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召开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调度会
12月28日,教育部召开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调度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教育部党组工作安排,全面总结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成效,着力构建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广大教师,对教师队伍建设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各部门各地区深入贯彻落实,大力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
对师德违规问题“零容忍”!教育部曝光7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案例
日前,教育部公开曝光第十一批7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7起典型案例涉事教师均已受到严肃处理,反映出各地各校在深入贯彻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牢牢把握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对师德违规问题“零容忍”。...
100个专业、1000所院校、1万名教师,如何实现?
校企合作、发挥专家智库作用,人社部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100个专业、1000所院校、1万名教师,如何实现?日前,人社部印发《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促进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百千万”目标:建设100个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专业,1000所技工院校参与实施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培训1万名工学一体化教师。为何要推 ...
教师要主动拥抱数字化转型
2022年7-8月,1300余万教师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暑期教师研修”专题开展暑期学习。这次研修收获了哪些经验,又将为以后的教师培训打开哪些新思路,《中国教师报》采访了“暑期教师研修”背后的设计者和推动者。...
山东中小学教师编制实行单列管理
优化编制管理 确保专编专用山东中小学教师编制实行单列管理本报讯(记者 魏海政)记者从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东省在优化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方面,优化核编程序,实行单列管理,专编专用,强化动态管理,确保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保障到位、管理使用到位,持续全面达标。山东省委编办一级巡视员刘书伟表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小学编制和教师城乡间、学校间、学段间配置 ...

重庆市普通本科高校“教书育人奖”和“教学新星奖”评选结果揭晓
近日,由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和重庆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面向全市普通本科高校组织开展的“教书育人奖”和“教学新星奖”评选结果揭晓,经逐级推选,专家评审,报市教委审核,社会公示无异议,最终确定西南大学廖和平等5名教师获“教书育人奖”,重庆大学宋朝省等5名教师获“教学新星奖”。...

情系讲台 润己泽人 致敬教师节最闪亮的星
重庆市普通本科高校“教书育人奖”和“教学新星奖”入选者事迹“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从古至今,教师备受敬仰。时值第38个教师节,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和重庆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从全市普通本科高校中推选出5名“教书育人奖”和5名“教学新星奖”入选者,通过展示10位老师在平凡岗位上的别样风采,向辛勤的园丁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陕西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
陕西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9月7日,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召开陕西省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成就新闻通气会。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海波介绍了陕西省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情况,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西安市、安康市汉阴县、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介绍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经验与做法。 ...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需要改变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将给未来教育带来哪些变革?这是当下社会热烈讨论的话题。“未来人才培养和人工智能的崛起是密切相关的。未来是更加智能化的时代,一定要高度重视新科技,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教育。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当代社会,必须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在近日结束的2017今日头条未来教育峰会上,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翟小宁指出,学校教育必须跟上人工智能的步伐,教师也必须作出重大的改变。“互联网、人工智能最 ...
机器人打败了教师 并不意味着教师会被取代
教学人机大战的价值与意义并不大。它能说明什么问题,人类老师该淘汰了,还是学生的考试能力在机器人的帮助下变得越来越好了?智能时代,人类最不需要的就是借助智能工具,让自己获得更强大的旧时代技能。最近,在河南郑州举行的国内首场教学人机大战,即是这样的例子。机器人打败教师意义并没那么大这场教学人机大战中,比拼的是人类教师更擅长教学,还是智能机器人更擅长教学,其方式是通过四天时间,人类教师和机器人分别为参与 ...
未来教育对教师的挑战
未来教育对教育的内容、方法产生挑战的同时,必然会对教育的主体教师产生尖锐的挑战。首先是对教师使命的挑战。千百年来,“传道、授业、解惑”被作为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任务,但在教育内容多元化、综合化、能力导向和教育方法手段网络化、智能化、数据化的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已经不能反映现代教育和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未来教育师生之间单向传授的关系变了,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