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学校纷纷开展线上教学,要实现教学效果将更多依赖于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而非老师讲课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实现对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发挥学校教育主导,家庭教育协同的培育方式。
阅读活动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在“停课不停学”期间更应该得以重视。教育部要求小学阶段阅读字数达到160万字,初中阶段阅读字数达到240万字,这一标准的完成情况不仅直接影响学科考试成绩,对学生的一生成长也大有裨益
阅读作为小的行动单元,很容易开展,但学校很难把阅读作为长期的培养模式持续执行下去,通过信息化手段规范阅读流程,把提升阅读能力这门“课程”的教、学、练、反馈和评价完整的教育闭环植入到每个具体的功能,同时注重突出学和反馈评价环节的过程量化管理。以评促教,以客观公正的评价来促进习惯的养成。使阅读活动成为一种全校参与、持续化进行的育人场景,推动学生阅读能力养成,激发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创造性应用。
在绿芽产品和技术支持下,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附属小学快速上线“视频阅读”功能应用,借助网络化、移动化技术建立在线视频活动互动平台,帮助学校能以简洁、生动、有效的方式解决阅读活动管理、学习共享和网络互动。具体功能包括阅读场景过程管理和即时反馈评价、优质阅读资源互动分享和阅读源库、阅读能力提升过程性记录和可视化输出等。
● 开展常态化阅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在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常态化阅读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下战书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借鉴费曼学习法,学习者通过输出式学习和变换表征形式来实现高效学习的目的,并通过视频输出阅读结果,反馈给老师。
(3)教师评价,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给学生。
阅读应用的上线只是学校合理利用信息化工具和理念创新教育方式的一次有效尝试,这种方式和理念可以通过工具量化到学校的日常教育过程中,与学生学习成长和个性发展相关的任一门课程未来都可以通过工具结合来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学校应用平台在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家庭劳务等方面都有上线课程,通过多元化课程,全方位培养学生。
● 资源汇总
学生成长过程的汇总,最终形成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立体成绩单”。通过立体成绩单逐步引导学校转变教育思路,从升学教育、应试教育转变为培养人、培养公民;从学科中心、知识本位的价值转移到能力本位、生活教育。最终驱动教育评价机制的改革,推动教育范式的改变。
大家一直在强调教育信息化难做,“两张皮”的现象长期存在,这里面固然有教育国情、体制机制等原因,但技术的原因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场景和客户,企业付出巨大的成本也很难满学校的超个性化需求。巨额投入充分调研学校需求的情况下定制开发一套固化系统,最后遇到需求变化也同样被逐渐弃用,强如BAT级别的互联网科技巨头公司也没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这需要很强的核心技术能力以及对教育需求的深层次理解。
一个好的教育信息化产品,工具和技术只是表现形式,内核的是支撑工具和技术背后的产品设计理念。金岭教育的产品设计理念一直强调“我们开发的是一个生产工具,而不是某个单一功能应用或模块”。学校可以用这个生产工具,结合自身特点轻松创建各种所需应用,并在过程中引导学校把科学的教育和管理理念植入到应用中去,提升学校管理效率和水平的同时,引导和修正学校育人方向。同时,核心中台技术确保了所有应用和过程数据在底层全部打通,所有的教育场景都可以根据学校个性化需求形成应用随需而建、因需而变,而不改变底层数据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这是市面上其他同类型产品无法比拟的核心优势。也是金岭教育的产品灵魂所在,在具体产品落地层面,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业务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确保了所有应用随需而生,及时响应各类个性化需求;数据中台确保了全数据打通而非基础数据或权限打通。为学校提供支持个性化需求的标准化技术+服务。通过标准化工具,学校可轻松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各种教学和管理应用,并在过程中通过服务引导学校主动运营,使学校不断探索和接近信息化最佳实践。通过工具和服务赋能,使学校的信息化工作从人适应系统变成系统适应人,充分激发学校自身活力,最终实现工具为教育赋能的目的;
2. 让工具承载和发挥育人作用:智慧校园不只是为了满足学校的日常办公和管理而存在,更是支撑教育改革立德树人目标的有力抓手。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科学育人理念工具化并植入教育过程中,使其具备育人的作用,最终推动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和教育范式的改革。学生得到个性发展,拥有一技之长;教育工作者成就教育事业人生意义;
作为一家技术驱动的教育科技公司,金岭教育一直坚持自己的教育愿景:用好技术,让中国孩子从繁重低效的学习中解脱出来,享受对于未来生活质量有帮助的现代化教育。
原标题:疫情期间,更易开展“五育并举”教育模式,金岭教育助力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