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授权”泛滥,个人信息保护咋管
在刚刚结束的达沃斯论坛上,2015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普林斯顿教授Sir Angus Deaton和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进行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和隐私治理的讨论,讨论的焦点直指当下互联网企业过度收集用户信息、侵犯用户隐私的行为。进入数字时代以来,数据的重要性早已深入人心,“数字时代的石油”成为大家对数据的共识。互联网企业广泛收集用户各类信息加以整理分析利用,从中攫取到巨大的经济效......
2017年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2018年2月2日下午,2017年度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信安标委”)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中央网信办副主任、信安标委主任杨小伟,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出席会议并讲话。杨小伟指出,党的十九大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战略部署,对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时代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调查:近9成用户认为App过度采集个人信息
原标题:北京市消协发布手机App个人信息安全调查报告据北京市消协网站消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手机应用软件(简称手机App)呈爆发式增长。手机App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困扰。部分手机APP过度收集、违规使用个人信息,导致大量个人隐私信息泄露或被窃取,甚至引发各种信息诈骗等刑事案件,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风险隐患。为了解手机App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保护广大......
2018中国企业与个人数据安全技术大会在京召开
以人工智能,护数据资产——2018中国企业与个人数据安全技术大会在京召开2017年是数据安全事件高发年,公民信息非法盗卖、账户信息屡屡泄露、企业技术配方被窃取等数据泄露引发的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不仅严重阻碍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创新,同时也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困扰。当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应用带领我们步入新的信息化时代时,数据安全威胁更加凸显,数据安全保护形势也越发严峻。1......
删得掉的APP 删不掉的注册信息
小王这几天有点烦。他想注销掉一款APP,却发现怎么也注销不掉。“账户信息被永久保存在这个APP里,很担心个人隐私会被泄露出去。”小王说。像小王这样的人不在少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APP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平添了不少烦恼。这些删不掉的信息是否会造成安全隐患?注销账户不等于用户信息被清除“用户因生活、工作等日常需要,会注册很多手机APP账户。但在注销账户时,时常会碰到难题,‘进门......
中国依法治网成效显著 网络空间日趋清朗
新时代更需要清朗的网络空间。新华社发网络主权的捍卫离不开法治的护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近年来,中国在依法治网、办网、上网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为亿万网民营造了清朗的网络空间。搭建法律框架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
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落户北京 形成企业聚集区
在近日举行的首届中国网络安全产业高峰论坛上,工信部、北京市签署合作协议,决定共同打造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预计到2020年,该产业园区可拉动GDP增长超过3300亿元,打造不少于3家年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骨干企业。到2035年,北京将依托产业园区建成我国网络安全产业“五个基地”,即国家安全战略支撑基地、国际领先的网络安全研发基地、网络安全高端产业集聚示范基地、网络安全领军人才培育基地和网络安全......
我国网络安全执法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网络安全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实施情况的报告日前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报告指出,我国网络安全监管“九龙治水”现象仍然存在,网络安全执法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报告称,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把网络安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统筹谋划部署,大力推进网络安全和网络信息保护工作,法律实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
全球芯片安全崩塌,究竟是谁干的
“智能手机或电脑又发现了某个安全漏洞容易遭受黑客攻击”,这类警告对于信息时代的人们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但近日掀起的一场芯片高危漏洞风波,几乎席卷所有电脑、服务器和智能手机,时间跨度甚至超过20年,被业内形容为“史上最严重的安全漏洞”。甚至有网友开始质疑,这个分布如此广泛、延续时间如此长的“漏洞”居然一直未被发现,它到底只是设计问题,还是某些国家暗藏的“后门”呢?席卷全球的芯片风波美国“......
人民日报刊文:保护个人隐私,政府应率先垂范
需要防范政府信息公开导致隐私泄露而产生一系列问题。近日,多地政府官网频现个人信息等隐私泄露的情况,诸如个人电话号码、住址、身份证号等信息,被主动“公示”于政务网站上,并可任意下载获取,引发人们关注。正如一名网友所说:“信息公开竟成了隐私公开,实在是不应该。”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多元复杂,行政权力更多地向私人领域渗透扩张,公民可通过提供和让渡更多的个人信息给政府,以获取更全面完备的政务服务......
工信部:将进一步优化网络安全产业生态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工信部今天(12日)表示,与我国网络设施、融合应用、个人信息等安全保障需求的迅速扩大相比,我国网络安全技术产业的支撑能力仍有较大差距,将进一步优化网络安全产业生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迅速增长,增幅达21.7%,预计2017年增长率将达到32.85%。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说,与我国网络设施、融合应用、个人信息等安全保障......
2016年中国IT支出约2.3万亿元,占全球的10%左右
9月21日,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进入第六天,第四届中国信息安全用户大会(Ucon)在上海召开。会议期间,上海市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主任蒋力群发表演讲,探讨信息化热点频出下的安全挑战与应对。蒋力群表示,我们所处的时代,信息技术进步极其迅速,信息化应用蓬勃发展。人们日常生活、工作方式、社会交往也因此发生巨大变化。2016年,全球IT支出总金额约3.49万亿美元,中国占比10%左右,IT......
浙江警方破获系列性木马网络诈骗案 225名嫌疑人落网
1日,记者从浙江省永康市公安局获悉,2016年10月份以来,永康警方历时数月,辗转中国多地侦查、取证,成功破获利用钓鱼软件实施诈骗的“2016.11.17系列性木马网络诈骗案”,一个利用木马病毒盗IS账号、QQ等一些网络账号、密码的新型网络犯罪团伙被彻底摧毁。该案涉案金额近千万元人民币(下同),共225名犯罪嫌疑人落网。据悉,2016年10月,永康警方在收到涉嫌“利用钓鱼软件诈骗受害人银行......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曝光70余个恶意程序 多潜藏在诈骗短信中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近日通过自主监测和样本交换形式共发现73个窃取用户个人信息的恶意程序变种,感染用户近3万个。该类病毒通过短信进行传播会私自窃取用户短信和通讯录,对用户信息安全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恶意程序目前已攻击影响了黑龙江、江苏、安徽、内蒙古、山东、浙江等地用户的手机,其中黑龙江感染用户数量最多,达21284人。另外,多个企业邮箱的账户也遭受到此次恶意程序的攻击。根据腾讯手机管家查......
工信部:1亿以上用户信息泄露为特大网络安全事件
网络安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建立1亿以上用户信息泄露为特大事件工信部近日对外公布印发的《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了事件分级、监测预警、应急处置、预防与应急准备、保障措施等内容。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工信部根据社会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将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分为四级:特别重大事件、重大事件、较大事件、一般事件。其中,全国范围大量互联网用户无法正常上网,.CN国家顶级......
我国加强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威胁监测处置
记者9月14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制定印发《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威胁监测与处置办法》,对公共互联网上存在或传播的、可能或已经对公众造成危害的网络资源、恶意程序、安全隐患或安全事件监测处置,并建立网络安全威胁信息共享平台,集成合力维护网络安全。当今,互联网已经与整个社会融为一体,线上线下的边界正在消失。网络空间的任何安全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社会正常运转。网络安全向社会安全、基础设施安全、城市安......
为网上家园筑起安全堤坝——网络安全事业五年发展综述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 题:为网上家园筑起安全堤坝——网络安全事业五年发展综述新华社记者李亚红、王思北、杨洋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于9月16日至24日在全国31个省区市同步举行,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当前,网络空间已成为亿万民众共同的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的论断,为网络安全建设各项工作提出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IT男入侵系统改成绩:高校里打广告每科收300元
高校里贴小招贴打广告 每科收费300元聪明过头!IT男入侵高校系统改成绩被批捕作为一名IT男,32岁的他曾供职于网络公司,并亲自参与开发沈阳某高校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不过最后他却聪明过头了:黑进成绩管理系统为学生改成绩,每科收费300元。结果,成绩管理系统瘫痪,数十名在校学生的考试成绩无法进行有效确认,学校报了警,他和另三名“助手”被抓,从学生手中获取的4万余元赃款也被警方查获。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