
(三)教育 CIO 职位设置与内涵发展
许多国家在实践层面上围绕 CIO 的角色定位、知识与能力结构、选拔与培养展开实践与行动研究。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在外部社会影响和内部变革诉求的推动下,对CIO体制进行了创新[20]。2020年,美国高等教育信息技术专业机构EDUCAUSE在信息技术十大议题中提出“整合CIO”理念,要求增强CIO领导者的角色,使其在学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21]。
总之,CIO 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且这一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22]。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定位CIO的职能,使其兼具转型能力与转型素养,及时识别外部环境的改变,主动带领学校进行全方位变革,顺利推进学校的数字化转型。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目标是通过对山东省青岛市基础教育CIO进行调研,以窥探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础教育CIO的配置情况及能力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为促进基础教育CIO的优化配置及数字化转型能力发展提供建议。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山东省青岛市六个行政区域的中小学CIO,其中包括“1+4+100N”试验基地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于2023年6月发放,共回收问卷237份,将选择均为同一选项的问卷剔除后,得到有效问卷187份,有效率达78.9%。
(三)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主要包括三个:①基础教育CIO的性别、学历、年龄段、工作年限、地区、学校位置等方面的基本信息,以及这些客观因素对其能力发展的影响程度如何?②CIO对自我角色和岗位职责的认知如何,以及影响CIO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③CIO的数字化转型能力现状如何?
(四)问卷设计
本问卷制定主要基于研究团队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文献分析,经过初拟、测试、多轮修订的严谨流程,最终形成正式问卷。
问卷在笔者团队2018年发表的“基础教育首席信息官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23],结合数字化转型的新特点,重点参考郁晓华教授团队构建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下学校 CIO 能力体系,该体系经过两轮专家咨询,且已从实证角度验证了该体系的合理性。故本研究以此为依据编制了基础教育首席信息官能力测评问卷,该问卷共包括三部分:基本信息、CIO对自我角色等的基本认识、对自我素养与能力的评价。其中,第一部分“基本信息”有八道题,主要是关于被调研CIO的基本情况,包括学历、工作年限、学校所在地区等。第二部分“对角色的基本认识”有五道题,主要是关于CIO对自我角色和职责的认知程度、岗位开设的必要性、影响CIO发展的因素等。第三部分“对自我素养与能力的评价” 是本研究的重点调研内容,主要包括转型规划素养、组织变革素养、服务创新素养和技术变革素养4个一级维度和20个二级维度,均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非常不符合=1,不符合=2,一般=3,符合=4,非常符合=5)进行评分,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础教育CIO对自我素养与能力评价的调查维度
笔者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分析了问卷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结果显示,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值为0.989;转型规划素养、组织变革素养、服务创新素养和技术变革素养四个维度的Cronbach’s α 值分别为0.969、0.972、0.968、0.946,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此外,KMO检验值为0.965,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无限接近于0,说明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因素提取,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58个题项的共同度均高于0.5,说明题项包含有效信息,通过效度检验。
四、数据分析与研究
此次问卷调研共涉及山东省青岛市六个行政区域的学校,分别是LX区、HD区、XHA区、SN区、LS区和CY区,涉及学校类型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
(一)基本情况
调研发现,39.71%的CIO在学校中担任的职位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只有6.13%的CIO在学校中担任校领导或校长助理职位。
由表2可知,不同职位的CIO在不同维度素养的均值得分情况存在差异,其中担任年级组长的CIO得分最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年级组长作为教学管理的核心人员,通常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管理能力,能够更好地发挥CIO的作用。二是年级组长在日常工作中更接近教师和学生,更了解师生的实际需求。因此,担任年级组长的CIO在学校推行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时,更容易激发教师应用数字技术的热情,得到教师的理解与支持,工作开展更富有成效。这也说明CIO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管理岗位,要求CIO不仅担任管理者的角色,还应成为数字鸿沟的突围者,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学校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表2 不同职位的CIO在自我素养与能力评价方面的得分
关于CIO的自我角色认知,63.6%的CIO对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很清晰,85%认为设置CIO岗位有必要。由此看出,CIO在自我认知和岗位重要性上有明确的积极态度。在影响学校CIO发展的因素中,对本身职责与能力不清晰且缺乏专业能力(占总数的26.4%)、缺少必要的经费(占总数的20.9%)、岗位级别低且缺乏行政管理权力与决策权(占总数的16.5%)三者是最主要的因素。在有关CIO知识和技能来源方面,只有24.4%的CIO是从相关讲座或培训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其余多是通过实践摸索、自身专业所学、阅读相关书籍等途径获得,由此看出CIO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来源多样,但大多数都是靠自学。
(二)能力现状分析
关于CIO对自我素养与能力的评价,总体均值为4.20,而且四大维度的总体均值均在4.00以上。其中,转型规划素养均值为4.17,组织变革素养均值为4.25,服务创新素养均值为4.24,技术变革素养均值为4.14,说明青岛市CIO的能力整体表现较好。但具体分析各个维度的内部指标可以发现,CIO素养与能力各维度发展并不均衡。
1.转型规划素养整体偏弱
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CIO应具备依据数字化转型理念制定转型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的能力[24]。但从图1可见,除“思维视角”外,其余三个子维度均值均低于“转型规划素养”的均值,由此可见CIO的转型规划素养整体偏弱。
图1 转型规划素养各维度均值
2.执行控制能力和培训组织能力有待加强
卡佩尔曼(Kappelman)等认为CIO的角色越来越复杂,需要提升其运营、组织和战略管理能力,以顺利实施数字化转型[25]。但由图2可知,“执行控制能力”和“培训组织能力”均值低于“组织变革素养”的均值,由此说明CIO的执行控制能力和培训组织能力还有待加强。
图2 组织变革素养各维度均值
3.支持服务能力和数据决策能力有待提高
CIO应该具备良好的工作执行能力和吃苦耐劳的服务精神[26]。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组织将数据视为一种战略资产,而CIO一直被认为是组织中最高的数据职位[27]。但由图3可知,“支持服务能力”和“数据决策能力”均值均低于“服务创新素养”的均值,由此说明CIO的支持服务能力和数据决策能力还有待提高。
图3 服务创新素养各维度均值
4.技术应用和实践反思能力欠佳
卡里-安妮(Kari-Anne)等认为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果新技术适用于组织的业务需求,那么CIO应该能率先做出反应、识别并应用[28]。此外,CIO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应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并在实践中检验转型的效果[29]。但由图4可知,“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反思”均值低于“技术变革素养”的均值,说明CIO的技术应用和实践反思能力欠佳。
图4 技术变革素养各维度均值
(三)基础教育CIO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1.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性分析
从表3可知,在性别维度上,男女CIO在四个素养维度上存在差异但不显著。从整体来看,男性CIO人数多于女性,且男性CIO对自我素养和能力的评价高于女性CIO,这也折射出男性CIO对自己能力认知方面更为自信。
表3 不同性别的 CIO 在自我素养与能力评价上的差异
2.不同学历间的差异性分析
从表4可知,四个维度的显著性均大于0.05,说明不同学历的CIO在自我素养与能力评价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此外,绝大多数CIO的学历为大学本科且得分最高,而硕士研究生学历的CIO仅占很少一部分且得分较低,进一步分析硕士研究生的12份问卷发现,一半左右的硕士研究生担任的CIO职位均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没有担任校领导级别的职位,这可能是造成硕士研究生得分较低的主要原因。
表4 不同学历的 CIO 在自我素养与能力评价上的差异
3.不同年龄段的差异性分析
不同年龄段的CIO在自我素养与能力评价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如表5所示。通过观察数据发现,当CIO的年龄过小或过大时,其素养和能力表现不佳,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年龄较小的CIO缺乏实践经验,对学校的数字化转型没有深刻理解;年龄较大的CIO由于技术更新换代较快,缺乏对新技术的理解和应用,思维未能及时转变,难以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要求。而处于中间年龄段的CIO可能恰到好处地结合了丰富的经验和对新技术的理解,同时在管理风格和思维能力上更成熟和敢于创新,因此其素养和能力表现较佳。
表5 不同年龄段的CIO在自我素养与能力评价上的差异
4.不同工作年限的差异性分析
不同工作年限的CIO在自我素养与能力评价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如表6所示。在四个维度中,工作5年及以下的CIO得分最低。对于工作年限较短的CIO来说,得分较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对CIO的岗位职责认识不深刻,并未深入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导致信息化规划和决策不精准。二是工作年限短,并未与学校信息化发展团队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工作难度较大。
表6 不同工作年限的CIO在自我素养与能力评价上的差异
5.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性分析
从表7可知,不同地区的CIO在自我素养和能力评价上差异较小。从整体来看,城区CIO的素养与能力优于农村CIO。具体来看,城区和农村的CIO在技术变革素养维度差异最大,这种差异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比如资源分配不均,城区学校通常拥有更多的资源,包括资金、技术和人才,使城区学校的CIO能够更容易地获取和应用新技术;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城区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通常较好,包括高速互联网、更加智能的学习环境等,这为技术变革提供了更好的物理基础。当然还会受教育水平、城乡文化差异、创新氛围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可能导致城区和农村的CIO在技术变革素养方面的差异。然而,这种差异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通过适当的政策、教育和资源投入,可以缩小这种差距。而在其他维度上,城区和农村CIO的差异并不明显。
表7 不同地区的 CIO 在自我素养与能力评价上的差异
6.不同位置学校间的差异性分析
从表8可知,不同学校位置的CIO在自我素养与能力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从整体来看,青岛市各地区在转型规划素养维度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组织变革、服务创新和技术变革维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在四个维度中,青岛市LS区的得分最低,而HD区的得分最高。
表8 不同学校位置的CIO在自我素养与能力评价上的差异
为进一步分析不同学校位置CIO之间的差异,本研究采用 LSD多重比较法进行事后检验。根据事后检验的数据可知,在组织变革素养方面,LS与其余五个区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余区之间差异不明显。在服务创新素养方面,LS与除SN之外的其他四个区存在显著差异。在技术变革素养方面,LX与HD存在显著差异,LS与CY、XHA和HD存在显著差异,其它各区之间并无显著差异。由此说明不同学校位置对CIO的能力有显著影响。
综上,经交叉分析发现,CIO的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地区均与CIO能力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但不同区域的CIO在自我素养与能力评价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与大多数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CIO的角色是复杂多变的,应根据实际情况对CIO进行划分,如区域CIO、学段 CIO、学校 CIO等[30]。
(四)问题与挑战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础教育CIO要充分了解数字化变革,并转变思想投入数字化潮流,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和数字化领导力,充分利用技术赋能,弥合自身和师生的数字思维鸿沟。但在本次调研中,发现当前基础教育CIO的岗位设置和能力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主要问题与挑战如下:
首先,CIO数字化转型能力培训工作欠佳,开展程度较低。调研发现,学校CIO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来源主要是自学,通过系统培训进行能力提升的人不足25%,多数CIO未完全具备教育数字化转型所需的专业能力,特别是在“转型规划素养”“技术变革素养”方面表现欠佳。同时具备管理和教学双重能力的CIO表现最好,在推动学校数字化转型方面执行力和控制力更强。当前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还处于摸索和起步阶段,因此针对CIO数字化转型能力的系统培训尤为重要,这不仅是一所学校、一个区域层面的事情,应上升至省市、国家层面,统筹考虑在转型实践过程中的各类要素,厘清CIO能力内涵,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系统完整、符合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际的教育 CIO 能力指标体系,为后续 CIO 的能力培训、能力发展、能力评价等奠定基础。
其次,不同区域学校之间的CIO能力差异显著。调查结果显示,青岛市不同区域之间的CIO能力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组织变革、服务创新和技术变革维度方面。其中,LS区均值最低,且与大多数区域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青岛市不同区域之间的基础教育CIO整体能力发展不平衡。
再次,学校对CIO岗位角色职能认识欠佳,重视程度较低。主要表现在担任CIO岗位的人员选配随意。大多CIO都是由信息科技学科教师担任,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由校领导担任,这说明多数学校对CIO的岗位认识还不够深入,未意识到数字化转型对CIO能力和素养的要求已发生深刻改变。此外,CIO岗位级别低,缺少决策权,进而导致CIO难以开展学校信息化项目。基础教育CIO工作胜任力不同于高校CIO。基础教育CIO一般从教学骨干成长起来,并承担着教学任务,更有利于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这与调研的结果也保持一致。但由于数字化转型初级阶段形成了高期望与低能力间的差距,使很多学校陷在理想中的“乌托邦”,转型进程较为缓慢。
最后,CIO自身转型能力不足且各维度能力发展不均衡。在针对“CIO对自身素养与能力评价”的调研中发现,CIO组织变革素养和服务创新素养均值较高,而在转型规划素养和技术变革素养方面均值较低,说明CIO的自身转型能力还有待提高。具体表现为:在转型规划素养方面,系统规划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较为薄弱;在组织变革素养方面,执行控制能力和培训组织能力较为薄弱;在服务创新素养方面,支持服务能力和数据决策能力较为薄弱;在技术变革素养方面,实践反思和技术应用能力较为薄弱。
五、对策建议
针对青岛市目前基础教育CIO能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国家层面:重构CIO数字化转型能力体系标准,加强CIO系统培训与人才培养
CIO承担着学校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规划制定,以及整校推进的“运动式”转型,是决定学校数字化转型工作是否顺利和保障成效的核心人物,所以基于岗位核心能力进行CIO的人才培养是大势所趋。应加强对“CIO能力标准体系”“能力培养体系”“能力评估体系”等的研制工作,各区域、学校可以此为风向标和指导框架,构建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逐步搭建出契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数字专业人才体系化发展方案,将CIO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高度统一,明确CIO所需的领导管理、思维、个人特质、态度品质、专业能力等。
(二)区域层面:做好统筹规划和过程质量监管
首先,政府部门应集中有限的资源培养区域头部CIO,使其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领头人,带动区域发展。其次,政府职能部门应推动政策创新,加强过程性管理和支持,帮助不同区域的学校搭建平台,鼓励开展信息化项目合作,在合作中取长补短、缩小差距。再次,不同区域的CIO可建立跨校CIO团队,提升团队的数字化领导力[31]。各团队可以通过观摩和分享的方式,跨区域开展调研和项目实施,加强区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最后,学校可以鼓励优秀CIO举行培训班或研讨会,以提高CIO综合素养,不同区域的CIO应积极参与,与其他区域建立联系,并定期交流和分享经验。
(三)学校层面:重新审视CIO角色的职能定位和岗位设置,加强数字化转型能力培训
学校应认识到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基础教育CIO能力已发生深刻改变,且CIO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管理岗位,其不仅担任管理者的角色,还应成为学校数字鸿沟的突围者和示范者,引领学校数字化转型。
首先,学校通过设置制度化的CIO体制,专门设立由校领导担任的CIO岗位,赋予CIO 信息化决策权力,提供发展空间,使其成为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引领者、推动者和管理者[32]。其次,建议提高CIO在学校发展中的决策地位,积极培养CIO的数字化领导力。数字化领导力是数字时代背景下孕育而生的一种新型领导力,可帮助CIO有效应对数字化环境下的各种变化,以一种动态且复杂的思维解决问题,不断推动学校的数字化转型[33]。最后,学校要加强对CIO的系统培训,培养CIO转型能力和素养。学校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或者混合的培训形式,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和资源,帮助CIO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与技能,使其适应数字化转型新要求。
(四)个人层面:加强自身关键转型能力提升和素养养成
首先,在转型规划素养方面,加深理解数字化转型的理念和方法,增强从学校发展的全局视野制定目标的能力;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洞察能力,能够带领团队和成员进行教育教学模式变革等;增强辨别风险、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能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应对风险。其次,在组织变革素养方面,统筹管理学校的信息化设备和资源,能组织、落实和保障学校信息化项目的顺利推进;及时更新培训目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订培训方案。再次,在服务创新素养方面,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增强服务师生的能力;提高有效利用各类数据、应用事实数据和决策工具推动学校教学发展和管理决策的能力。最后,在技术变革素养方面,增强对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实践批判思考的能力;积极尝试新技术,提高技术接受能力,并能将技术与教学、管理融合。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2024-01-19].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2]教育部.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EB/OL].(2022-02-08)[2024-01-19].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202202/t20220208_597666.html.
[3]李志民.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4,30(1):71-75.
[4]赵鑫,陈强,尹霞.美国高校CIO体制的发展现状及其启示——基于我国104所研究型大学信息化体制的调研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11):33-38.
[5]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8-04-13)[2024-02-0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6]青岛市教育局.山东省青岛市探索构建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新模式[EB/OL].(2020-09-09)[2024-02-03].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192/s222/moe_1769/202009/t20200909_ 486700.html.
[7]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市教育局关于印发《青岛市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EB/OL].(2022-06-10)[2024-02-03].http://edu.qingdao.gov.cn/zfxxgkml/gwfg/202206/t20220613_6118475.shtml.
[8]祝智庭,胡姣. 教育数字化转型:面向未来的教育“转基因”工程[J].开放教育研究,2022,28(5):12-19.
[9]宋懿.数字思维:时尚可持续进程中的一种创新框架[J].艺术设计研究,2022(2):17-22.
[10]GOTTSCHALK P. The role of the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in formal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plann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Policy and Management, 2002,2(2):93-101.
[11][13]EVANS B. 2015年CIO面临的10大战略问题[EB/OL]. (2015-04-13)[2024-09-11].https://searchcio.techtarget.com.cn/8-22983/.
[12]BURRELL S. The CIO as quantum leader [EB/OL].(2021-10-18)[2024-09-11]. https://er.educause.edu/articles/2021/10/the-cio-as-quantum-leader.
[14][22]滕鑫鑫,杨冬,白浩,等.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ECIO的持续发展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4):61-67.
[15]张阔,张养力.中小学信息化主管胜任特征模型构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6):121-128.
[16]张养力.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中小学首席信息官(CIO)制度的困境及出路[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5):40-47.
[17]郁晓华,王津钰.量子领导者:教育数字化转型下学校CIO的能力转变[J].远程教育杂志,2023,41(3):55-64.
[18]葛文双,白浩.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的首席信息官(CIO)——核心内涵、能力模型与专业发展策略[J].远程教育杂志,2020,38(4):64-73.
[19]胡艺龄,赵梓宏,顾小清.组织变革视角下中小学校长首席信息官能力结构关系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1,42(10):121-128.
[20]刘丙利.美国大学CIO体制创新的经验与启示——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21,31(7):30-37.
[21]兰国帅,张怡,郭倩,等.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优化、持续和创新——《2020年十大IT议题》报告解读与启示[J].开放教育研究,2020,26(05):12-25.
[23]刘名卓,王永玲,徐晓波.教育领域首席信息官能力指标体系构建[J].开放教育研究,2018,24(6):110-118.
[24][29]赵慧臣,李琳,张雨欣,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首席信息官的职能分析与实践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23,44(8):80-87.
[25]KAPPELMAN L, TORRES R, MCLEAN E, et al. The 2018 SIM IT issues and trends study[J]. MIS Quarterly Executive, 2019,18(1):51-84.
[26]高丹丹,马宪春,李晓晓.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中小学信息化管理者(CIO)培训体系构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3):20-26.
[27]KORHONEN J J. 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 capability for the digital era-Demands for organizations and CIOs[D]. Helsinki: Aalto University, 2018.
[28]CLAYTON K A, REDSHAW W. The emergence of the Chief Digital Information Officer role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future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J]. Journal of Digital Banking, 2021,6(3):220-232.
[30]王津钰.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下学校首席信息官能力结构体系构建与测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3.
[31]王川芳.中小学首席信息官(CIO)能力素质及其发展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20.
[32]史海艳.美国高校 CIO 体制发展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5.
[33]谢鹏,马璐,韦依依,等.数字化领导力与组织创新:数字平台能力和环境竞争性的作用[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44(1):129-144.
Breaking through the Digital Thinking Gap: Exploring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Capability of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s
Mingzhuo LIU1, Meng LI2, Xiaohua YU3
(1.School of Open Learning and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2.Teaching Center of Fundamental Courses,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100, Shandong;
3.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Abstract: The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CIO) of a School is the initiator who leads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break through the digital thinking gap, and their ability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rategy.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s, a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the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six administrative regions of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are mainly problems such as a lack of systematic training 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capabiliti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apabilities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low attention from schools, and insufficient and uneven transformation capabilities within themselves. Based on research results and practical demands,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rom national, regional, school, individual and other levels: The country should reconstruct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capability system standards based on the role model of the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position, providing a benchmark for talent cultivation; The region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overall planning, cultivating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bility of the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and supervising the process quality; Schools should increase the importance of setting up the position of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and the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of role responsibilities, selecting and employing good people; The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should strengthen key transformation capabilities and enhance their literac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xploring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s in basic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Keyword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CIO; Basic education; Capability cultivating; Digital thinking gap
编辑:李晓萍 校对:王天鹏
原标题:突破数字思维鸿沟:首席信息官数字化转型能力探究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