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
本报北京3月1日电 (记者黄超)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通知,部署于2月至4月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以“抢抓春招关键期 全力攻坚促就业”为主题,通过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万企进校园”招聘活动、“24365校园招聘服务”网络平台联通共享、“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宏志助航”重点群体帮扶行动等五大行动任务,挖潜创新开拓更多市场化岗位,突出精准做实做 ...
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加速教育数字转型
原标题: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加速教育数字转型教师应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提升数字化教学素养,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和更新与“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相结合,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日前,教育部研究制定《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旨在扎实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提升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能力和责任。这也体现了国家对数字化 ...
龚卫娟委员:高校前沿学科布局应进一步优化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2日电(记者 江迪)前沿学科布局是助力科技创新的基础保障,也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全国政协委员、扬州大学副校长龚卫娟调研发现,目前我国高校前沿学科布局缺乏科学规划和引导,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盲目跟风,导致部分学科人才培养的供需失衡;低水平重复性学科建设造成办学资源浪费;学科调整滞后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更新速度;学科边界固化带来科技创新障碍。龚卫娟建议,立足国家长远发展战 ...
施大宁委员:统筹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和学科专业建设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2日电(记者 江迪)“在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迈入普及化的新阶段,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了大批产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相比于重点关注的一流大学建设,国家层面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内涵建设的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说。施大宁建议,参照国家“双一流”计划和“ ...

范峰委员: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参与重大科教平台和科研项目
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知联会会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范峰提交提案呼吁,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参与重大科教平台和科研项目。“当前各类国家重大科教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的申报往往附加地方政府配套支持或高校自筹较大比例经费的条件,需要地方政府或高校在短期内增加大量资金或其他方面的投入。”范峰认为,相关平台建设或项目研发对地方产业、消费等的带动效益则需要较长时期才能体现,短期投入和长期效益之间的矛盾 ...
江西高校大力开展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
为了更好地帮助毕业生尽早找到心仪的工作,切实解决求职就业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江西高校充分利用寒假窗口期,大力开展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积极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一、岗位推送不停歇。各高校紧扣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寒假期间推出的“重点领域企业面向 2023 届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2023 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全国性系列线上招聘活动,广泛收集各类岗位信息,结合学校毕业生就 ...
陕西省教育厅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启航行动”
2023年2月28日,陕西省教育厅在陕西科技大学启动2023年全省高校毕业生促就业“启航行动”暨西安高新区走进高校系列引才活动。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高巍,西安高新区组织人事部常务副部长、人才办主任拓向荣,陕西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郭强出席启动仪式。...
教育思考:高校学科群建设如何实现1+1>2?
学科群一方面使具有共同性和互补性的学科汇聚以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学科领域内“通才”;另一方面,也使高校传统优势学科获得来自其他学科的新鲜血液,使人才培养从单一学科的“学术圈地”,走向多学科交叉融合,获得学科创新和突破。2月上旬,河南省教育厅联合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公布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培育建设名单,确定培育建设13个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当前,建设学科群已成为各高 ...
民进中央:完善高校专利转化政策体系 发挥高校科技创新支撑作用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梁丹 黄璐璐)我国高校知识产权创造量不断增长,但专利转化效率较低,截至2021年底,我国高校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为4 6年,明显低于全国6 9年的平均水平。除此,高校专利转化服务能力不足、产品孵化阶段资金支持不足等问题,使高校科研工作服务创新发展大局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民进中央建议,进一步完善高校专利转化政策体系,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支撑作用。...
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1158万人,如何促就业?人社部回应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2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在会上介绍,2023届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将达到1158万人。促进就业的任务更加繁重,我们将坚持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政策、拓岗位、优服务、兜底线,与有关部门一起做好这项工作。...
天津:多措并举确保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今年,天津市应届高校毕业生将突破20万人,就业形势严峻。3月1日,天津市召开的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明确,今年将多措并举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走深走实,全力以赴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稳定。...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再创新高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人社部部长王晓萍3月2日表示,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记者注意到,这是在去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首破千万后的又一新高。在当天举行的国新办“权威部门话开局”新闻发布会上,王晓萍谈到今年就业形势时表示,随着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就业形势将持续回暖,保持总体稳定。她谈到,这个判断是基于多个重要因素作出的。我 ...
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1158万人 促进就业任务更加繁重
【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1158万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2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在会上介绍,2023届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将达到1158万人。促进就业的任务更加繁重,我们将坚持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政策、拓岗位、优服务、兜底线,与有关部门一起做好这项工作。俞家栋表示,工作重点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加力渠道拓展。 ...

内蒙古4所高校同日调整党委书记
2月28日,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艺术学院四所高校分别召开干部大会,宣布干部任免决定,调整党委书记。2月28日下午,内蒙古工业大学召开干部会议,宣布自治区党委关于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的任职决定。经自治区党委批准,李占峰同志任内蒙古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提名郭喜同志任内蒙古工业大学校长,聘任宝音贺西同志为内蒙古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
高校“亦师亦友”的师生模式会带来什么
原标题:高校“亦师亦友”的师生模式会带来什么老师和学生一样都是90后、年龄只差几岁;学生喊老师“哥”、老师叫学生“宝子”……近年来,随着一批批优秀青年人才走进高校,大学教师呈现年轻化趋势,“90后博导”“95后大学老师”的新兴团队不断壮大。课堂上,他们可以将老课程讲出新花样;研究中,他们拥有充沛的学术动力;生活中,他们是与学生相约娱乐的玩伴。从以往的“师父”“老板”变成如今的“哥”“姐”, ...
南京大学:续写留学报国的新时代华章
原标题:南京大学:续写留学报国的新时代华章 江南春早,万物复苏,生意盎然。日前,在南京大学校园里,一场群贤毕至的重磅盛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谱写留学报国新时代华章”主题论坛备受关注。1场主论坛,4场分论坛,51场主题报告,100余位现场嘉宾,近500位师生和留学归国人员代表参与,线上300万人次持续关注收看,留学报国与立德树人、科技自立自强、文化自信自强、讲好中国故事等话题引发热烈讨 ...

北京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启航新征程”百姓宣讲市级示范团走进华北电力大学
活动现场。华北电力大学供图人民网北京3月1日电 (记者李依环)日前,北京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启航新征程”百姓宣讲市级示范团北京高校专场报告会在华北电力大学举办。北京市公安局天安门地区分局李春、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李昂等7位宣讲员深情讲述了自己亲历亲闻的身边故事,用群众视角、百姓语言全方位立体式展现了新时代十年来首都各领域各条战线努力拼搏的新成果、取得的新成就。据悉,“启航新征程”百姓 ...
全国政协委员王静:科技成果落地需要复合型“明白人”
原标题:科技成果落地需要复合型“明白人”1月30日,全国政协2022年度好提案出炉,全国政协委员王静牵头的《关于破解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难的提案》榜上有名,此前该提案也被全国政协重点督办。王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这份提案源自她工作中的经历。经过10余年攻关,王静和团队研究出了“基于胶体金试纸条及移动终端的食品安全和体外诊断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和系统”,用试剂条结合微信小程序 ...

“面对面”破解高校毕业生租房难题
原标题:“面对面”破解高校毕业生租房难题广东省“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现场。“过高的房价”“增速过快的房租”让高校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居住压力,如何做好青年住房保障工作?日前,团广东省委举办2023年广东省“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以下简称“面对面”)活动,围绕“扩大城市青年公寓供给,破解高校毕业生租房难题”召开专题座谈会。而在此之前,为进一步了解双非高校毕业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