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丕恕,男,汉族,1962年6月出生,山东青岛人,中共党员。山东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山东大学智能创新研究院院长,济南晶谷研究院院长, [30]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20]被誉为“中国服务器之父”。
曾任浪潮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首席执行官,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第十至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任务履历
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在山东大学学习
1983年7月至1988年9月,山东计算机服务公司技术员、工程师、研发室副主任。
1988年10月至1992年,山东电子研究所六室主任。
1993年至1995年3月,山东电子研究所副所长。
1995年4月至1996年6月,浪潮集团系统公司总经理。
1996年7月至1997年6月,浪潮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1997年7月至2001年4月,浪潮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2001年5月至2006年11月,浪潮集团改制为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
2006年12月至2020年12月,浪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首席执行官。 [25]
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期间任党组成员)。 [1] [13-14] [26-27]
2023年6月,山东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 [17] [28]
2023年10月,任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 [31]
现任山东大学智能创新研究院院长, [15] [19]济南晶谷研究院院长。 [18] [29-30]
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科研成果
承建新一代半导体技术与系统省重点实验室并担任主任。带领团队承担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RISC-V CPU设计及产业化等多个项目。 [22]
主持研发开发了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A架构(10 CPU)SMP2000小型机服务器,打破国外垄断,开创了中国服务器产业。 [23]
带领团队承建了我国第一个设在IT企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大力推动产业化,使我国服务器的研发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关键应用行业成功开始了国产化核心装备的替代。组织团队进行存储器研发并收购奇梦达中国研发中心,开启国产存储器研发及产业化的序幕。
所获荣誉
“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两次获得山东省委、省政府重奖。是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1985年,他带头研发出中国第一代0520系列微机;
1993年,开发出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5]的IA架构(10CPU)SMP2000小型机服务器,被有些媒体称为“中国服务器之父”;
2011年1月,获2010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创新奖。
2015年12月16日,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担任嘉宾。 [6]
2015年1月31日,获得2014 CCF计算机企业家奖 [7]
2018年12月,获评山东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感动山东人物
改革成就
因为实现这一笔通存通兑业务的,正是他的研发成果——第一台国产服务器“浪潮SMP2000”。
这个小伙子名叫孙丕恕,是中国服务器开拓者。
做得出来,卖得出去
中国民用服务器产业的起步,落后世界30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的石油工业部为勘探石油,斥巨资买了一台美国服务器。对方的附加条件是,机器必须锁在一个透明的玻璃屋子里,中方人员不得进入,美方24小时监控。
一边是按垄断价格、花大把外汇买,还要被外方像防贼一样防着;另一边是孙丕恕领着研发团队一根线一根线、一块板一块板研发组装出来的第一代服务器,一台都卖不出去。
当时浪潮公司的主业是电脑,没有销售人员知道该怎么卖服务器。一直埋头搞研发的孙丕恕,硬着头皮走到了市场第一线。
与进口服务器抢市场,“国产”标签往往是让客户止步的第一因素,连价格低廉都成了“便宜没好货”的佐证。“当年只有银行这类高端客户有实力用服务器,可咱的服务器就是免费给人家人家都不用,怕国产的不可靠,宁可多花钱买进口的。”
书生模样的孙丕恕带着几个人,扛着那台“黑不溜秋的”服务器天天跑银行,听“不要”听得多了,都不敢轻易开口说“买一台吧”,软磨硬泡只求一个试用机会。
有家银行的负责人被孙丕恕磨得无计可施,说你去弄两台IBM服务器转卖给我,我让你能挣着钱不就得了么?!
不同于一般的拒绝、轻慢,客户对自己的研发成果表现出如此彻底的不信任,令孙丕恕这个技术理想主义者在自尊心的刺痛中真正见识了市场的六亲不认。
作为电脑工程师,孙丕恕以能啃技术硬骨头著称。1988年,浪潮电脑的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20%,是我国向美国出口电脑主板的厂商。作为浪潮电脑的核心研发人员,1992年孙丕恕获评“山东省科技兴鲁先进工作者”,受到省里重奖,奖品是一辆轿车、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和15万元。
个人电脑大繁荣的时代里,技术员孙丕恕发展顺风顺水;研发服务器并成功后,销售员孙丕恕四处推销碰壁。
技术成果不是研发的最终目的,转化为生产力才是。因为那段经历,他从此不敢轻视“市场”。专注“中国创造”的浪潮凡有新研发项目要上马,决策者孙丕恕都会问两个问题:
做得出来吗?
卖得出去吗?
跟上浪潮
浪潮自主研发服务器是在孙丕恕的强烈建议下开始的。
他1990年给浪潮高层写了一封信,并预测:个人计算时代将逐渐向网络计算时代转变,服务器作为网络的核心,将是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的关键所在。
这是一个前沿技术员对IT产业走势的敏锐捕捉,他坚信这是大势,坚信时代浪潮会如期朝这个方向而来。
1994年,山东德州中行买了第一台浪潮服务器;1996年,浪潮服务器年销售量近2000台;2003年,浪潮建成生产能力为30万台的全国最大规模生产基地。与此同时,中国IT厂商纷纷涉足服务器产业。
“人光想活着是活不下去的。”孙丕恕说,“企业得靠主动变化才能活着。”
IT行业里,人人都有危机感,孙丕恕也一样。眼睁睁看着有的企业突然红火得很,“再过一阵子就找不着了”。若抓准时机,就能乘势瞬间冲上巅峰,而跌落也发生在一夜之间,这行业的新陈代谢就这么快。
孙丕恕说自己乐见变化,更希望能像IBM等IT企业一样变化。“你也可以等等看别人怎么干的,再跟着。但这不是我们要的模式。”
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提前一步进行技术储备,然后迎上去告诉市场:你需要我。这是孙丕恕的努力方向,环环相扣,每环节都对企业提出极高的要求。
靠什么?
靠创新,靠敢做别人没做过的事。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云计算、物联网等战略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孙丕恕看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产业链和产业力量分化重组的巨大力量。
浪潮在全国率先向云计算全面转型,通过自主研发云计算核心技术、构建国内最大的云专利标准池等占领了技术制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