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东南大学CARSI服务助力校外科研资源访问
校外访问科研资源的最简法来了!让我们一起打赢这场阻击战CARSI服务已开通为解决校外师生访问和使用学校图书馆部分网络资源受限的问题,网络与信息中心联合图书馆,主动对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第一时间开通了“教育网统一身份认证和资源共享服务CARSI”。除通过VPN访问校内资源外,CARSI提供了对学术论文的校外访问途径,保障在线资源的不间断访问。目前,通过CARSI ...

停课不停学!“宅”家如何搞科研?郑州轻工业大学这些服务上线了
关于通过CARSI在校外直接访问知网CNKI的通知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工作要求,满足疫情期间全校师生在校外访问图书馆数据资源的迫切需求,郑州轻工业大学信息化管理中心和图书馆共同努力,成功加入中国教育科研网统一认证与资源共享基础设施联盟(CARSI)。全校师生可以通过CARSI方式,在校外无需VPN就可以访问知网CNKI资源。校外怎么访问知网CNKII1 访问网址:http: ...
教育部印发指导意见:疫情防控期间做好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对高校正常开学和课堂教学造成的影响,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指导意见》指出,各高校应充分利用上线的慕课和省、校两级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在慕课平台和实验资 ...
教育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高厅〔2020〕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各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有关在线课程平台单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对高校的正常开学和课堂教学造成的影响,根据《教育部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方案(试行)》要求,现就在疫情防 ...
开发高效的疫情信息报送平台,北师大这样做
新型冠状病毒重大疫情面前,高校师生及时的信息报送成为防治、遏制病毒肆虐的关键环节之一。不少高校都已经或者试图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全校相关人员的信息报送平台开发,以信息化手段助力提高疫情期间数据采集的效率。系列报道近日,由北航、北师大、浙大发起,联合各高校推出“高校疫情上报系统”系列在线讲座,分享系统建设经验。《中国教育网络》相应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本期,我们邀请北京师范大学信息化建设 ...
高校疫情信息传递系统,需要区块链技术吗?
新型冠状病毒重大疫情面前,高校师生及时的信息报送成为防治、遏制病毒肆虐的关键环节之一。不少高校都已经或者试图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全校相关人员的信息报送平台开发,以信息化手段助力提高疫情期间数据采集的效率。其中,山东、江苏等个别高校尝试采用了区块链技术建设疫情信息报送平台。区块链技术是否能像报道中所述建设更加“精准、高效、智能疫情防控体系”?《中国教育网络》简要回答了几个基本问题,供读者参考。 ...

北京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正式成立
12月26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成立大会暨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北外)隆重举行。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出席大会。“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势不可挡。”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说道。他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在此背景下,北外成立“人 ...
75岁老教授转战直播课堂,西安交大老师在线答疑各有妙招!
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西安交大顺利开启了在线教学如何确保线上互动答疑效果不打折?如何保证教学质量不降低?西安交大的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分享的经验吧丘维声:75岁转战线上课堂,“启发式教学”的典范■讲授课程:“高等代数”、“高等几何”、“抽象代数”开展线上授课,各个网络授课平台怎么使用?麦克风怎么开启和关闭?摄像头如何调整?如何制作出更精美、更吸引学生的课件?75岁 ...

人工智能机器人走进大学课堂当助教
西安交通大学供图这是“仙医小胖”入职以来的课堂“首秀”——“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实验教学助手‘仙医小胖’。今天的课堂思政环节,我要为大家介绍我国著名的高原医学专家吴天一……”随之而来,吴天一院士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故事的讲述便在教室里清晰回荡,同时还辅以珍贵的影像资料展示,最后是对吴院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迹的概括……在座的同学,由新鲜好奇、忍俊不禁到全神贯注、津津有味,而正在条分缕析 ...

当AI遇上武大,会擦出什么火花?
11月22日,武汉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大会暨人工智能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海内外高校近30名人工智能专家学者、小米集团、中科寒武纪、华为公司等业界专家齐聚珞珈山,围绕人工智能进行对话与交流。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葛琳、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陈建共、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局长李记泽,清华大学吴建平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陶大程、悉尼科技大学副校长张成奇教授,小米集团副总裁崔宝秋博士、武汉总部总 ...
北京交通大学举办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11月23日,北京交通大学第一届“飞鸿杯”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启动,大赛面向交大全体学生,将围绕智慧交通、智慧校园、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等物联网技术应用展开角逐。据悉,该赛事是以推动物联网专业建设、培养交大学子创新与实践能力为目标,以为参加国家级物联网大赛选拔优秀研究成果为目的赛事,主要考察参赛选手的物联网技术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本次竞赛将有力推动北京交通大学物联网及 ...

网罗天下事 万物皆可盘——“北大网盘”上线
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2019年12月1日,由北京大学计算中心精心打造的北大网盘正式上线。在当前商业网盘普遍存在商业色彩浓郁、人为限制传输速度、数据安全难以保证的大环境下,计算中心秉持免费、高速、安全、便捷的服务理念,为北大师生专门推出高质量的北大网盘。当前,网盘已经成为互联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鉴于北大师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对于网盘使用的迫切需求,为了更好地克服商业网盘的弊端和困 ...
创新大数据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5G等技术涌现,互联网数据规模呈几何式增长,大数据技术是针对处理这种大规模、结构复杂数据提出的,它势必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高等院校作为大数据人才培养主要机构,在充满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其主要表现在:缺乏大数据的获取渠道;缺乏成熟的大数据人才培养方案借鉴,特别是缺少在大数据人才思维训练方面的经验;缺乏专业的大数据技术师资。江西农业大学作为一 ...
图书馆AI机器人 让海量图书各就各位
在图书馆借书时,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尴尬:明明数据库显示要借的书就在某书架上,但就是找不到。图书馆中有数以万计、百万计的图书,每年的借阅量有的高达百万次,如何保证浩如烟海的图书“各就其位”?天津大学研发了AI“智图”机器人,帮助漂流的图书找到正确位置,还能挖掘分析读者对图书的阅读兴趣,优化采购和摆放。现在“智图”机器人已经在天津大学图书馆正式上岗,在书海中巡逻。“智图”机器人集机器 ...

首届数字媒体教育国际大会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
11月16-17日,首届(2019)数字媒体教育国际大会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本次大会以“数字媒体教育‘产、教、研、创’融合发展”为主题,聚焦国际数字媒体教育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探讨专业人才培养、教学理念及方式方法,研讨面向未来的专业建设规划的创新思路和新举措。首届(2019)数字媒体教育国际大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大会指导委员主席、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孙立军在致辞中表示,数字媒体的发展已经使人类传 ...
国科大福建学院智能制造学院落户晋江
中国科学院大学福建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将在福建的县级市晋江落户,计划于2020年启动招生。11月19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市人民政府和晋江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合作办学四方协议。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科教融合独具特色的高等学校。根据签订的四方协议,中国科学院大学福建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将打造成为立足福建、面向全国的国家级智能制造 ...
中国地方年鉴数据库上线开放
11月13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正式上线中国地方年鉴数据库(http: yearbook ccnu edu cn),并向公众开放使用。目前,数据库内共收录自1838年以来的24612卷年鉴,涵盖国际、国家、省、市、县等五个地区层级和专门类年鉴。地方年鉴是以年度为限所记述的资料性文献,集知识、信息、情报、数据、资料于一身,详细地反映了近代以来各个时期、地区和行业的发展情况,被誉为“ ...

第十八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在桂林举行
闭幕式暨颁奖大会现场 张彦华摄为促进广西高校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培育和建设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第十八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于11月9日至10日在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举行,来自全区67所高校的80余名专家评委和600余名参赛选手汇聚桂林,参加现场决赛。此次比赛由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广西高等教育学会高校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承办,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协办,大赛主要分为多媒体教学软件、在 ...
华南地区首堂5G+全息互动课亮相华南师大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吴靖在大学城校区,为学生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借助“5G+全息互动课堂”技术,吴靖实现跨学区的“分身授课”。华南师大学生林赣宏虽在约15公里外的石牌校区,却身临其境,“感觉老师就在身边给我们上课,特别有科幻感”。这堂公开课是华南地区首次利用“5G+全息互动课堂”技术,实现跨校区远程互动教学。近日,华南师大与广东联通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暨5G智能大学建设启动仪式在华南师 ...
首师大成立高校首家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
10月31日,首都师范大学举行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成立大会。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李奕等出席会议。中科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郑志明受聘为首师大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并率团队与会。“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脱离互联网环境,没有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几乎是不可能的。”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郑萼在致辞中指出,首师大在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