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知识生产与科技创新的不断深入,作为新兴科研组织模式的有组织科研日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高校、研究机构的重视,各国纷纷改革科研规章制度,制定有组织科研相关政策,鼓励高校与行业、公众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团队科研攻关,以期推动科研的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美国、英国、加拿大与澳大利亚等国,以及经合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近年来围绕科研政策,科研人员培养、评价与激励机制,科研合作与交流机制,科研商业化与知识转化机制四方面开展有组织科研改革,以帮助学术界适应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助力科技创新、解决复杂问题。

  关键词:有组织科研;跨学科研究;科研组织;科学政策;知识生产模式

  中图分类号:G321

  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姚林,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武汉 430073);代胜蓝,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武汉 430073)

  基金项目: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世界研究型大学有组织科研运行机制研究”(编号:23YJC880133)


  2022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推动高校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有组织科研,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高质量、更大贡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1]此后,我国高校积极转变科研组织管理形式、职能定位,并主动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为推进高校有组织科研创造条件,助力攻克国家前沿科技难题。然而,作为新兴的政策话语与学术概念,学界对有组织科研的内涵与外延尚无统一的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为:有组织科研是以现实需求为导向,通过一定的结构设计和制度安排,汇集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集中优势资源,对关键核心技术进行协同攻关的科技创新运行模式。[2]

  根据我国学者的相关定义,与“有组织科研”一词在内涵和应用语境上相近的英语词汇主要包括:有组织科研(organized research)、团队科研(team science)、科研协作(science collaboration)、合作研究(collaborative research)、大型合作项目(large collaborative projects)、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伙伴研究(partnered research)。本研究认为有组织科研是指以解决人类社会重大现实问题作为团队科研目标,动员并整合来自不同学科领域以及不同高校、地域、国家的科研人员,通过分工协助、有计划地开展团队式、项目式研发攻关的科研组织形式。

  一、 政府和研究型大学的科学政策改革

  为提高研究机构和科学家的研究能力和竞争力,鼓励科学家积极开展前沿研究,诸多国家政府和研究型大学正制定、优化科学政策以支持科研创新、科技进步。

  (一) 优化国家科学政策制定机制

  一是重视国家科学研究与创新战略的制定。国家科学研究与创新战略的制定能够推动科学研究系统朝着国家战略目标迈进。加拿大强调用包括开放式政府、循证决策、将传统知识纳入决策过程等方式制定科学政策。加拿大政府制定一系列科学研究与创新战略,包括《泛加拿大人工智能战略》《泛加拿大基因组学战略:我们听到的报告》《国家量子战略》《数字研究基础设施战略》《创新和技能计划》等。

  二是推动科研基金管理机构及其运行机制的改革。爱尔兰2022年发布《影响力2030:爱尔兰研究与创新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改进科学研究机构的结构,重点在于合并爱尔兰研究委员会和爱尔兰科学基金会的职能和活动,在高等教育、研究、创新和科学部下组建一个新的竞争性资助机构,以推动跨学科研究,并以所有学科的卓越研究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对重大挑战的影响。[3]英国科研与创新署(UKRI)是英国国家科研管理机构,在2022年发布的机构战略中提出,其目标是成为一个高效且灵活,并适应当下科研生态的科研管理机构,为此采取以下措施:简化机构运营模式,显著降低机构自身的运营支出;开发综合科研拨款服务与现代数字资助系统,为申请者合作、提交申请和获得指导提供便利;利用自动化流程减少拨款专家审查的处理时间,降低所需信息的复杂性;开发由简单可靠的关键绩效指标组成的总结表,以跟踪记录UKRI运营交付的效率;整合UKRI数据系统和协议,创建有效的进度监控,以及更快、更有效的信息共享。[4]

  三是促进科学界与政府的交流。加拿大科学政策中心是加拿大最大的科学与创新非营利性组织,致力于解决科学政策的相关问题。通过向加拿大科学政策中心提供核心资金,政府有机会扩大加拿大科学界对于政策改革的参与度,以实现国家的重要目标。此外,加拿大科学政策中心作为独立的召集者,支持并组织多领域专家参与讨论科学和创新政策问题,具体包括组织年度科学政策会议、区域性座谈会、科学政策系列讲座、针对特定问题的小组和圆桌会议、公众对话和咨询会议。该中心的最新战略计划提出加强科学政策团体间相互联系、促进对话和增进理解的两项特色活动:国会中的科学家(Scientists on the Hill)——全国各地的科学家在下议院参加为期一周的国会活动,并根据此次经历在科研机构中至少开展一次讲座,为科研人员提供认识政策制定和决策程序的机会;从政府到实验室(Hill to the Lab)——国会议员被安排在自己选区的科研机构或实验室中担任观察员,与一名首席科学家一起工作1~2天,以深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5]

  (二) 推动科研项目资助模式变革

  近年来,各国积极推动多学科、跨学科、任务驱动的科研项目资助模式的变革,促进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以解决更复杂的关键难题。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科研基金管理机构在资助和评估研究项目时越来越重视跨学科合作。研究申请通常需要体现出多学科、跨学科合作的价值和潜在影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要求有多个首席专家参与的基金项目申请书要包括一个领导力计划,确定每个合作者的角色和责任。为支持、促进科研人员之间的科研合作,部分国外高校聘用专职的研究发展专业人员帮助科研人员形成科研合作,建立跨学科、跨机构的桥梁以及协助制定合作性科研资助项目申请。

  澳大利亚国家竞争性拨款项目针对两种类型的科研项目实施拨款:一类是传统的以科研人员自由探索为重要标志的探索计划,用于支持个人和小型团体的基础研究;另一类是面向新兴的以有组织科研为重要特征的合作研究计划,用于支持高校、产业和其他合作伙伴之间联系的应用研究。[6]合作研究计划申请需至少包含一个澳大利亚本土或者海外的合作组织,并拥有至少一名首席专家。合作研究计划申请书的评估标准由四个方面组成:科研项目的概念框架、设计与方法、创新能力(30%);对澳大利亚的优先领域产生的潜在贡献(20%);研究者能力和科研团队质量(20%);研究联盟在研究项目的组织与规划、研究成果转化以及建立长期伙伴关系等方面的能力(30%)。合作研究计划的资助力度为每年5万~30万澳元,资助周期为2~5年。其中30%的科研拨款可用于对研究助理、技术人员和实验室人员的薪资支出,以及管理机构或相关部门的津贴。[7]

  (三) 重点资助关键领域科研项目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各国政府愈发注重在关键研究领域进行集中和持续的投资,引导科学界开展研发。这些重点资助的关键领域主要包括: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技术、气候与清洁能源、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健康与医学研究、生物技术与基因组学、新材料与纳米技术、信息安全等方面,各国重点略有不同。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发展战略计划(2022—2026年)》提出未来四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有三大着眼点:致力于拓展科学边界与科技创新,确保科技的广泛应用性与包容性,以及成为全球科研型企业的领航者。该文件还明确提出未来几年重点研究领域包括:气候与清洁能源研究;新兴产业研究(制造业、无线技术、生物技术、量子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半导体);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人、技术与变革(信息通信技术、机器人、社会冲突与变革、生物与非生物衰老、紧急危机)。[8]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2022财年和2023财年分别投入88亿和99亿美元用于基础科学研究、社会福利、国家安全等多个领域,为科学家提供充足的研究经费和必要的资源支持。

  《欧洲地平线战略计划(2021—2024年)》作为第九个欧洲研究与创新框架计划,通过前沿研究加强欧盟的知识基础,促进突破性创新,支持创新解决方案的开发。该计划明确提出将投资具有明显战略意义的研究与创新方向:加速和引导数字和绿色转型;管理可持续的自然资源、确保清洁健康的环境;使欧盟成为一个数字化的循环、气候中立和可持续经济体;创建更具韧性、包容性和民主的欧洲社会。[9]

  (四) 政府科研基金大力支持跨学科研究

  有组织科研项目的研究深度和复杂度往往远甚于“小科学”,对诸如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等多个学科知识、理论与方法的整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开展跨学科协作攻关。通过改革NSF,新设立技术与创新部门,拓展机构职能,加大关键技术领域研究投入等方式,美国科学政策改革的重点体现了有组织科研的理念。多学科的观点和方法是解决科学、技术和社会领域中一些棘手问题的必要途径。NSF认为,合作研究和团队科学可以为应对一些社会最紧迫的研究挑战带来潜在的协同效应和创造力。融合研究和开放数据共享,可以带来前所未有的突破,形成全新的学科。NSF致力于维护各种机制,支持从小型团队到多机构中心的协作和跨学科研究,同时倡导一种鼓励冒险的学术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增加交流和合作的机会。[10]

  英国政府鼓励消除多学科和跨学科工作的障碍,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设计、评估和实施筹资方案时,消除多学科和跨学科合作的障碍,创建正确的资金组合;二是支持并增强多学科和跨学科网络,使不同的研究和创新社区能够交流知识和想法,并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三是采用多学科和跨学科的方法来应对全球挑战。[11]

  《加拿大魁北克研究与创新投资战略(2022—2027年)》在科技创新关键性举措中提出加强研究系统中的协同作用,具体做法包括:动员利益相关者参与合作研究——政府致力于提高研究中心绩效,与包括大学、中介组织、其他研究中心、魁北克省投资局和工业研究部门等利益相关者合作;建设世界级的研究和创新基础设施(2022—2027年投资6.76亿加元用于研发和基础设施项目);将额外投资1500万加元,优化研究平台运营,培养高素质员工。[12]

  (五)组建大型跨学科研究组织

  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学科间交叉融合,研究创新超越单一学科的范畴,通过多学科、跨学科甚至超学科的协同合作以整合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以应对复杂问题的挑战。为促进多学科合作,各国政府、高校以及社会积极凝聚优势资源支持跨学科研究,组建高校内部、跨高校、跨地区、跨国界的跨学科研究组织,有组织的研究单位(Organized Research Unit,ORU)、“隐形大学”、虚拟研究组织等新型实体或虚拟研究组织应运而生。这些组织由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组成,通过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不同领域的知识交流与合作以解决跨学科的复杂问题。

  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内部跨学科研究组织是美国大学的ORU。作为大学内部设立的研究组织,ORU旨在为跨学科和多学科研究提供支持性的基础设施,尤其关注院系组织中无法实现的研究课题。ORU一般具有独立的、相对稳定的不依靠院或系拨款的预算,由一位行政人员(通常是从教授或同等级别的人员中选择)进行管理,有专职人员和明确的任务,并且至少要从大学之外,主要是从联邦和州政府、私人企业和基金会获得研究经费。[13]与以学科为中心、强调“价值中立”研究的学系相比,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等ORU进行的研究,更多的是以任务为导向的研究或是有计划的研究。

  二、科研人员培养、评价与激励机制改革

  (一) 注重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

  为培养跨学科研究人才,英国近年来重视提供跨学科的培训和教育项目。例如,由英国经济和社会研究理事会和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联合资助的数据风险和环境分析方法博士培训中心支持的研究涉及与软件工程师、计算机科学家、社会科学家以及其他专业和技术角色共同合作的大型跨学科项目。[14]大学和其他学术机构可以在技术研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年轻研究人员提供丰富的培训,包括有效的跨学科沟通、与非学术利益相关者的接触以及复杂的项目管理。2020年,伦敦跨学科学院成立。该校着眼于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知识间相互孤立的状况,以为学生提供在日益互联的世界中解决社会和全球问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目标。该校的学习计划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鼓励学生跨越传统学科边界,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为发展跨学科研究技能和专业精神提供稳定的平台,进而提高学生、研究人员、研究资助者以及非学术界人士对跨学科研究的认识。

  增加奖学金投入,加大对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支持。NSF通过资助研究项目、研究中心和研究奖学金以及为国内外本科生提供研究经验等方式,资助博士后、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研究培训,改善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帮助学生为参与国家科技工作做准备。同时,NSF致力于本科教育的创新,培养具有广泛商业、工业和学术职业能力的STEM人才。为加强基础教育教学与知识前沿之间的联系,NSF也支持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经验。[15]

  (二) 支持科研人员专业发展

  由于有组织科研项目的研究深度和复杂度不断提高,研究人员需要更加专业化的技能和知识。科研团队成员需要具备专门的技术、理论和实验技能,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和提出结论,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跟踪最新的发展动态,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技能。另外,规模庞大的有组织科研团队的科研人员在年龄、性别、学科背景、文化背景、隶属机构、地理分布等方面表现出高度的多样性。作为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系统,其科研工作必然受到成员的性格、角色定位和工作风格、时间安排、成员间的工作关系、评价与激励政策等个人与团队因素的综合性影响。因此,为解决较复杂问题而开展的有组织科研项目需要重点关注有组织科研有效性,加强团队成员之间沟通与协作方面的专业发展,提升研究人员之间的互动频率和合作深度。加拿大科学家呼吁政府提供资金来雇用包括技术人员和程序员在内的研究专业人员,打造更稳定的研究队伍,并允许有才华的毕业生担任长期职位。

  转变研究文化,鼓励研究与创新。英国政府在2021年发布《研究人员与文化战略:人是研发的中心》,强调“人是研发的核心”,英国的战略是吸引、发展和留住足够的人才,以实现研究和创新目标。具体策略包括:在所有岗位上吸引足够多的具有合适技能的人员,铺设充满活力、多样化和可持续的研发人员职业道路,提升学术领军人才的学术领导力。[16]2016—2021年,英国全球挑战研究基金投资15亿英镑,用于资助英国研究人员提高其专业能力。[17]创新文化鼓励不同学科领域的研发人员合作与交流,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2022年8月,UKRI发布《英国研究与创新署 2022—2025年整体计划》,提出转变研究文化,支持人才和团队追求自己的想法,并强调倡导防止欺凌和骚扰的工作,重点是推动系统层面的变革以创造健康的研究和创新文化,包括召开跨部门论坛。

  (三) 推动科研人员评价机制改革

  在学术界,科学家的评价晋升、学术话语权与其发表科研论文或著作的数量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导致科学家重视独立的学术探索,弱化对问题导向的合作型科研项目的重视程度。更为重要的是,合作型科研项目比传统研究耗时更长,往往导致较少的科研论文或著作,或者难以在传统期刊中发表,因此可能会限制科研人员的职业发展。尽管科研人员参与合作研究的兴趣很高,但由于当前世界各国学术评价体系中缺乏相应的认定与激励机制,年轻的研究人员很难全身心投入到有组织科研中。为改善这一情况,需要改革科研人员评价与激励制度,以认可学术与非学术性有组织科研的团队科研成果,并开发新的指标来衡量科研成果对科学与社会的影响。

  2022年,《自然》(Nature)发表科学评论《建立大规模团队科研》。围绕世界著名的几项大规模团队研究项目实践,指出团队科研的难点痛点:研究人员激励机制、研究人员多样性、研究资金与可持续性。该评论的作者认为:如果不重新定义研究的方式,一些科学上最大的难题根本无法得到解答。[18]科学评论《大规模团队呼唤科研评价改革》指出:大规模团队科研挑战研究人员须重新审视关于作者身份的三个问题——什么是值得署名的作者贡献,科研贡献应如何记录,如何处理大型合著团队中的作者分歧?[19]来自斯坦福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剑桥大学的科学家提出了解决这些难题的改革建议(见表1)。

表1   有组织科研成果署名难题及其改革建议

20240408105233.png

  英国皇家学会推出叙述性简历——研究人员简历,评估研发人员在跨学科科研合作中的个人贡献,允许研发人员记录除了出版数量和资金以外的活动,从而提供一个包括职业生涯成就和研发总体贡献在内的更全面的图景。

  (四) 推动科研人员激励机制改革

  尽管有组织科研取得了公认的成果,但仍需改革研究人员激励机制。《2022—2027年英国研究与创新署战略:共同改变明天》报告中指出当前研究和创新能力的评判标准过于狭隘,导致机构和个人层面上出现同质化思维,最终限制研究人员的职业道路,造成部门与学科之间孤立。因此需要扩大激励措施以避免思维同质化,促进英国多样化的研究和创新活动组合,支持理念、人员、活动、技能、机构和基础设施的多样性。[20]

  对于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人员来说,竞争性的丰厚激励与回报是较为明显的。为鼓励教师参与ORU中开展跨学科研究,美国大学制定促进跨学科研究的政策,在聘用、晋升工作中对合作研究给予应有的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资源的分配、行政管理和学术评估等手段来引导、激励和约束,给予跨学科研究者人力资本产权相应的激励和相应的贡献回报,极大地提高教师参与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性。

  三、 科学研究合作与交流机制改革

  (一) 国际组织推动科研国际合作

  欧盟内部科研合作当前呈现出互补的趋势,涉及合作研究与创新、前沿研究国际流动、多边联盟领导以及与第三国和地区的政策对话。具体包括:与国际合作伙伴开展的合作研究与创新举措;前沿研究方面的国际流动与合作,支持人才流动和欧盟创新公司的国际化;欧盟参与和领导多边联盟,如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粮食和营养安全、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并考虑到欧洲国家和第三国之间的合作方案;与第三国和地区进行政策对话,旨在战略层面加强研究与创新方面的合作,包括促进开放科学政策,制定普遍接受的研究伦理和诚信方法等。

  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和其他国际组织等国际机构在建立共识和实践行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国际组织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主要包括:提高对技术研发的认识,召开发展捐助者和研究资助者会议,颁布技术研发的准则、最佳做法、案例研究,召开国际论坛。OECD于2020年发布《利用跨学科研究应对社会挑战》,该研究报告从政府、科研资助机构、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学术界和科学协会等方面提出相应促进跨学科研究的政策建议。[21]

  国际非政府组织全球科研理事会(GRC)是一个科研合作组织,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和工程资助机构的负责人组成。为支持多个群体间的国际科研合作,增进不同研究组织之间的科研伙伴关系,GRC发布《探索合作伙伴的研究项目:关于资助者设计、监测和评估合作伙伴研究方案的指南》,从伙伴研究项目的项目设计、项目监测和项目评估三个方面给出具体实践建议。伙伴研究项目设计中要协调资助者和合作伙伴的利益、明确项目目标和活动、项目逻辑建模、理清项目要求、评估准则及程序。项目监测的关键点在于确定目标和期望,并监测结果与影响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监测信息系统。项目评价包括何时和为什么评价、对方案数据的指导、建立评价框架和评价方法。[22]

  (二) 各国政府推动科研国际合作

  英国政府充分认识到科研集聚、集群的重要性,为确保英国成为全球领先的科研和创新国家,在其创新战略中提出在地方、国家和全球加强集群和伙伴关系,以连接和利用整个研究与创新生态系统,包括国内外的学术界和企业界,以促进知识的创造和应用。具体措施包括:在英国各地的关键地点加强研究和创新集群,吸引投资,推动增长并创造就业机会;采取新的国际战略框架处理国际伙伴关系;支持政府发展创新加速器新模式,投入高质量项目,壮大研发实力,吸引民间投资。[23]2016年,英国政府设立的旨在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全球性问题的前沿研究的“全球挑战研究基金”(GCRF),五年间投资15亿英镑。GCRF还设立两项共同基金,分别由英国研究理事会和英国五大学术院管理。共同基金的目标是使执行合作伙伴能够开展贯穿两个或多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活动,同时采用综合方法来进行具有变革性的跨学科研究。

  为增加科研贡献,促进和优化全球科学研究合作与交流,瑞士发布《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国际科研合作战略》。该战略确立了国际科研合作的基本原则:采用全球方法,将全球研究人员联系起来;精简程序,将国际合作和流动性纳入定期研究资助中;推动多边合作和知识流通,免费开放国际项目产出的出版物和数据;实施良好的科学实践,致力于在评估过程和开展研究项目时进行透明的合作,采用尊重人权和研究的法律框架;促进学术自由,捍卫科学研究自主;追求卓越,将研究的卓越性作为分配资金的主要标准。[24]

  (三) 搭建科研人员知识交流平台

  有组织科研对于解决当今社会紧迫问题至关重要,而这些问题往往具有国际或全球性特征,跨越地理和司法边界,也超越学科和组织界限。因此,有组织科研需要遵守不同的法律和监管制度,合理使用数据,研究伦理和材料转让以及语言、文化、规范和研究成果所有权方面的差异。基于此,搭建科研人员知识交流平台成为必要之举。

  有组织科研需要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如建立跨学科的实验室,让研究人员相互交流与学习。为促进多学科研究合作,英国建立研究论坛、工作坊和会议等各种知识交流和合作平台,其中享有盛名的有“英国科学节”和皇家学会会议等。英国科学节每年九月在不同城市举办讲座、展览、工作坊等活动,旨在向公众展示科学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吸引了科学家、学生和科技爱好者参与。皇家学会是英国最古老和最负盛名的科学学会之一,定期举办各种会议和研讨会,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为学术界的专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由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部(Department for Business, Energy & Industrial Strategy)资助的英国学术院的“创新奖学金计划”为英国知名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资金和支持,促进研究人员与创意和文化、公共、私营和政策部门的组织和企业之间的伙伴关系,以应对创新方法和解决方案的挑战。[25]

  (四) 开放科学理念备受关注

  科研人员正在创造、收集和使用前所未有的大量数据。在此背景下,一个新的、高效的“开放科学”范式已经发展起来,它对所有人开放,并与社会互动。开放科学的理念在有组织科研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开放科学倡导研究数据、方法和结果的透明度和共享,鼓励科研人员将研究数据和成果公开,以促进科学研究的透明度、可重复性和创新性。欧洲高校层面的开放科学实践主要在三个领域:一是在强调开放科学的战略优先地位的基础上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二是将推进开放科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并衍生出更多细分的领域;三是建设开放科学的支撑平台并完善其质量审查和监控机制。[26]

  英国政府意图将英国置于数据革命的前沿,然而不同和不兼容的标准、不足的服务和基础设施以及资金压力继续阻碍着开放研究数据(ORD)的整合和使用。解决这些挑战有助于推动开放研究数据成为研究实践组成部分,并释放其中蕴含的益处。为此,英国于2016年成立开放研究数据工作组,致力于制定英国ORD的目标,并确定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步骤: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采取措施激励研究人员创建和使用开放研究数据;资助方和研究机构建立培训计划,培养研究人员在数据管理、分析方面的能力;研究机构加强在机构内提供专业支持服务,并增加在数据管理、研究软件和数据科学方面的能力建设。[27]

  (五) 促进公众参与科学研究

  在传统的研究方法中,科学家会定义出社会问题,并规划、开发和评估相应的解决方案,最终应用于目标人群。而有组织科研项目则采用参与式的方式,邀请目标人群、相关部门和其他行为者参与进来,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看法、期望和优先事项,并有效利用他们的经验和背景知识。公民科学是一种合作研究方法,将公众作为研究过程的直接合作者和合作伙伴,而不仅仅是研究对象或研究顾问。公民科学相关术语主要有:基于社区的参与式行动研究和社区参与研究等。通过直接参与和与公众合作,公民科学为生物医学、生态学、天文学、行为与社会研究提供新的机会。欧洲地平线计划在整个欧盟资助计划中发挥协同作用,确保大学、科学界和工业界,包括中小型企业,以及公民及其代表之间的积极合作,以弥合区域文化之间的差距。

  具有代表性的跨地区、跨国界的科研组织是多婴儿研究联盟(ManyBabies)[28],该民间合作组织由来自200多家机构的450名研究人员组成。为全面了解婴儿的学习模式,该联盟利用社交媒体和电子邮件等方式组建一个由69个实验室约450名合作者组成的团队。对婴儿学习机制的研究可以为人工智能、公共政策、教育和其他方面提供信息。除此之外,虚拟的大规模科研组织还有约1200名研究人员共同创建的心理科学加速器、约100名研究人员共同创建的全球草原扰动与资源网络(Disturbance and Resources Across Global Grasslands)、约150名研究人员共同创建的众多灵长类动物项目。这些自发性的研究组织汇集资源,分别在心理学、生态学和灵长类动物学方面开展有组织科研。

  四、科研商业化与知识转化机制改革

  世界各国均鼓励高校与企业开展合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资金,以及建立科技孵化器和技术转移机构等措施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进而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不同国家拥有独特的创新生态系统,通常包括产业结构、政策环境、法规体系等不同要素以及政府、高校、企业等不同主体。有组织科研力求贯通“科技人才创新”链,构建更加健全和有活力的科研生态系统,为科技人才提供充分的支持和创新的舞台,从而推动科研的可持续性创新发展。

  (一) 强调科学研究商业化

  一是调整研发激励措施和创新支持计划。研发在提高生产力和企业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加拿大魁北克省主要以税收抵免的形式为企业提供研发税收援助,增强其竞争力,从而创造有利且灵活的环境。魁北克省还提供针对优先项目的财政援助,将援助重点放在能够产生高社会回报或促进某些公共政策目标的利益攸关方或活动上。这种对企业创新支持主要通过政策性财政补贴来实现。[29]

  二是支持创新技术创业。创新创业能够创造高研发强度与商业转化能力的新的高增长企业。《魁北克研究与创新投资战略(2022—2027年》提出将在五年内提供总额为1.1亿加元的额外资金,以推行两项措施:开发商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商业孵化器和加速器能够在系统中确定高质量的项目,评估其增长和创新潜力,以及巩固融资网络;支持初创企业,对处于市场引入阶段的初创企业提供财政支持。该政策还提出促进企业与商业孵化器和加速器之间的密切合作。

  三是促进投资和创新的商业化。为保持竞争力,魁北克政府大幅增加来自公共研究的创新项目的数量,并加速成果向市场、社会和现有企业的转移,或者通过创建新企业来实现该目标。为促进投资和创新成果的商业化,《魁北克研究与创新投资战略(2022—2027年)》提出将在五年内提供总计7.235亿加元的额外资金,其中包括6亿加元的风险投资。该资金最终将实现以下目标:为企业提供直接协助,以支持其开展创新项目;帮助企业通过市场引入阶段;使风险投资成为获得新机会的载体;促进业务增长;依靠魁北克省投资企业进行投资和商业化创新。公共研究成果的转让和评估、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以及创新的技术成熟是激烈的全球竞争的核心。[30]

  四是加强大学与公共和私营部门的联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以其充满活力的创新文化、跨越全球的研究伙伴关系以及与公共和私营部门组织的众多合作而闻名。国际排名使多伦多大学成为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公私合作的顶尖大学之一。多伦多大学在北美许多基于新知识产权的初创公司、新发明披露、新许可证方面处于领导者角色。平均而言,多伦多大学及其合作医院每三天代表多伦多大学研究人员提交一项专利申请[31]。在促进创新的过程中,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还与公共部门合作伙伴就新技术和新产品所需要的监管设计和政策分析问题进行合作。

  (二) 注重产学研融合发展

  企业与大学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对双方而言都是互惠互利的,这主要体现在研发与科研成本的分担,以及享受相应税收优惠两个方面。企业可以降低新产品商业化的成本,在业务领域中获得更多的优秀毕业生人才;大学可以缩短产权进入市场的时间,分担技术和商业的风险。2022年2月,澳大利亚教育、技能和就业部发布《大学研究商业化行动计划》,提出将投资22亿澳元推动澳大利亚大学与行业在国防与空间站、餐饮、能源转换和矿物、医疗产品、回收与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创新合作活动,以减少各地研发的碎片化程度。该计划还提出鼓励大学将研究人员的薪酬和晋升与研究商业化的结果挂钩,通过解决关键的知识产权问题来支持企业和大学之间的合作,为行业吸收到更多世界级的科研成果产出。澳大利亚将改革现有的资金支持模式,并为大学创建一个新的知识产权框架,其中将包括关于知识产权许可和分配的合作标准化条款和协议,从而加强大学与行业的科研合作。[32]

  澳大利亚企业与大学合作的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合同式研究,即企业与大学合作,企业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保留知识产权;合作研究,即由政府出资,支持商业或社区组织与大学开展合作研究,知识产权通常由合作组织和大学共享,如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的合作研究计划;学生实习和奖学金,即由大学建立的学生实习和奖学金的项目;创新网络,即帮助企业和组织与当地的研究人员建立联系,帮助大学寻找合作企业;协同定位,即在大学或创新中心与研究人员共同工作,把自己放在主要地位;行业咨询小组,即帮助大学开发与行业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接轨的课程、暂时借调大学专家到企业开展研究等。[33]

  为推动高校与行业的科研合作和科研商业化,在“增加劳动力流动性”倡议下,澳大利亚政府计划在2023—2032年花费2.06亿澳元开展产业博士项目,打造“科研机构+大学+产业”三位一体的联合培养模式,计划培养约1800名产业博士。该产业博士项目将支持博士生从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研究项目,使之更好地将大学研究转化为商业化成果[34]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EB/OL].(2022-08-29)[2023-01-16].http://www.uab.edu/plan/.

  [2]张娟,荀振芳.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内涵、特征及实施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6):99-104.

  [3]Department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Science.Impact 2030:Ireland’s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strategy[EB/OL].(2022-05-18)[2023-12-26].https://www.gov.ie/en/publication/27c78-impact-2030-irelands-new-research-and-innovation-strategy/.

  [4][20][23]UK Research and Innovation.UKRI strategy 2022 to 2027: transforming tomorrow together[EB/OL].(2022-03-16)[2023-12-26].https://www.ukri.org/wp-content/uploads/2022/03/UKRI-210422-Strategy2022To2027TransformingTomorrowTogether.pdf.

  [5]Canadian Science Policy Centre.Canadian science policy centre strategic plan 2018-2023[EB/OL].(2022-10-31)[2023-12-26].https://sciencepolicy.ca/wp-content/uploads/2020/10/cspc_strategicplan_01_digital_03_21_2018_1.pdf.

  [6]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National competitive grants program[EB/OL].(2023-06-16)[2023-12-26].https://www.arc.gov.au/sites/default/files/2023-06/National%20Competitive%20Grants%20Program.pdf.

  [7]Australian Goverment.Forecast opportunity view-LP2023 [EB/OL].(2022-12-14)[2023-12-26].https://www.grants.gov.au/Fo/Show?FoUuid=018f17e3-81f6-4001-8393-132af3271466.

  [8][10][15]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2022-2026 strategic plan[EB/OL].(2022-03-28)[2023-12-26].https://www.nsf.gov/pubs/2022/nsf22068/nsf22068.pdf.

  [9]European Commission.Horizon Europe strategic plan 2021-2024[EB/OL].(2021-03-19)[2023-12-26].https://commission.europa.eu/system/files/2021-09/ec_rtd_horizon-europe-strategic-plan-2021-24.pdf.

  [11]UK Research and Innovation.UKRI corporate plan 2022 to 2025[EB/OL].(2022-08-19)[2023-12-26].https://www.ukri.org/publications/ukri-corporate-plan/ukri-corporate-plan-2022-to-2025/.

  [12][29]Ministère de l’Économie, de l’Innovation et de l’Énergie.The 2022-2027 Quebe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nvestment strategy[EB/OL].(2022-05-19)[2023-12-26].https://cdn-contenu.quebec.ca/cdn-contenu/adm/min/economie/publications-adm/politique/PO_SQRI2_2022-2027_MEI_EN.pdf?1664810577.

  [13]於荣.有组织研究单位的发展及其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影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4):86-91.

  [14]UK Research and Innovation.Explainer: UKRI’s support for people and careers[EB/OL].(2023-10-24)[2023-12-26].https://www.ukri.org/publications/explainer-uk-research-and-innovations-support-for-people-and-careers/explainer-ukris-support-for-people-and-careers/.

  [16]Department for Business,Energy&Industrial Strategy.R&D people and culture strategy:people at the heart of R&D[EB/OL].(2021-07-22)[2023-12-26].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media/60f804228fa8f50c768387c5/r_d-people-culture-strategy.pdf.

  [17][25]Campaign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he role of the UK government in suppor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EB/OL].(2021-03-04)[2023-12-26].https://www.sciencecampaign.org.uk/analysis-and-publications/detail/role-of-govt-supporting-interdisciplinary-research/.

  [18]COLES N A, HAMLIN J K, SULLIVAN L L, et al.Build up big-team science[J].Nature,2022,601(7894):505-507.

  [19]COLES N A, DEBRUINE L M, AZEVEDO F,et al. “Big team” science challenges us to reconsider authorship[J].Nature human behaviour,2023,7(5):665-667.

  [21]OECD.Addressing societal challenges using 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EB/OL].(2020-06-16)[2023-12-26].https://www.oecd-ilibrary.org/docserver/0ca0ca45-en.pdf?expires=1703586232&id=id&accname=guest&checksum=C8B66DA29A395B43B9AC1DFFA0534803.

  [22]Global Research Council.Exploring partnered research programes: a guide for funders[EB/OL].(2021-05-19)[2023-12-26].https://globalresearchcouncil.org/fileadmin//documents/GRC_Publications/Partnered_Research_Programs__A_Guide_ for_Funders_Final.pdf.

  [24]Swis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SNS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strategy[EB/OL].(2023-01-13)[2023-12-26].https://www.snf.ch/media/en/zib1PuDj2vvd98sv/SNF_strategie_internationale-zusammenarbeit_mit-appendix_e_e.pdf.

  [26]王辉,王悦好,刘进.开放科学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23,36(1):41-45.

  [27]GOV.UK.Realising the potential final report of the open research data task force[EB/OL].(2018-07-01)[2023-12-26].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media/5c51bf9a40f0b6254 b1b1035/Realising-the-potential-ORDTF-July-2018.pdf.

  [28]Many Babies.About MB[EB/OL].[2023-12-26].https://manybabies.org/about/.

  [31]University of 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strategic research plan 2018-23:excellence,innovation,leadership[EB/OL].[2023-12-26].https://research.utoronto.ca/media/47/download.

  [32][33]Department of Education,Skills and Employment(Australia).Universities research commercialization:action plan[EB/OL].(2022-02-01)[2023-12-26].https://apo.org.au/sites/default/files/resource-files/2022-02/apo-nid316185.pdf.

  [34]Austrlia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industry PhD program[EB/OL].[2023-12-26].https://www.education.gov.au/university-research-commercialisation-package/national-industry-phd-program.

  

Development and Trend of Organized Research Policy Abroad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Major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YAO Lin DAI Shenglan

(School of Education,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Wuhan 43007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rganized research, as a newly emerging research organization model, has gained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governments,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worldwide. Research regulations have been reformed and polici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encourage organized, planned large-scale team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between universities, industries, and civil societies, in order to promote research efficiency, quality, and sustainability.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Kingdom, Canada, Australia, as well a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OECD and the European Union have focused on undertaking organized research reforms in four key areas: research policies, research personnel training, evaluation and incentive mechanisms, research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mechanisms,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research and knowledge transfer in recent years. These reforms are aimed at adapting to the new model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promo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addressing complex issues.

  Keywords: Organized research;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Research organization;Science policy;Mode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编辑 王亭亭 校对 朱婷婷

原标题:国外有组织科研政策动向与趋势

来源:《世界教育信息》  

中国教育数字化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