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和方向。通过梳理欧盟20余年来关于教育数字化的关键性政策文件和报告,发现欧盟教育数字化政策经历了起步阶段、布局阶段、深化阶段再到战略阶段的演进,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数字技能标准制定,再到数字权益保障、数字伦理安全等,对教育数字化进行了全方位、多层级的规划布局,逐步完善数字教育生态整体建设。期间,欧盟教育数字化目标不断变化,体现出从因势利导到主动赋能的趋势:资源配置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数字教育生态;运行机制从一力主导到基于共同愿景的协同合作;教学能力从学会使用到掌握数字技术教学并提供创新思维;人才培养从拥有数字素养到掌握数字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欧盟教育数字化政策的演进与行动轨迹,体现了四种价值取向,即以全面覆盖作为现实追求的服务取向;以人为本视为应然追求的育人取向;以实现教育公平为终极追求的公平取向;以秉持协同合作为不懈追求的合作取向。
关键词:欧盟;教育数字化;数字化转型;教育政策;数字教育生态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4)10-0063-12
作者简介:王娟涓,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博士(四川成都 610066);花思宇,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 610066)
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和方向。欧盟率先登上数字化舞台,旨在通过培养数字人才,建立数字教育新生态,帮助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知识经济体”。推进数字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欧盟高效赋能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改革核心,其根本目的是在欧盟委员会的统筹规划下,为成员国的教育数字化发展提供政策引领和财政保障,从而建立数字教育生态,通过数字化转型解决社会诸多冲突与矛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本文通过梳理欧盟20余年来关于教育数字化的关键性政策文件和报告,旨在探讨欧盟推动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政策演进,剖析其政策的目标转向与价值取向,以期为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
一、欧盟教育数字化政策演进:从经济数字化到人才数字化
欧盟以政策为导向,陆续出台有关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教育政策,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数字技能的标准制定,再到数字权益保障、数字伦理安全等,对教育数字化进行全方位、多层级的规划布局,逐步完善教育数字化生态整体建设。从政策文本中有关教育数字化的关键节点来看,欧盟推进教育数字化政策演进主要呈现“四步走”的发展态势:起步阶段(1996—2010年)、布局阶段(2010—2015年)、深化阶段(2015—2020年)、战略阶段(2020年至今)。
(一)起步阶段(1996—2010年)
起步阶段是以经济数字化驱动教育数字化,主要着手基础设施建设。1996年,欧盟委员会发布《信息社会的学习:欧洲教育倡议行动计划(1996—1998年)》(Learning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Action Plan for a European Education Initiative 1996-1998),鼓励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实践,提高师生的数字技能。[1]1999年,其又发布《数字化欧洲:一个全民的信息社会》 (eEurope:An Information Society for All),希望欧盟在五年时间内建设高速安全的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以促进数字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2]2000年,欧盟出台《里斯本战略》(The Lisbon Strategy),作为欧盟第一个十年经济发展规划,其目标是希望通过鼓励创新、大力推动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建设世界范围内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知识经济体。该战略要求各成员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打好硬件基础。
为继续促进经济增长、转变欧盟的就业形势,2005年,欧盟制定了《i2010——欧洲信息社会: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i2010 - a European Information Society for Growth and Employment),围绕欧盟2006年至2010年的数字化发展实施战略规划,建成开放合作、具有包容性、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体。
这一时期,欧盟主要围绕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并未充分意识到教育数字化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此外,欧洲教育一体化发展也促进了欧盟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其中“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中的学分互认、学术人员流动等互认互通制度,推动了欧洲教育一体化发展,为欧盟实施统一的教育数字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布局阶段(2010—2015年)
布局阶段的总体趋向是以成员国为主体,紧随欧盟的脚步,更新数字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发布数字能力框架。2010年,欧盟出台第二个十年经济发展规划《欧洲2020战略》(Europe 2020 Strategy),正式开启“欧洲数字化议程”战略的第一步,提出加快经济和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刺激经济繁荣、持续稳定增长,以提升欧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获得竞争优势的施政目标。其中“数字欧洲计划”和“欧洲教育区计划”等发展战略,着重强调要提高教育质量、加速教育数字化。基于这一背景,欧盟开始着手在教育领域进行数字化转型工作部署。
首先,2011年,通过《欧洲标准的战略愿景:推动并加速欧洲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到2020年》(A strategic Vision for European Standards: Moving forward to Enhance and Accelerate the sustainable Growth of the European Economy by 2020),要求欧盟各成员国认真执行并健全相关数字技术的法律法规。法国、比利时、爱尔兰等国家开始关注教育数字化,并发布有关数字教育政策,将其列为基本国策之一。
其次,制定欧盟公民提升数字能力的参考框架。2013年5月,欧盟发布《公民数字能力框架》1.0版(DigCom1.0),旨在推动成员国改革原有教育理念和教学形式,培养具有数字技能和数字素养的数字公民,通过发展数字人才得以支撑数字经济。
最后,对数字人才统筹规划。欧盟资助建设了一批数字创新中心、数字实验室及“伊拉斯谟计划”(Erasmus Programme)学术人员流动项目,筹备数字人才后备力量。
(三)深化阶段(2015—2020年)
由于受“数字化单一市场”战略(Digital Single Market,DSM)的影响,这一阶段,欧盟开始整合各方资源,以促进区域内成员国教育数字化均衡发展。
1.转变以经济数字化为核心的政策理念
欧盟正式将教育数字化作为单独的教育政策发布,而不只是作为发展经济相关政策中的某一章节内容。2017年11月,欧盟发布《数字教育行动计划》(Digital Education Action Plan)1.0版,标志着欧盟在教育领域对数字技术的关注和介入。该计划呼吁在数字化和全球化时代的双重变革下,反思教育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帮助成员国培养具有完备数字素养的数字化公民,增强自身在国际舞台的竞争力,旨在实现欧洲高质量、高性能、无障碍的数字教育愿景。
2.厘清有关法规标准,着力于框架体系建设
(1)建成以数字化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体系
①针对教育工作者,2015年,欧盟发布《欧洲教育工作者数字胜任力框架》(European Framework for the Digital Competence of Educators),形成横向涉及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和学习者能力3个方面,纵向涉及“专业参与”等6个场域共22种数字能力的框架,帮助教育工作者自我评估和提升自身数字教学技能。
②针对教育组织,2015年,欧盟发布《促进数字时代有效的学习:欧洲教育组织数字能力框架》(Promoting Effective Digital-Age Learning: A European Framework for Digitally-Competent Educational Organisations),鼓励教育组织在逐步深化数字化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帮助政策制定者有效利用数字技术对教育的创新作用,设计、实施、评估和整合其政策干预措施,以解决成员国间教育组织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③针对高等教育机构,2016年,欧盟发布《开放教育:高等教育机构支持框架》(Opening up Education: A Support Framework fo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从提供开放教育内容的6个核心维度(获取、内容、教学法、认可、合作和研究),以及实现开放教育方式的4个横向维度(策略、技术、领导与质量)形成框架体系。
(2)更新公民数字能力框架
2016年、2017年欧盟相继发布《公民数字能力框架》2.0版、2.1版,旨在全方位提升公民的数字能力,帮助他们适应数字社会的飞速发展,成为具有全球意识和创新性的数字公民。
(3)关注数字伦理安全和数据处理
2019年,欧盟发布《可信赖的人工智能伦理准则》(Ethics Guidelines for Trustworthy AI),指出数字技术在当今世界的广泛使用中,数字伦理安全并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除了对数字技术的使用感兴趣外,还需要对数据信息使用的伦理性分析重塑。
(4)阶段评估保障实施标准
2019年,欧盟发布《欧洲学校的数字教育》(Digital Education at School in Europe),评估成员国部分地区学校开设数字课程、教师数字教学能力、学生数字技能等情况,以便学校修正自身问题。
3.运用数据分析预测未来
《数字教育行动计划》1.0版提出建构数字化的教育预测系统,通过数据分析预测未来教育发展趋势,从而改善教育,借助数字技术更好地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获得新知识,甚至改进教育和培训系统,帮助“数字原住民”适应不断变化的数字社会。
(四)战略阶段(2020年至今)
这一阶段,教育数字化在欧盟全域上升到教育发展的核心地位。欧盟委员会呼吁大力推动数字教育,全方位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具体落实,为欧盟公民提供更全面高效的数字技能。
首先,在欧洲经济持续滑落和新兴经济体的持续挑战下,欧盟发布一系列倡议文件,如《塑造欧洲的数字未来》(Shaping Europe’s Digital Future)、《人工智能白皮书》(White Paper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30年数字十年政策计划》(The Digital Decade Policy Programme 2030)等。这些文件的发布,旨在为欧盟实现数字主权的数字化转型愿景指明方向——构筑一个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数字社会。
其次,着眼于数字化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受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欧盟2020年9月更新了《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版,提出以“建立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的教育和培训系统,实现数字教育更有效、可持续和公平的发展”为目标,将发展高绩效的数字教育生态系统和提高数字化转型的数字技能和能力作为战略优先事项,强调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为欧盟实现高质量、包容性和无障碍的数字教育提出共同愿景,旨在支持成员国的教育和培训系统适应数字时代。
为推动该计划的有效实施,欧盟发布相关配套文件。一是更新《公民数字能力框架》2.2版,将数字素养分为5个维度21种具体素养,构成4级8段数字能力框架体系,并通过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描述,为数字素养评价提供方向。二是视角聚焦数字伦理安全建设。欧盟基于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应用的伦理考量发布了《关于在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和学习中使用人工智能和数据的道德准则》(Ethical Guidelines on the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and Data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Educators),帮助教育工作者反思日常教学实践中对人工智能的使用并有能力采取相应措施。三是建立欧洲数字教育中心。该中心对成员国乃至欧洲的教育数字化发展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宏观调控和信息共享,以加速欧盟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
最后,就现阶段教育数字化的现实困境和发展情况发布阶段性报告,如《欧洲学校的信息学教育》(Informatics Education at School in Europe)、《2022年欧洲教育和培训系统的监测结构性指标:2015年以来主要改革概述》(Structural Indicators for Monitor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s in Europe 2022: Overview of major Reforms since 2015)、《高等教育中数字学习与在线学习的未来》(The Future of Digital and Onlin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数字时代的教育反思》(Rethinking Education in the Digital Age)等。欧盟正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大规模培养数字人才,并借由“伊拉斯谟+”(Erasmus+)等计划促进数字人才的区域流动,提高自身教育数字化水平,增强自身在世界舞台的竞争力。
总的来看,欧盟教育数字化政策演进呈现的整体态势为:政策干预力度不断加强、监管形势日趋严峻、数字主权意识愈发明晰、参与主体日益增多、覆盖人群愈加全面等。[3]从《里斯本战略》开始,欧盟持续推动教育和产业的数字化进步,不断发展人才后备力量支撑数字经济的持续推进。同时成员国紧随欧盟的脚步,在欧盟委员会的政策引领下,以国家层面主导各领域数字化发展。据欧盟统计局的调查显示,截止到2023年末,欧盟互联网用户的份额为 92%,高于2010年的67%。[4]
二、欧盟教育数字化政策的目标转向:从因势利导到主动赋能
从经济数字化到人才数字化,欧盟在20多年间为实现教育数字化进行了周密的部署规划,并已成为影响欧盟教育生态的重要动力因素之一。在发展初期,欧盟教育数字化呈现出因势利导的特点,成员国紧随欧盟委员会的脚步发布有关教育数字化的各项政策。随着教育数字化的进一步国际化,欧盟开始主动赋能教育数字化,积极利用新兴技术的潜力增强教育体验,为学生创造数字化教育生态,培养“数字原住民”与数字的深厚联系及协作意识。
(一)资源配置: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数字教育生态
起步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只是为了迎合新时期教育工具的更新,《数字化欧洲:一个全民的信息社会》中提出,建设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以便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数字技术。随着经济数字化的发展,对数字人才产生了迫切需求,欧盟意识到建设数字教育生态对教育和人才数字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版中,欧盟从数字技术的部署和数字能力的培养出发,提出“发展高绩效的数字教育生态系统”和“提高数字化转型的数字技能和能力”两大战略重点,希望通过促进欧洲数字教育生态的高效发展,提高公民的数字化转型能力。
数字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需要全社会的协同参与,欧盟主要致力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数字资源共享中心。为解决数字教育政策、研究和实施的零散碎片化导致进展缓慢,以及与数字教育相关的一些结构性问题,欧盟提出建立欧洲数字教育中心,致力于保障教育数字化支持的落实、评价与发展情况,并为信息共享和合作需求提供独立空间。
二是组织专家指导实践。欧盟组建数字教育工作组帮助成员国进行学习、培训、评估等工作,高度关注欧盟促进高质量、包容性的数字教育的进展情况,以及考虑有关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经验教训。此外,“伊拉斯谟+”计划也为支持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实践指导。
三是更新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欧盟不断更新接口连接,支持“欧洲设施计划”(Europe Facility Programme)下的学校网络连接,保障教师应用新型数字教学工具,为教育机构和师生提供快速、便利、泛在的网络连接服务,保障他们获得灵活的学习场域、丰富的学习资源和高效的学习势能。
四是积极寻求资金资助。欧盟积极与欧洲投资银行(EIB)合作,通过“投资欧盟”(Invest EU)方案,帮助成员国获得数字和物理技术设施的资金,以支持数字技术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除了对教育领域的数字化扶助,欧盟也逐步寻找基金机构对数字人才后续就业提供资助。欧盟委员会通过欧洲数字教育中心内部的合作与国际资助,如欧洲区域发展基金(European Regional Development Fund)、数字欧洲计划(The Digital Europe Programme)、地平线欧洲(Horizon Europe)及“伊拉斯谟+”计划等,帮助欧盟公民获得数字技能。
总的来说,欧盟的教育数字化已经从增加数字化设备数量、提升学校通宽带比例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渐转向对教育系统全方位、多层次的完善和提升,进一步构建欧盟的数字教育新生态。
(二)运行机制:从一力主导到基于共同愿景的协同合作
在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前期,欧盟主导实施的《欧洲2020战略》中“欧洲数字化议程”提出“提升教育水平和减少贫困”,明确了“提升和优化教育系统,帮助青年顺利进入劳动力市场”等七大举措。[5]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成员国以国家层面发布数字化政策规划,协同合作制定和实施欧盟教育数字化的统一标准,支持欧盟实现高质量、包容性和无障碍的数字教育的共同愿景。
一方面,在欧盟委员会的引领下,成员国陆续发布教育数字化政策。法国率先发布《数字法国2020》(France Numérique 2020),为法国教育数字化创建了良好的环境,聚焦教育领域中教学和办公的数字化发展;随后爱尔兰、比利时等国对教育数字化统筹规划,根据自身发展进行顶层设计,明确各国长期数字化发展愿景和目标展望,系统提升学校、教育工作者的数字能力。玛丽亚·加布里埃尔(Mariya Gabriel)认为,教育数字化下成员国的合作有助于发现现有弱点并逐步确定解决方案。[6]尽管数字鸿沟仍存在于欧盟社会,但对包容性和高绩效的数字教育存在坚定愿景,成员国间合作、家校社协作将保障愿景成为现实。
另一方面,欧盟委员会积极在政策内容上提供战略支持和专家指导,并在微观层面提供项目支持,如“数字记分牌中的女性”(Women in Digital Scoreboard)项目。欧盟委员会打破国家间的束缚,与27个成员国签署了《女性数字宣言》(The Women in Digital Declaration),鼓励妇女在数字技术领域发挥积极突出的作用,还组建数字教育工作组为成员国提供有效帮助,并通过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RC)评估项目实施的效果,如《欧洲及其他地区的数字教育政策》(Digital Education Policies in Europe and Beyond)、《欧洲学校的数字教育》(Digital Education at School in Europe)等,都是对项目实施情况的评估报告。此外,为实现区域数字化的共同发展,欧盟联合研究中心进行了关于欧洲数字技能证书(European Digital Skills Certificate,EDSC)的可行性研究。欧盟计划尽快推出欧洲数字技能证书,帮助人们习得企业认可的数字技能,实现快速就业。
(三)教学能力:从学会使用到掌握数字技术教学并着眼创新思维
数字技术和教育主体的关系正在发生颠覆性变化,也推动着现有教育体系全方位发生变革。学生虽然是“数字原住民”,但他们并不会自动发展成为合格的数字公民,而是需要接受科学系统的教育从而养成数字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数字社会责任等内容的数字素养。[7]因此,教师的数字教学能力就成为推动教育数字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欧洲教育工作者数字胜任力框架》发布之前,欧盟较少关注教师数字教学能力,主要聚焦于基础设施建设,尚未意识到数字技术在教学使用中的首要因素是教师的能力。随着《数字教育行动计划》的发布,明确提出“具有数字能力和信心的教师和教育培训人员是高绩效数字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因素”。自此,欧盟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数字教学能力:
一是制定教师数字能力框架。欧盟制定了《欧洲教育工作者数字胜任力框架》,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通用的参考框架,促进欧洲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数字能力获得稳步发展。该框架涉及各级各类的教育工作者,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以及非正规学习环境。
二是提供统一的数字教育培训。欧洲数字教育中心从2022年11月开始,组织教育工作者阶段性参加“教师作为研究者周”(Teachers as Reseachers Weeks)的培训项目,帮助欧盟教育工作者应对教学挑战,促进欧盟范围内的合作性知识共享和知识建设。
三是加强教师反思与自我评价能力。欧盟正在向全欧洲的教师推广一个名为“教师自拍”(Selfie for Teachers)的在线自我评估工具,配合欧盟在《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版中推进教育数字化的重要行动,帮助教师认识自身在数字技术和教学技能有效结合中的优势和差距,旨在帮助学校将数字技术渗入教学、学习和评估中。[8]
四是提高教师使用数字技术的自我效能感。欧盟与伊拉斯谟教师学院(Erasmus Teacher Academies)合作,通过数字教学法(Digital Pedagogy)为教师提供使用数字工具的专业知识,包括无障碍使用技术和其他相关辅助性技术。此外,2022年发布的《数字时代的教育反思》提出为高校正式学习空间配置虚拟现实装备、语音助手、人工智能助教等高配备设施,助力教师更好地开展线上教学与跨学科教学。
(四)人才培养:从数字人才到拥有数字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教育数字化不仅是对教育的赋能,更是对教育的变革与重塑。各种数字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新兴教育形式层出不穷。作为推进教育系统性变革的有利条件,数字化正影响着教育生态的整体性演变,对人才培养的趋向从数字人才转向拥有数字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首先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在教育数字化发展进程中,欧盟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目标,革新数字人才的思维方式。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加速步入数字时代,数字化生存问题凸显,拥有数字素养对“数字原住民”的发展至关重要,有助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成长、在就业中获得平等的机会。欧盟委员会认为,未来几乎所有的学习和工作都需要一定程度的数字素养,持续的技术变革要求所有学习者终身发展自身技能,以保证欧盟保持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力,并保障学习者参与社会生活。
其次是认证方式的转变。欧盟计划推出欧洲数字技能证书,帮助人们方便快速地获得雇主、培训提供者等认可的数字技能。欧洲数字技能证书将基于《公民数字能力框架》制定一套让认证提供者、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雇主等多方利益相关者满意的质量要求框架,以提高整个欧洲政府对数字技能认证的透明度和认可度,积极与现有的国际数字技能认证计划对接,鼓励学习者提高自身数字能力水平。
最后是能力框架的更新。欧盟委员会在2022年更新了《公民数字能力框架》2.2版,将人工智能和数据使用等相关技能纳入其中,便于公民基本了解诸如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能够自信、理性、安全地参与其中,提高人们对新兴技术相关潜在问题的敏感性,这些问题涉及伦理、环境可持续性、数据保护和电子隐私、儿童权利、歧视和偏见(包括性别偏见和残疾、族裔、种族歧视)。可以说,采用传统线性思维建构技能培育已不符合时代发展逻辑,数字胜任力培育需要数字时代的网络思维。[9]
与此同时,教育数字化导致大量的教育数据涌现,欧盟开始关注教育数字化所带来的伦理安全问题,认为个人数据将随着时间和技术的发展,变得更复杂庞大,师生要学会成为数据的处理者,肩负起对数据控制的新责任,而非数据的“假性”载体。[10]因此,欧盟在2019年发布《可信赖的人工智能伦理准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人工智能法案》(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规定了人工智能系统在教育和职业培训等领域内的强制性要求。在关于人工智能及数据监管方面,欧盟于2022年发布《关于在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和学习中使用人工智能和数据的道德准则》,为在教学实践中开展数字教学的教师提供理论认识和实际指导,着重强调教学实践中的数字伦理安全。教师作为教育主体既要了解新兴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潜力,更要增强风险意识,以便辩证地使用数字技术进行教学活动。除了数据的隐私安全问题,规范人工智能的正确使用也将防止师生在思维能力和社交技能方面的退化,促进师生提升创新性思维。[11]
三、欧盟教育数字化政策的价值取向
任何一项教育政策都是一种教育领域的政治措施,任何政治措施本身都代表或蕴含着政府对于教育事务和教育问题的一种价值选择。[12]欧盟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根据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巨大冲击,立足于欧盟的教育现状对教育生态作出的内生性变革。随着政策的不断演进,欧盟的教育数字化在价值取向方面,逐步体现出全面覆盖、以人为本、追求公平、协同合作等理念的嬗变。
(一)服务取向:全面覆盖是现实追求
欧盟教育数字化旨在提升欧盟全体公民的数字素养,包括教育工作者和各阶段学习者。教育数字化的全面覆盖,不仅指在全国范围内覆盖数字化教育,而且还包括提供各级各类教育服务,为不同性别、种族的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个性化教育服务。
一是在国家教育服务保障方面,欧盟注重确保在区域范围内为每个人提供数字教育及培训等服务。《欧洲数字权利与原则宣言》(European Declaration on Digital Rights and Principles for the Digital Decade)指出:“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培训和终身学习的权利,应该能够获得所有基本和高级的数字技能。”[13]在《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版中,明确了“在连通性、设备、组织能力和技能方面的适当投资应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数字教育”这一指导性原则。[14]从中可见,获得优质、包容性的教育和培训,以及终身学习的权利是《欧洲社会权利支柱》(The European Pillar of Social Rights)的第一项原则。
二是在各级各类教育服务方面,欧盟要求区域内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等阶段积极配合,提供数字素养的专业知识,促进各教育阶段与数字教育的紧密联系。
三是在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化教育服务方面,欧盟建议教师通过大数据分析,基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如学习方式、个人需求、效率等的不同,在学习上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和反馈。同时,教育数字化本身所具有的人性化特征,也是其根本任务之一。
(二)育人取向:以人为本是应然追求
在实施教育数字化进程的起步阶段,欧盟呈现出工具理性的消极态度,认为只要教师学会在教学中使用新型技术即可,侧重于技术工具本身。而随着一系列《数字教育行动计划》的发布,欧盟将“以人为本”贯穿于教育数字化进程中。
一方面,“以人为本”体现在关注学生的同时,也关注教师数字教学能力需要培训的提升。数字技术既影响学习者的社会情感健康,也同样影响着教师。所以多数有关教育数字化的政策文本都涉及教师,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明确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以人为本”体现在欧盟支持教师运用数字技术帮助学习者获得包容和无障碍的学习。“以人为本”的数字教育意味着为所有人创造个性化、有意义的体验。在对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与数字技术建立了一种关怀、归属感、赋权和同理心。欧盟委员会认为,幸福感的获得是数字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能帮助学习者获得安全感、对数字教育感到有能力,并对现有数字社会提供的机会感到兴奋。数字教育使年轻人积极参与数字学习环境,包括灵活运用数字教育和培训的工具和方法,同时数字教育可以帮助学习者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和自我实现,支持他们在网络环境中的赋权。欧盟的“数字教育黑客马拉松”(Digital Education Hackathon)等项目,特别强调教育数字化需顺应个体发展。
(三)公平取向:教育公平是根本追求
欧盟教育数字化历经20余年的发展,不仅体现出对公平取向的追求,还充分体现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与结果公平的统一,可以说教育公平是欧盟教育数字化的根本追求。同时,教育的公平性、个性化、终身化是教育数字化的根本任务和总体目标。[15]
1.保障学生享有数字化的起点公平
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是实现教育数字化公平性的有效途径。一是更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改善现代化的教学场域、大规模的网络覆盖、开放性的教育资源等软硬件设施等,是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支撑力量。
早在起步阶段,欧盟就明确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欧洲设施计划”下的学校网络连接,做好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的连接保障,消除学生数字化的起点不公平。二是构建数字资源平台。欧盟的“自拍计划”、西班牙2020年推出的“西班牙数字2025”计划、德国2021年的“数字化教学项目”等,极大地推动了欧盟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三是推进教师队伍数字化建设。欧盟发布的《教育工作者数字胜任力框架》与“教师作为研究者周”等政策和培训项目,促进了教师的数字素养发展,对教师的数字素养能力培训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
同时,欧盟积极响应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实现性别平等,保障所有妇女和儿童权利”的目标,强调在教育和社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确保数字性别平等。[16]欧盟发布的《女性数字宣言》鼓励女性积极参与数字化,为女性提供更多具有针对性的数字教育与培训,培养女性从事STEM相关研究和工作的兴趣,增加女性从业者、研究者的数量,推进处理数字事务的委员会、机构的性别平衡,并通过媒体改变大众对女性在STEM学科中的刻板形象,以此提高女性在相关数字技术领域的参与度,提升数字领域中女性话语权。[17]
2.提供学生享有数字化的过程公平
①构建全时空、全场域、全流程的学习环境。欧盟认为教育数字化可以帮助学习者和教育工作者访问、创建和共享数字内容;还可以让学习超越演讲厅、教室或工作场所的墙壁,不受物理位置和时间表的限制;可以通过在线或混合模式,突破时间、地点和速度的限制,满足个别学习者的需求。②以技术赋能个性化。在数字化培训中,欧盟要求教师熟练、公平、有效地运用数字技术,面向所有学习者提供高质量和包容性的教育和培训,实现个性化、灵活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③家校社协同共育。欧盟正研究开发“教师—学生—家长”的数字平台,促进教师和家长多渠道合作,帮助学生接受高质量的数字教育。[18]
3.落实学生享有数字化的结果公平
教育结果公平并不意味着教育结果平等,而是承认学生个体差异下的实质性公平,是教育公平纵深发展的新指向。
①以数据为中心,实施教育数据长期追踪调查。欧盟积极参与国际计算机和信息素养研究(International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Study,ICILS),改善监测并支持跨国收集学生数字技能的数据,以便更好地了解差距、缩小差距。②以评价为中心,实施对教育质量的科学评估。如在数字能力的评价方面,欧盟摒弃了大规模的标准化评估,运用一系列评估方式,实现对技能态度和批判性思维或创造力的评价。
(四)合作取向:协同合作是不懈追求
教育系统及其组成部分是政策与实践之间的纽带,学校和其他利益攸关方则负责将政策落实逐步转化为实践。[19]对于成员国来说,更加紧密协同的合作有助于避免教育数字化政策的碎片化,加强和协调各部门与政策领域的工作。因此,欧盟委员会致力于实施教育数字化的国家实体在欧盟层面的合作和交流,主要采取组内、组间和组际三种合作机制。
一是组内合作。《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版提出欧盟层面的政策协调,包括行动、投资、支持措施等。该计划的实施将涉及各层面的行动者,如欧盟、成员国、区域、地方组织等。
二是组间合作。欧盟委员会将通过在欧盟层面就数字教育开展更密切的合作和更有针对性的讨论与交流,为成员国的教育和培训系统提供支持。同时,数字教育倡议有助于加强欧盟及其成员国之间的关系,通过开放、高绩效的数字教育生态系统,帮助欧盟吸引和培养他国的优秀人才。欧盟将数字教育视为一个重要的工具,通过同欧盟支持的项目合作,分享和推广良好的经验与做法,建立实践社区。例如,国家咨询服务网络(Network of National Advisory Services)的职责在于协助欧盟在实施数字教育政策的国家或地区、机构开展对话,包括实施数字教育任务的部门和体系,促进数字教育经验交流,确保各国之间的合作。[20]
三是组际合作。欧盟不断加强数字教育的国际合作,主要体现在全球、区域和双边层面的国际合作计划中。例如,欧盟积极推进“欧洲团队”的方法,优先帮助西巴尔干地区、非洲等地区缩小数字鸿沟。
从欧盟实施教育数字化的相关政策以及一系列措施可以看出,协同合作是推进其发展的重要价值选择,不仅促进各成员国内部公共教育系统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协作,也促进成员国间教育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更促进欧盟成员国与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的交流合作,共同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提供多层级合作的案例。
四、结语
当前,教育数字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大多数国家教育发展的趋势所在,如何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提升教育质量、优化教育治理、推动教育公平、完成教育体系的有效变革备受各国关注。加之受新冠疫情等的影响,欧盟将教育数字化视作发展动力,积极探索建设教育数字化发展战略,其举措为各地区、各个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但欧盟还需要考虑到区域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及价值差异,针对国家内部实际情况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发挥各成员国自身优势,使数字化发展为教育“锦上添花”。
总之,教育数字化是时代赋予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应根据当下实际情况,从顶层设计入手,全盘考虑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方向,以便更好地推动教育的系统性变革与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European Committee of the Regions. Learning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ction plan for a european education initiative(1996-1998) [R/OL]. (1997-04-14) [2023-09-04]. 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HTML/?uri=CELEX:51996AR0368.
[2]EUR-Lex. eEurope-An information society for all [EB/OL]. (1999-12-08) [2023-07-04]. 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HTML/?uri=URISERV:l24221.
[3]张地珂,车伟民.欧盟教育数字化转型:政策演进、关键举措及启示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2(12):64-71.
[4]Eurostat. Digital economy and society statistics- households and individuals[EB/OL]. (2023-12) [2024-04-09]. https://ec.europa.eu/eurostat/statistics-explained/index.php?title=Digital_economy_and_society_statistics_-_households_and_ individuals#Use_of_internet.
[5]European Commission. EUROPE 2020: A strategy for smart, 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growth[R/OL]. (2010-03-03) [2023-11-26]. https://op.europa.eu/en/publication-detail/-/publication/6a915e39-0aab-491c-8881-147ec91fe88a/language-hr.
[6]European Commission. Enabling digital education and providing digital skills[EB/OL]. (2023-04-18) [2023-06-03]. 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en/IP_23_ 2246.
[7]新华网.什么是“数字素养”?[EB/OL]. (2022-03-24) [2023-06-12]. http://www.xinhuanet.com/info/20220324/c68a51d0cdf6449298befaa335b5e9b1/c.html.
[8]European Commission. SFLFIE-a tool to support learning in the digital age[EB/OL]. (2020-09-30)[2023-05-24]. https://education.ec.europa.eu/selfie/about-selfie.
[9]刘骥,贾影.重新构想数字胜任力——基于《欧盟公民数字胜任力框架2.2》的审思[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29(11):21-30.
[10]GARRON H, REBECCA F, BART R, et al. Research evidence on the Use of learning analytics: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policy[R/OL]. (2017-01-09)[2023-11-26]. https://publications.jrc.ec.europa.eu/repository/bitstream/JRC104031/lfna28294enn.pdf.
[11]陈潇,苏雪源,王波,等.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伦理审度与调适 [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29(12):42-48.
[12]刘复兴.教育政策的边界与价值向度[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70-77.
[13]European Commission. European declaration on digital rights and principles for the digital decade[EB/OL]. (2022-01-26) [2023-11-26]. 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PDF/?uri=CELEX:52022DC0028.
[14]European Commission. Digital Education Action Plan (2021-2027) [EB/OL].(2020-09-30) [2023-08-22]. https://education.ec.europa.eu/focus-topics/digital-education/action-plan.
[15]袁振国. 教育数字化转型:转什么,怎么转 [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1(3):1-11.
[16]UNESCO. 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 (2015-09-25)[2023-06-06]. https://sdgs.un.org/topics/gender-equality-and-womens-empowerment.
[17]European Commission. EU countries commit to boostparticipation of women in digital[EB/OL]. (2019-04-09) [2023-07-10]. https://digital-strategy.ec.europa.eu/en/news/eu-countries-commit-boost-participation-women-digital.
[18]MARIN I, POPOVICI D. Teachers-Students-Parents digital portal need analysis designed for abroad studies[C]//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New Learning Technologies, Palma, Spain. Mallorca: IATED Academy, 2022:3373-3382.
[19]袁利平,林琳. 智利是如何推进新公共教育改革的——基于智利四部教育法令文本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 2022,44 (10):22-29,38.
[20]European Commission. Network of national advisory services for digital education[EB/OL]. (2021-09-23) [2023-06-18]. https://education.ec.europa.eu/news/network-of-national-advisory-services-for-digital-education.
Policy Evolution, Target Turning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Education Digitalization in European Union
Juanjuan WANG, Siyu HUA
(School of Education,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610066, Sichuan )
Abstract: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vehicle and direction for educational reform worldwide. By combing the key policy documents and reports on education digitalization in the EU for more than 20 years, it is found that the education digitalization in the EU has gone through the initial stage, the layout stage, the deepening stage and then the strategic stage. From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o the standard setting of digital skills, to the protection of digital rights and interests, digital ethical security and other aspects, and a comprehensive and multi-level planning and layout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the digitalization of education,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digitalization ecology is gradually improved.During this period, the target of education digitalization in the EU has been changing constantly, reflecting the trend from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situation to actively empowering: resource allocation has changed from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o digital education ecology; operating mechanism is from single-handedly leading to collaborative cooperation based on common vision; teaching competence ranges from learning to use to mastering digital technology teaching and providing innovative thinking; talent training is from understanding digital literacy to compound talents with digital competence. The evolution and action track of its educational digitalization policy embodies four value orientations, taking comprehensive coverage as the service orientation pursed in reality; people-oriented as the educational orientation that should be pursued; the fair orientation of realizing educational fairness as the ultimate pursuit; upholding the cooperative orientation as the unremitting pursuit of cooperation orientation.
Keywords: European Union; Education digitalizati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Education policy; Digital education ecology
编辑:李晓萍 校对:王天鹏
原标题:欧盟教育数字化政策演进、目标转向与价值取向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