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全面而系统的部署。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是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总体方向和重点任务之一。以数智化转型推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赋予大学的历史机遇,也是大学贯彻国家战略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改变高等教育面貌。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注意到一些变化的情况,例如:知识生产和传播主体更多元,各类在线课程开放平台、视频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挑战;知识存储和组织形态更碎片化,长期学习碎片化知识,给深度学习、系统学习能力的养成造成困扰,将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产生深远影响;此外,数智化对教师队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身处当今时代,教师在不断积累专业领域知识之余,还需主动学习以适应新的教学场景,掌握新的教学工具。大学的科研、教学、管理服务等工作,全面迎来新机遇和新挑战。如何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大学面对的新课题。
为把握历史机遇,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北京大学将数智化作为学校发展战略之一,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索。
一是优化智慧教学环境,加强在线课程体系建设。目前,北京大学所有教室均支持开展录播直播授课,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全校100多个专业的所有课程都实现了数字化。教学平台共收录1.4万余门录播课程,50余万小时的数字资源,实现所有课程完整记录、有序组织,基本构建起了能够满足学生旺盛求知欲的、体系化的数字化资源库。此外,学校还通过主办中国高校教学发展网络年会,与剑桥大学、密歇根大学合作举办国际教学研讨会等,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数智化素养。
二是开展广泛合作,扩大优质资源开放。北大已有200余门慕课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线,面向全社会开放。自2021年秋季学期起,北大连续开展“全球课堂”项目,来自数十所海外院校的学生,与北大同学一起参与“云端”课堂。“全球课堂”项目的课程均由名师领衔,或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或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2022年秋季学期,我校鄂维南教授领衔主讲机器学习引论课程,与各国学生分享北大数学与智能科学的魅力。此外,我校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展课程互选计划,北大开放了大量优质通识课程,使更多学生受益。
三是依托“数智化+”,推进交叉学科建设。北大近年来在交叉学科研究及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2022年是北京大学“数字与人文”年,其宗旨是“科技为人文赋能,人文为科技赋值”,即以现代科技为方法引导,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引领,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关注中国和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推动方法革新、议题出新、理论创新与体系更新,思考和回应人类生存秩序的根本性变革。
在持续的实践探索中,我们认识到,把握好“变化”中的“不变”,处理好“人”这一教育主体与技术的关系,至关重要。
在技术变革的时代,要遵循教育基本规律,牢牢把握住“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这一不变的根本原则。数智化时代的在线教育平台能提供大量的数字教学资源,打破校园和教室的物理边界,缩短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让每个人都能够随时随地获取知识。与此同时,更应被重视的是,要通过这些技术手段,促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强调师生互动、协同共创,以探索和发现为中心,鼓励并帮助学生进行更多的自主选择,构建个性化知识体系,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做到学会学习、终身学习。
在技术变革的时代,要牢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塑造更好的生命和世界,要做到“眼中有数、心中有人”,确保技术革新始终服务于“学以成人”。中国传统的教育,突出德的向度和君子人格的培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到了现代,我们的教育强调学科,强调培养有用的人才,以更好地适应于社会分工。这些都很重要,但基于变化世界的现实,我们应该重新确立完整的人的理念。在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基础之上,注重任天下英才而成就之。在重视科技的时代,人文的向度更应该得到强调。韩启德先生曾经有个比喻,“科学技术像一辆快速行驶的列车,人文学应该是刹车系统。要想刹车,人文学必须在车上。”这个比喻很好地表现了人文和科技的互相需要与合作。缺乏人文关怀的科学工作也许会把人类带进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同样,缺少科学向度的人文研究也很容易脱离这个变化的时代。北大目前正在推动的“数智化+”战略、“数字与人文年”等举措,正是希望通过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促进学生探求世界之真,理解世界之善,感受世界之美;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尊重传统,面向未来。
转型的时代是需要守正创新的时代,北大将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科学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转型的时代也是需要交流合作的时代,北大将持续加快和扩大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以数字化赋能国际化,创新合作模式,依托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等国际平台,发挥自身全球合作网络,数智教育国际大学联盟等合作框架的优势,与全球高等教育界携手应对数智化时代下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肩负时代使命,增进人类福祉。(北京大学副校长、教务长 王博)
原标题:数智化转型助推大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转自:互联网转载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来函liuxin#ict.edu.cn或客服联系,会在24小时内删除。
Notice: The articles / pictures and other manuscripts that this website notes as the source of manuscripts from other media are reprinted manuscripts, which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agree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 th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s. If the reprinted manuscript involv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by letter within two wee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