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互联网法治论坛。 翁娴 摄
中新网杭州9月6日电(郭其钰翁娴)计算机视觉、图像和人脸识别技术提供诉讼主体身份验证,云计算、大数据帮助法律法规查询和类案推送,5G、VR和AR技术实现远程提审……6日在杭州召开的首届互联网法治论坛上,互联网赋能下的智慧司法成为热议焦点,同时法治在互联网治理中的地位也成为政产学研关注领域。
“人工智能正为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新的可能。”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介绍了当前人工智能在智慧法院建设方面的应用。他表示,人工智能技术还将应用于智能法律援助、智能网警、智能立法、智能监狱等法治领域。

杭州互联网法院在线庭审。 郭其钰 摄
“未来老百姓打官司就像在淘宝上享受服务一样便利。”在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主任胡仕浩看来,互联网不仅提供技术上的便利,也在重塑、变革司法运作机制和工作模式。
原标题:首届互联网法治论坛:网络与法治双向赋能 良性互动
转自:互联网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来函liuxin#ict.edu.cn或客服联系,会在24小时内删除。
Notice: The articles / pictures and other manuscripts that this website notes as the source of manuscripts from other media are reprinted manuscripts, which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agree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 th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s. If the reprinted manuscript involv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by letter within two wee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