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

2023中国航天大会开幕 未来“月球科研站”揭面纱
未来月球科研站沙盘。北京日报记者 刘苏雅摄北京日报记者 刘苏雅今天(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暨2023中国航天大会在安徽合肥举办。在本次航天大会上,“走向世界的中国航天”主题展览串起了中国航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商业航天也成为了大会上的“热词”。记者探展获悉,今年,我国商业航天领域仍将持续突破,迎来多个“首次”。月球发射航天器优势明显在主题展览中,最具“科 ...

“高速飞车”研制取得新进展 完成首次全尺寸超导航行试验
央视网消息:由航天科工集团举办的“高速飞车”主题科普展4月23日在北京开展。记者从此次科普展上获悉,我国正在研制的“高速飞车”取得新进展。近期,完成了国内首次全尺寸超导航行试验,未来,运行速度将达到每小时1000公里。“高速飞车”是将磁悬浮技术与低真空技术相结合,实现超高速运行的运输系统。目前,研究团队已在山西大同建设起高速飞车全尺寸试验线,并于近期完成了首次全尺寸超导航行试验。据了解 ...

进行月球科考 吴伟仁院士透露重要信息
央视网消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嫦娥七号计划2026年前后实施发射,它的主要任务是去月球南极寻找月球存在水的证据。这项任务非常复杂,风险系数也非常高,嫦娥七号有望成为第一个在月球南极降落的航天器。嫦娥七号将由月球轨道器、着陆器、巡视器和飞跃器等部分组成,他们将在月球南极执行复杂的探测任务。吴伟仁院士告诉我们,不同于此前着陆月球的嫦娥三号、四号和五号,由于嫦娥七号任务的特殊性 ...

数字化为智能新能源汽车全面赋能 实现高效个性化定制
央视网消息:2023上海国际车展正在进行。车展上,记者注意到,数字化正在为智能新能源汽车全面赋能。而在消费端,数字化赋能个性化定制也已经到来。总台记者陈丽:以前消费者购车,绝大多数只能从厂商设定好的一些标准款中进行选择,而现在通过我手机上的这个App,消费者可以选择自己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高效的个性化生产。这个终端的订单数据,随后被传送到了这家新能源汽车工厂的生产管理部门 ...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央视网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近日共同印发《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协议版本,能够提供海量的互联网地址资源,目前广泛使用的IPv4(互联网协议第四版)可以提供40多亿个IP地址,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Pv4的网址资源已经接近枯竭。《推进IPv6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初步形成I ...
华北油田首个分布式智能电网正式运行
人民网北京4月23日电(黄盛)23日,随着智能电网数据接收服务器上绿色指示灯有序闪烁,华北油田曹31站分布式智能电网的电压、电流、发电量等各项技术数据,准确传输至综合能源调控系统,实现了页面数据动态展示。至此,华北油田首个分布式智能电网已平稳运行10余天。据介绍,分布式智能电网,主要由多能互补供能系统、交流直流及交直混合微网系统、智能管控系统、智能检维修系统四部分组成。其中,多能互补供能系 ...

海淀区“科普之春”暨第五届农科开放日活动启动
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于靖园报道 4月22日,海淀区“科普之春”活动暨第五届农科开放日活动主会场盛大启动。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杨振海,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庞晓东,北京市科协二级巡视员张玉山,海淀区委副书记杨仁全,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陈华宁,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教育处长曹子祎,海淀区科协常务副主席陈鹏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共同为活动启幕 ...

一季度我国船舶工业三项指标世界第一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我国船舶工业运行企稳回升,多项指标居世界第一。不久前,中国船舶集团和法国达飞集团签署的系列绿色低碳大型集装箱船建造合作协议,包括16艘大型集装箱船建造项目,合同总金额超过210亿元人民币,创下中国造船业一次性签约集装箱船金额纪录。统计数据显示,1—3月份,我国造船完工量917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15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 ...

第8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 杨利伟走进校园与青少年共话航天
央视网消息:4月24日是第8个中国航天日,日前,以“少年智·中国梦”为主题的青少年航天科普系列活动在云南省展开,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走进校园,为当地1000多名中小学生代表进行航天科普专题讲座。活动现场,杨利伟从载人航天的意义讲起,围绕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工程十四大系统、历次任务等方面,图文并茂地系统讲述了中国载人航天三十年间的发展历程与建设成就,结合自身经历生动诠释了航天 ...
下周迎来第八个中国航天日 首次火星探测相关成果将发布
北京晚报讯(记者刘苏雅)今年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活动主题为“格物致知叩问苍穹”,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将公布“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相关成果。国家航天局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对2023年中国航天日活动情况进行了介绍。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吕波介绍,今年,中国航天将踏上新征程。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测重大任务推进工程研制;中国空间站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澳门科学一号卫星 ...

一批航天科技成果集中亮相 航天技术产业落地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央视网消息:4月24日我们将迎来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作为今年航天日的预热活动,第四届中国航天创新创业大赛4月21日在青岛开幕,一批航天科技成果集中亮相。这是一款能够在距离地表10公里至30公里平流层内长期驻留的太阳能动力无人机,同时,它还拥有对地观测及通讯功能,可以与中低轨卫星进行功能互补,未来将成为新型中继通信平台。除了最新的搭载平台,还有涉及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38项航天 ...
全媒传播新探索 这场发布会值得期待
人民网南京4月20日电(王绍绍)步入数字时代,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等新技术催生出丰富的媒介图景,一系列创新的应用实践构建了融合互嵌的全新场景,为媒体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4月21日至22日,由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以“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为主题的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将在江苏南京举行。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是我国网络媒体界层次最高、具有广泛权威性 ...

全国5G和千兆光网“双千兆”网络应用案例数超5万
央视网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信息通信业整体实现较快增长。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有效激发了数字经济发展活力。一季度,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252亿元,同比增长7 7%,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8%。其中,互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 5%,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4 8个百分点,成为行业发展新的动力源。一季度移动和固定宽带下载速率同比提升一季度 ...
雅万高铁首个G网电话成功拨通
人民网雅加达4月20日电(记者张杰)据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悉,当地时间4月17日17时,雅万高铁项目拨通了首个GSM-R网络电话:“你好,这里是调度指挥中心,通话语音清晰,效果良好!”调度指挥中心的这句通话,标志着雅万高铁项目无线通信系统调试工作取得关键突破,为项目后续各系统调试工作奠定坚实基础。GSM-R系统是中国高铁列控系统的核心工程,主要承载了包括调度中心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列车司机 ...
关爱一线科研人员睡眠质量 数字技术助力全民健康
人民网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许维娜)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睡眠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干扰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社会和民生问题之一。有专家表示,良好睡眠、合理膳食营养和充沛体能是健康的三大基石,睡眠不足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情绪和心理障碍等疾病。可以预见,全民睡眠健康是当下迫在眉睫需要付诸实际行动改善的现状。当前,不少业内人士正为全民睡眠健康素养的提升做积极的探索。日前,由中国职 ...
全球首台快速土壤检测设备在北京研制成功 精准检测38个土壤指标仅需10分钟
北京日报讯(记者 王可心)良田沃土,方能育出丰登五谷。昨日,记者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获悉,由该院自主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快速精准低成本土壤现场监测传感器“知土”已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实现38个土壤指标的精确测量,将原需数周的实验室检测周期缩短到了田间10分钟,这一技术领跑全球。在北京小汤山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内,“知土”已经上岗,成为种植专家们的“军师”。从农田里取来一杯土,放进地头的一 ...
“地理信息+车联网”跨界融合 推动车联网产业创新发展
央视网消息:记者4月19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明确支持湖北襄阳、浙江德清、广西柳州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并确定了其主要任务和目标。近年来,湖北、浙江、广西以重点区域车联网功能改造和核心系统能力提升、“地理信息+车联网”跨界融合发展、车联网规模化深度应用等为目标,统筹推动车联网产业创新发展,已经具备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农田被录入“北斗精细化管理平台” 作业更精准、更高效
央视网消息: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眼下,全国已春播粮食面积超1 6亿亩,进度近两成,同比略快。从南到北水稻、玉米、大豆播种即将进入到高峰期。正是基于北斗导航的高精度定位,每一块农田都被录入“北斗精细化管理平台”。相比于传统插秧机,“新武器”增加了辅助驾驶系统,只需一人放秧,基本不需要驾驶员,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作业过程更精准、更高效。目前,天门市水稻综合机械化率已达到88 6%。 ...

中国6G通信技术研发取得重要突破 高速通信技术取得新进展 最大限度提升带宽利用率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记者樊巍】《环球时报》记者4月19日从中国航天科工二院获悉,近日,二院25所在北京完成国内首次太赫兹轨道角动量的实时无线传输通信实验,利用高精度螺旋相位板天线在110GHz频段实现4种不同波束模态,通过4模态合成在10GHz的传输带宽上完成100Gbps无线实时传输,最大限度提升了带宽利用率,为我国6G通信技术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撑。无线回传技术是移动回传网络中连接基站与核心...
北科天绘:激光雷达“芯”动能 自动驾驶新时代
人民网合肥4月19日电(周坤)如果问2023上海车展上,哪个关键词最火热?毫无疑问,智能化是其中之一。而最能体现智能化的自动驾驶,则成为各个汽车厂商比拼科技实力的焦点。作为智能网联汽车的“眼睛”,激光雷达决定着自动驾驶未来能走多快、多远。在今年上海车展上,深耕激光雷达领域近20年的北科天绘,凭借自主研发的激光雷达芯片以及众多相关技术储备,站在了激光雷达“舞台”的C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