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26日电 “这一节思政课很新颖,我们都非常喜欢,感受也很深。‘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吴运铎前辈曾说过的这句话让我很受鼓舞。我要努力传承英雄精神,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西安工业大学近日举行的一堂特别的思政课上,该校2021级硕士研究生沈华感慨说。
在西安工业大学校园内,我国军工史上的传奇英雄吴运铎的雕像巍然耸立。日前,来自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28名硕士研究生,在吴运铎雕塑前畅谈理想、重温使命。三名思政课教师带领青年大学生回顾了吴运铎的光辉事迹。围绕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
“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伟大历程,就是一部充满了奉献和牺牲的英雄史诗。讲好英雄烈士爱国奋斗故事,可以让青年大学生更加明确肩上的使命。在思政课中融合革命故事,也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当然,贴近实际、贴近对象、贴近具体,思政课才能发挥效用。未来,我们将创新形式,用好红色资源,引导青年大学生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主讲人、西安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杨婧说。
据悉,近年来,西安工业大学在上好思政课方面开展了多种尝试。学校将思政课堂"搬"进了校史馆、兵器馆、书法馆等处,着力打造“全要素”“贯通式”“实践性”思政课程体系。同时,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让青年大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鲜活的红色历史,进一步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思政课改革的关键是效果,决定效果的是师生对教育内容的深度认同。西安工业大学生于兵工、长于兵工,在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军工文化,涵养了‘忠诚进取铸辉煌、精工博艺育英才’的西工精神。我们将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同向协同、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的同频共振,发挥好‘大思政课’育人作用,把思政课转化为贴近实际、贴近对象、贴近具体的生动实践,引导青年大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浓郁爱国情怀。”西安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刘卫国表示。(李依环、杨飞)
原标题:讲台“搬”到英雄雕塑旁 这所大学探索推出“移动思政课”
转自:互联网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来函liuxin#ict.edu.cn或客服联系,会在24小时内删除。
Notice: The articles / pictures and other manuscripts that this website notes as the source of manuscripts from other media are reprinted manuscripts, which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agree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 th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s. If the reprinted manuscript involv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by letter within two wee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