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牵线” 学校“搭台”——高校毕业生就业按下“快进键”
原标题:新华全媒+丨网上“牵线” 学校“搭台”——高校毕业生就业按下“快进键”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冲刺阶段。记者在北京、贵州、辽宁、重庆等地了解到,各地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按下“快进键”,助学子们奔向人生下一站。 网上“牵线” “空中招聘”不打烊 “这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学生,综合能力强,很有后劲,用人单位可以考虑选择……”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王宏舟带领20名毕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系统性改革 助力青年人才成长
原标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系统性改革 助力青年人才成长 本报记者从24日召开的第八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获悉,2018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持续推进科学基金系统性改革,加大人才项目部署力度,稳定支持青年人才成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由200项增加到315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由400项增加到630项,取......
科研减负放权这十年:激发人才活力 点燃创新激情
原标题:激发人才活力 点燃创新激情 实现从二氧化碳和氢气到淀粉分子的人工全合成! 不久前,这项来自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重大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面对成绩,该所所长马延和研究员这样感慨:“我们经历过太多次失败,是什么让我们坚持下来?是因为我们的科研人员有种韧劲,更是因为院里给了我们相对宽松的创新环境,不以最终结果论成败,这样我们才有底......
中国科协、教育部等五部门将推动建设“学风涵养工作室”
原标题:中国科协、教育部等五部门将推动建设“学风涵养工作室” 中国科协、教育部、团中央、中科院、工程院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印发2022年“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工作安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称,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五部门将共同推动建设“学风涵养工作室”,打造“风启学林”社交媒体平台。 “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
“地球一小时”大学生用行动创未来
原标题:“地球一小时”大学生用行动创未来 “行动!共创未来”是2022年“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主题。3月26日,华北电力大学开展“地球一小时”主题系列活动,旨在引导广大师生用实际行动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本次系列活动由八个活动组成,由校学生会、校研究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学服中心四个社团分别承办,共吸引了全校千余名师生参与。 做一次垃圾分类。下午14:30,在......
耕海踏浪“燃灯者” 教书育人“大先生”
原标题:耕海踏浪“燃灯者” 教书育人“大先生” 【追思】 “是什么力量支撑您一辈子都这么勤奋努力?”一个青年学生在下班路上追着他问。 “一个人生下来,就得到前人知识的恩惠,是负了前人债的,所以要有还债的意识、回报社会的意识。何况我们还是科研工作者,应该有更高的境界,应该像居里夫人那样,无私地奉献自己。”他回答。 这个被追问的“他”,就是物理......
高校科技伦理教育专项工作启动 拉起科技伦理的红线
人民网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孙竞)3月22日下午,高校科技伦理教育专项工作启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据介绍,受教育部委托,清华大学牵头组建高校科技伦理教育专项工作专家组和工作组。清华大学校长、专家组组长王希勤指出,科技伦理是科技活动必须遵守的价值准则。科研活动既要秉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要坚守人文情怀、恪守伦理准则。当前,在高校中深入开展科技伦理教育,引导青年......
让研究生扎根乡村擦亮“科技小院”金字招牌
原标题:让研究生扎根乡村擦亮“科技小院”金字招牌 把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去!3月22日,教育部官网公布由教育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称,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决定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研究生扎根乡村零距离接......
为科研人员“减负” 江苏新政破解经费管理难题
原标题:为科研人员“减负” 江苏新政破解经费管理难题 为进一步加大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的“放管服”改革力度,破解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的政策落实问题,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为科研人员“减负”,3月3日,江苏省政府就《关于改革完善江苏省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召开新闻发布会。 江苏省财政厅一级巡视员赵光表示,《实施意见》主要从四大......
这些青年科技工作者为何能取得骄人成果
原标题:这些青年科技工作者为何能取得骄人成果 日前,西北工业大学公布该校5位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名单”教师详情。他们所从事的前沿科研领域及其“年龄优势”,迅速在互联网社交平台引发热烈讨论。 记者了解到,5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孟亮、姜俞光、袁上钦、雷鸣、李紫良分别生于1989年、1990年、1990年、1990年、1994年,平均年龄3......
论文代写服务 不少学生被“坑”却不敢声张
原标题:论文代写服务 不少学生被“坑”却不敢声张 论文代写服务 不少学生被“坑”却不敢声张 记者调查代写灰色产业链 ● 每逢开学季或毕业季,潜伏在各个校园群及电商平台、社交平台的论文代写群体便活跃起来,“专业代写”“硕博团队”等字眼屡见不鲜。尤其是每年3月至6月,在毕业和求职的双重压力下,论文代写业务量及价格总是“水涨船高” ● 大学生找人代写论文......
五创融合 推动国家开放大学思政课程建设高质量发展
成都学生:“学习了国家开放大学思政课后,我可以将思政课学习的内容与工作生活融汇贯通,拓广了学习领域与知识面。” 武汉学生:“思政课程学习界面友好,方便学习操作,内容排列一目了然。课程内容新颖、实用,与生活紧密相关。” 青海学生:“通过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我了解了很多新思想、新知识,课程中的很多内容也帮助我解答了内心的疑惑,让我对未来不再迷茫。” 内蒙古开放大学成......
长春理工大学 为学生上堂生动抗疫思政课
原标题:长春理工大学 为学生上堂生动抗疫思政课 “疫情之下,学校不仅满足了我们生活所需,还送上了精神食粮,正如老师所说,路途是艰难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一起努力向未来。”长春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学生肖源说。 3月16日,长春理工大学“同上一堂‘战疫’思政大课”在直播平台准时开讲。刘艳萍、郑寰宇、颜冬梅3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分别以“艰难与坚持”“自由与选择”“......
疫情期间 吉大线上教学交出完美答卷
原标题:疫情期间 吉大线上教学交出完美答卷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自3月9日起,吉林大学4万余名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全面转入线上进行。 高度重视本科生教学和育人成效,是吉林大学一贯坚持的优秀传统和办学特色之一。3月15日,吉林大学2022年春季学期教学工作会在线上召开,会议向全校教师发出了“坚持立德树人,坚定战疫信心;坚守教育初心,落实育人责任;传授理论知识,践行责任担......
抗疫中的上海高校教师:是专家教授 也是送餐员志愿者
原标题:是专家教授,也是送餐员志愿者 “14天封控的日子,给我们留下了一段难忘的经历与回忆。”3月17日,上海大学宝山校区疫情管理模式从封闭式转为准封闭式,年近七旬的土木工程系教授叶志明在朋友圈里写下了这句话。 这14天中,除了日常教学,他还为本系的青年教师开展了教育教学座谈会、示范教学课与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在线辅导,与新疆塔里木大学开展远程沉浸式课......
高校科技成果如何作价投资 天津发布操作指引
原标题:高校科技成果如何作价投资 天津发布操作指引 “天津市科技局启动系列操作指引发布,指导各单位细化内部操作流程,就是为了让科研单位‘有章可循’,让科研人员‘按图索骥’,实现‘会作为’。”近日,在《天津高校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操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发布会上,天津市科技局二级巡视员刘惠忠说。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中束缚科研人员手脚的“细绳子”,天津市科技局......
复旦大学:研究生复试原则上采用网络远程方式
原标题:复旦大学:研究生复试原则上采用网络远程方式 据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消息,复旦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考场规则21日公布,规则包含14条,其中提出,受疫情影响,复旦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原则上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方式,效力与线下复试等同。参加复试的考生应提前阅读《网络远程复试考生操作说明》,做好复试准备工作,按照招生院系要求提前进行演练。如......
清华团队首次实现亚1纳米栅长晶体管
原标题:清华团队首次实现亚1纳米栅长晶体管 近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任天令教授团队首次实现了具有亚1纳米栅极长度的晶体管,并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这一成果3月10日以“具有亚1纳米栅极长度的垂直硫化钼晶体管”为题,在线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这是成立不到一年的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在芯片小尺寸晶体管研发方面取得的一项重要进展。 晶体管是芯片的核心元器件,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