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卡支付须防个人信息泄露
手机一旦丢失,必须立即将手机停机,如果支付账户内有资金,要先挂失支付账户消费者还可以考虑使用有配套资金保险的支付渠道,或考虑购买“账户安全险”等相关保险银行卡明明在自己手中却被盗刷,难道是银行卡有安全漏洞?无卡支付究竟怎么做才能保障安全?近日,有媒体报道,沈阳一位女士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盗刷了217笔,半小时内就被刷走了8000多元,而且这两百多笔都是在千里之外的四川进行的无 ...
高考志愿填报App,靠谱有多少?
高考成绩公布后,填志愿成了考生和家长的头等大事。一些公司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将填报志愿App(手机客户端)产品推入市场。只要输入高考地区、预估分及目标地区,轻轻一点就能给出可冲刺、稳妥和保底三种志愿学校推荐。这么神奇的App靠谱吗?志愿服务市场大打开手机应用商店输入“高考志愿”,各类高考志愿填报App都有着不错的下载量及评分。“完美志愿”“高考志愿君”“求学宝”等均有五星级推荐。 ...
30亿条个人信息险被泄露!浙江警方破获特大规模数据窃取案
新华社杭州8月20日电(记者方列 吴帅帅)近日,记者从浙江绍兴越城区警方了解到,公安机关成功侦破一起特大规模的数据窃取案,本案涉及三家信息科技公司,公司几名主要负责人涉嫌非法窃取用户信息30亿条。据绍兴警方介绍,本案源于警方在同一时段频繁接到市民报案。这些报案多涉及社交软件频繁被陌生人添加好友骚扰,长期收到垃圾短信等疑似公民信息泄露的情况。在阿里巴巴安全部提供的技术协助下,警方进一步侦 ...
智能网呼唤“全链安防”
半夜收短信,银行卡被盗刷;传统企业网站服务器被恶意劫持,成了比特币挖矿机;自动驾驶成了四个轮子装个智能手机,会被黑客远程遥控……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发展,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面临从各种意想不到的维度影响用户安全的新挑战。日前,在以“安全强驱动,数字新生态”为主题的第四届互联网安全领袖峰会(CSS)上,与会专家和互联网安全业内人士,深入探讨未来的安全技术和防护对策。技 ...
利益机制催生网络“灰色信息”产业链
近年来,微博、微信等各类社交媒体中,虚假信息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至今年9月初,仅微信专门开发的“微信辟谣助手”已辟谣的文章就达到118万篇。到底是谁在制造这些“灰色信息”?他们为何辛苦而“专业”地制作这些不实信息?《经济参考报》调查发现,诸多谣言背后存在明显的利益机制,其已表现出分散化生产、产业化生产态势,并且还衍生出诸多传播利益链。“伪正能量”类谣言层出不穷《如果你有能力请不要选择添 ...
用网络安全金刚钻揽信息化瓷器活
浙江网络安全产业调研活动中,专家表示:用网络安全金刚钻揽信息化瓷器活“一说到网络安全就买设备,防火墙一道不够买两道,但真正该解决的问题都没解决。”近日,在中国通信学会和中国科协主办的浙江网络安全产业调研活动中,与会专家们在谈到网络安全只重硬实力而忽视软实力的现状时表达了担忧。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表示,当下企业自身对网络安全技术需求并不清晰,也没有碰到真正的问题,内生需求动力不足。他 ...

这样的推送,还是精准营销吗?
“贴心”服务不贴心精准推送为网上消费带来了便捷,也给不法分子制造了可乘之机。有些知名移动平台利用用户信息定向发布虚假广告,诱导用户消费。“作为一个年轻妈妈,我经常上淘宝、京东等购物平台给孩子买日用品。最近我发现,每次点开这些购物APP,首页上总会弹出不少婴儿用品的广告。”北京某外企员工张倩说,“这种主动向客户推荐商品的做法,让人又惊喜又担心。惊喜的是,不少商品正是我想上网找的, ...

当心!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翻新 多措并举捂紧百姓“钱袋子”
当心!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翻新多措并举捂紧百姓“钱袋子”(网上中国)民警在福建省晋江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反诈骗中心工作。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近年来,随着国家打击力度加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总体得到有效控制。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依附于信息网络的诈骗活动开始花样翻新,对公民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构成严重威胁。习近平总书记上个月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依法严厉打击网络黑客、电信网络 ...
上海开展国家安全知识网络竞赛
通过手机微信登录专用答题系统,就能完成国家安全知识竞赛模拟练习和正式答题。上海市中学生国家安全知识网络竞赛近日启动,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安全知识,增强国家安全观念。此次竞赛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提供300个知识学习点,实现知识育人。学生在网上进行模拟练习,然后在10分钟内完成50题的正式答题。从4月上旬开始,上海面向中学生开展以“我的祖国,我的安全”为主题的第三届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系列宣教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