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听听主任们怎么说
日前,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这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其编制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面对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期间的教育信息化尤其是高校信息化建设,听听各位主任们怎么说。张蓓:突出“六个加强”实现跨越式发展北京大学计算中心主任张蓓结合北京大学的信息化情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梳理十四五规划: ...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学习时报》撰文,指出: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支撑
11月22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学习时报》撰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怀部长指出,教育系统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做到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不断开创新时代教育工作新局面。明确指出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支撑,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质升级国家教育资源公共平台,探索教育大资源建设与 ...
教育与信息化的“水火既济”之路
教育与信息化为什么要融合?教育与信息化现状如何?教育与信息化如何融合?范士喜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网络与计算中心主任时不我待,加速变化的世界蒸汽机时代社会的核心需求是动力,用机器代替人力和畜力。电气化时代社会的核心需求是规模化生产,用生产线代替手工。在这两个时代,社会需求和社会分工相对明确,从而催生了大学的学科体系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而信息时代社会的需求要复杂得多,材料、计算、通信、智能装备、生物 ...
钟登华:中国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和引领
原标题:钟登华出席九个人口大国(E9)教育部长在线磋商会4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孟加拉国联合在线举行九个人口大国教育部长在线磋商会。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出席会议并发言。钟登华指出,中国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和引领,一直在持续推进。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部署,发布一系列文件,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 0行动计划。二是加快普及网络教学环境,全国学校互联网接入率已达100%,95 2%的学校 ...
施建国:“十四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聚焦何处?
编者按: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又让2020年成为了对教育信息化而言尤为重要的年份。2021年1月3日,《2020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蓝皮书》正式发布,第三版蓝皮书的主题为“共享泛在智慧的教育新家园”。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中央电化教育馆指导,上海市教育学会、上海市电化教育馆、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主办的蓝皮书发布会暨主题论坛在上海开放大学举行,教育界大咖齐聚,在2021年的开端 ...
李星:互联网技术和教育信息化的历史与未来
希望到2030年,中国的网络研究者,CERNET的工作者,也能取得世界领先的成果,自豪地说出这句“我们做到了”!李星李星CERNET网络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互联网技术进化:IPv6将成为新热点谁更伟大?科学家还是工程师?对很多领域来说,科学家发现了自然界的规律,而工程师在理解它之后,再依据规律去实现各种工程。这样看来,科学家的角色更重要。但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互联网。因为TCP IP网络协议是 ...
2020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大关键词
摘要:2020年对教育信息化界来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新冠疫情的暴发,催生和改变了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逐步形成了新的教育生态,信息化对教育的深刻影响从“遭遇战”变成了“持久战”。中国教育报信息化专刊特邀请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张学波,教授、博士生导师钟柏昌对“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大关键词”进行深度分析和点评。点评人:钟柏昌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博导点评人:黄蔚中国教育报 ...
教育信息化促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寄语精神笔谈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育信息化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呈现手段丰富的独特优势,必将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长期以来,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围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最后一公里”,实施“互联网+在地化教育”的策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大力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开展了大量卓有 ...
拨开疫情下教育信息化的迷雾
疫情促进在线教育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教育的改变,教育也须积极主动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自身发展。然而,在信息技术大潮的迅猛冲击下,我们也容易被一些迷雾所迷惑,以至于看不清教育的未来走向。信息与教育是两个不同的集合,它们之间有交集但不完全重合。今年的疫情危机加快了在线教育的发展,一些人就仅仅将教育看成是知识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仍然需要师生“在场”,仍需要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因 ...
雷朝滋:疫情催生教育新形态
作者:雷朝滋(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编者按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在线教学已在师生脑子里生根,家校共育已在亲师关系中发芽。未来,教育新生态将怎样呈现,家校共育将如何发展,值得我们持续关注。长达几个月的在线教育,教学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都经历了一次长时间的洗礼,在线教学已在师生们脑子里生根,这将给我们的教育变革留下基因,并延续到未来的教学中。湖北十堰一年级学生在线上认真学习。张传郧摄 光明图片1 一次大 ...
钟登华:教育信息化工作要主动求变、奋进攻坚
2020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于7月15日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出席并讲话,全面总结了一年多来教育信息化工作,充分肯定了教育信息化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就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圆满收官部署了七项重点工作,并要求各级各地主管部门主动求变、奋进攻坚,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完善政策环境,强化队伍建设,面向未来加强谋划,趁势而上开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征程 ...
刘宇辉:增强“四力”,加快首都教育信息化发展
在7月15日举行的2020年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刘宇辉做了《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为首都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保障》的发言。他表示,为健全领导机制,加大信息化工作统筹力度,形成工作合力,北京市教委专门设立教育信息化处,专项承担教育信息化工作职能,各高校、各区教委也均成立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机构、人员和职责任务。形成全市统一布局、标准统一制定、建设统一管理、安全 ...
季明明:牢牢把握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的精髓
摘要:基于我国对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应该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抢占教育信息化制高点。切实扭转“认识不高”“两张皮”“重硬轻软”问题。全面理解与准确把握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的精髓,读懂其“历史使命”“战略任务”和“核心价值”。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抓好“重头戏”,推进“深度融合”,构建“全新教育生态”,推广混合学习模式,凭借信息化,致力于破解教育系统性变革之难题,有力地推进我国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 ...
杨元庆: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应成“新基建”重点之一
“见字如面!我是杨元庆,一位六零后,按照年龄排序的话,是你的大朋友。”3月,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给一群孩子写了封信。这群孩子在湖北,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为严重的地方。而且,他们都是贫困生。因为疫情,教育部做出了延期开学的决定,也启动了“停课不停学”的工作。广大中小学生开始居家学习,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就此展开。贫困学子也急需兜底:他们很难有稳定的网络环境,也没有便于使用的 ...
教育信息化从1.0到2.0——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目前,信息科技飞速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更加凸显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回顾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总结经验,对推进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教育信息化起源于电化教育,是电化教育在新形势下发展的新形态。电化教育的发展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15年,金陵大学建有校园电影的专用放映场地标志着我国电化教育的诞生。1936年,“电化教 ...
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深度变革
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的引领和支撑。进入信息社会,教育发展被深深打上了信息化的烙印,信息技术不仅在改变当下的教育,也将重塑未来的教育。内蒙古抓住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大力推动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向深向实发展,在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模式变革、教育体系重构,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方面探索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推动教育信 ...
教育信息化缔造教育新生态
纵观教育发展史,教育的创新变革与社会转型发展一脉相承。当前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新兴信息技术聚合发力,正在引发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思维与学习方式等产生结构性重组,推动工业、医疗、交通、农业、金融等领域产生体系化革命,推动人类真实世界与智能虚拟世界相互融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智慧社会的概念。智慧社会是相对于工业社会而言的社会发展新阶段,智慧社会需要与之发展相适应的新教育。社会 ...
弹指一挥间,中国教育信息化巨变70年
70载栉风沐雨,70载春华秋实。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信息产业取得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赶超的历史性成就。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中国教育信息化事业也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卓越成绩,勾勒出一幅不断发展壮大的鸿图。从无到有教育信息化生根冒芽自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人类便迈入了信息时代。1958年,中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试制成功;1973年,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10 ...
教育信息化引擎驱动跨界创新
当前,创新呈现学科交叉融合、边界趋于模糊的新特点,信息化驱动跨界创新成为创新的一种新形态。5月16日,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引领与跨越”,开启了以人工智能之力,跨越边界引领创新、引领教育变革的时代。如何用好教育信息化引擎、培养具有跨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助力实现教育强国梦想,成为新时代教育亟需探索的问题。教育信息化丰富了跨界创新教育的内涵所谓“界” ...
技术与教育 融合发展亟待全面提速
编者按: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普及和推广应用,信息化支撑下全新的、开放的、大众化的教育体系正在形成,以互联网为基本载体的远程教育、在线教育逐渐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改变传统教育业态的重要力量,相对而言,更多固守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教育领域也不例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普及和推广应用,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计算机辅助教育、多媒体教育、网络开放教育、MO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