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随着教育现代化步伐的深入,多媒体教学系统正在逐步取代传统授课教学方式而慢慢地成为主流,大屏幕显示产品作为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核心,也发挥出更多的优势,尤其是投影显示产品。在国家政策的推进下,越来越多的学生体验到了多媒体教学的丰富乐趣,并将这一全新的体验融入到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中,从而改善了以往学习方式的不足,让课堂变得更加的积极、活跃、热情、高效、充实与自信。

  投影机作为教育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的主力产品,已经发挥出了颇为不俗的产品优势,尤其是超短焦投影机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组合,更是打造出了一套实用性非常出众的黄金组合。投影机在多媒体教学应用当中优势明显但也不是并无劣势,投影亮度低、对环境要求高、灯泡寿命短、后续维护费用高等等问题也在困扰着用户,尤其是在一些稍微大型的教室当中,这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多媒体教学方案也需寻求改变。

  多媒体教室篇——索尼激光工程投影应用大挑战

  在大中型多媒体教室中,对投影机安装、调试、维护以及画面效果的要求都比较高,大画面、高亮度、易维护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传统投影显示设备在安装之初基本能够满足上述要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逐渐遇到亮度衰减、画质下降、维护费用高等诸多问题。如何解决多媒体教室投影机的各类现实使用问题就落到了新技术上,而这一新技术就是以激光光源为核心的新一代投影显示技术,激光投影以颠覆者的形象出现,给多媒体教学带来了全新的设计思路。

  用户背景:

  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成立于2008年8月,前身为北京邮电大学语言学院和文法经济学院,现下设两个系、五个中心、七个教研室,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12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0余名,80%以上的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学院成立以来先后受中宣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部等部委的委托,在网络治理、网络法律、网络文化、语言实验教学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2009年语言实验教学中心荣获“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

  学院近年不断在积极的改善教学环境,对标杆工程——语言实验室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通过对先进性、实用性、创新性、稳定性等多方面考虑,学院根据多年实际使用经验对升级设备进行了严格的把关,尤其投影显示产品,结合语言实验室实际应用考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北京邮电大学语言实验室是国内较早实现多媒体教学的典型案例,投入使用已经将近10年时间,通过不断的改善与更新,这些多媒体实验室已经在实际的使用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于该实验室投入使用时间较长,有些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某些应用,语言实验室教学中心决定对部分教室进行大范围的全新设计,从方案到产品、从先进性到实用性、从实际效果到综合竞争力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并结合语言实验室多年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经验以及实际使用需求出发,提出了北京邮电大学语言实验室的整体升级改造规范。作为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忠实用户,北京邮电大学语言实验室从实际使用出发,总结出对媒体教学装备升级的诸多要求与期望,并努力将北京邮电大学语言实验室再次打造成具有技术先进性的新一代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标杆案例。————北京邮电大学语言实验教学中心李老师

原标题:索尼激光工程投影应用大挑战之多媒体教室篇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中国教育数字化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