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印度尼西亚力争实现“工业4.0”战略转型的背景下,数字化技术已经渗透到该国包括学校、社会、家庭在内的各个场域,面对在家庭与社区教育中由于数字化基础设施、资源内容、监管机制等原因引起的家庭与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矛盾,印尼政府通过进一步扩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数字产品质量、提升家长数字素养、完善数字激励与监管制度、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等一系列举措,有效改善了国内数字化社区家庭教育环境,提升了家庭教育质量。
关键词:印度尼西亚;数字化;家庭教育;数字技术;数字资源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徐慧,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广州,510631);常甜,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广州,510631);马早明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东帝汶研究中心/国家民委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广州,510631)
基金项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管理与决策研究服务专项2022年度委托课题“东南亚地区教育战略行动研究及其数据库建设”(编号:EMIC-YJC-2022012)
家庭教育是人类社会教育生态的基础起点,是国民教育的固本之基、社会教育的不拔之柱、个人终生教育的动力之源。新时代,数字技术方兴未艾,具备包括数据采集、整合、分析、运用、生产等能力在内的数字化素养已成为未来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数字化时代精神促使社会生产、教育模式急速嬗变,致使各国社区家庭教育面临数字化深度介入带来的严峻挑战。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借助“工业4.0”战略,期冀转型升级成为快速发展中的新兴工业国,并敏锐地意识到数字化对未来家庭教育具有非凡的影响和意义。2015年,印尼教育与文化部成立家庭教育发展局(Family Education Development Council),自此开始陆续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推进数字化融入社区家庭教育的政策举措与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营造数字化家庭教育环境的背景
(一)数字化成为印尼家庭教育的新形态
一是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刻且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当下印尼民众的日常生活范式,数字化网络设备的配置已经成为当前印度尼西亚家庭教育的新常态。据印尼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协会(Jasa Internet Association Indonesia)的数据显示,2020年印尼国内智能手机用户数量达到9000万左右,约80~95%的父母参与了孩子的远程学习过程[1]。预期到2025年,印尼智能化设备的普及率将达到89.21%,将有更多的儿童拥有可供他们独立使用的智能化设备。二是数字化资源丰富了印尼家庭教育的内容。在新闻媒体、互联网技术的带动下,印尼家庭教育内容正经历从传统向现代、从单一向多元的转变。在传统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主要来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化传承,而互联网极大地拓展了父母的教育视野,利用网络信息的时效性、多样性、整合性等特点,父母得以迅速掌握更多的资讯内容并传递给子女[2],获取多元化的亲子教育指导信息,使家庭教育在内容上、形式上得到多重优化。三是数字化架起了印尼家校互通的桥梁。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印尼各行各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对教育行业来说,推动了对互联网宽带、采用教育云平台及服务、提高远程教与学协作平台使用率等方面的需求。疫情期间,印度尼西亚传统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数字化转型成为教学的迫切要求,为确保学生能够在学校关闭的情况下继续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家庭网络线上教学变成一种新的常态。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印尼广泛开展居家在线学习,家长在家为子女提供数字化学习的环境和指导。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印尼的家庭教育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教育主导权从学校等教育机构回归到家庭与学校共担。在印尼政府倡导下,政府、学校、社区、家庭等各方达成共识,通过搭建长久稳固的数字化沟通平台,在确保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致力于提升其公民道德意识与文化素养[3]。
(二)数字技术改变了印尼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
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中起着基础教学的作用。数字化技术在学习领域的应用,一方面打破了家庭成员间的认知等级,同时也将有限的教育空间和时间进行了无限拓展。在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中,家长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孩子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增长知识经验。但在数字化时代,青少年获取知识的内容与渠道更加多样化,因此,家庭教育必须让学生提前适应网络科技与数字化的教育模式。而数字技术特有的高渗透性、高创新性、高倍增性等特点,在印度尼西亚摆脱传统的家庭教育资源发展不均与弥补未来人才数字鸿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根据2003年印尼共和国第20号法案《国家教育体系》(Sistem Pendidikan Nasional)规定,印度尼西亚家庭教育属于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家庭应创造独立的学习空间,开展非正式家庭教育活动。同时,印尼“工业4.0”战略计划提出,要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丰富数字资源供给,构建全民终身数字学习体系,加快提升劳动者数字工作能力。因而,家庭教育不可避免地成为数字化教育的场域之一[4]。父母如何营造新型数字化家庭环境,帮助子女激发数字学习力与创新力,政府如何筑牢数字安全屏障,提升父母数字道德水平与数字社会责任意识等都将是家庭教育数字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于印尼的每一个青少年个体而言,在数字化时代,接受家庭教育的时间和深度都更为关键,家长如何借助数字化平台对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成效进行评估,对子女进行个体化家庭再教育,引导子女提升学业、发展特长,从而为未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都将是数字化背景下印尼家庭教育的新内容、新范式。
(三)数字技术的应用对印尼家庭教育提出新挑战
其一,家庭教育的数字化鸿沟,造成印尼产生了新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在数字化时代,信息资源决定了人的认知高度和广度。在印尼,数字设备资源的分配不均,造成了印尼新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数字化鸿沟的出现。根据印度尼西亚儿童保护委员会(Komisi Perlindungan Anak Indonesia,KPAI)的调查显示,新冠疫情给贫困家庭群体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甚至造成“数字返贫”的困境,因此需要将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考量。其二,数字化家庭教育专题资源与指导“双缺乏”。目前,印度尼西亚家庭教育中使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覆盖面逐渐加大,网络信息庞大而繁杂,但专门针对家庭亲子教育的数字化资源与指导,以及家长与子女如何借助数字化进行有效沟通与学习的课程却相对缺乏。在印尼,约有一半的家庭认为数字化家庭教育增加了家长的时间和经济负担,但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大部分家庭认为针对家长的数字化教育亟需辅导。但现实情况下,印尼为数不多的优质家庭教育数字化资源大多需要付费观看,导致数字化家庭教育资源匮乏且分配不均,家长不愿用、不会用、用不起、用不好的现实问题突出。其三,数字化家庭教育监管机制有待加强。数字经济在提升印尼民众生活品质、丰富认知渠道的同时,也滋生了不良网络信息内容的传播。印尼爱心基金会(Yayasan Kita dan Buah Hati)2013年的一项研究表明,由于青少年缺乏对不良信息的抵制和判断力,100名4-5年级的受访者中有95%都接触或浏览过不良内容,60%的学生曾点击过不健康网站。为此,印尼政府亟需提升家庭中儿童和青少年使用电子产品的监管力度,政府、互联网企业、学校、社区、家庭等多元利益相关主体需形成协力,共同打造严密且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家庭数字化环境监管体系。
二、印度尼西亚改善家庭数字化教育环境的系列举措
(一)完善家庭教育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为解决数字化家庭教育面临的技术设施建设问题,印尼政府采取了部门联动、国家投入+企业捐助、流量补贴等措施。政府将数字化国家发展战略与数字化教育发展规划同步列为优先发展项目,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印尼政府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全国优先发展事项,要求大力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家庭教育数字化环境,促进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互联共通。要求教育与文化部、经济事务部、立法部等各职能部门在政策保障及战略实施上打出组合拳,共同促进国家数字化教育发展。二是激活落后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动力,弥补家庭教育数字化设备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间的差距。例如,印尼政府在2020年启动了乡村发展基金,用于开发基于数字应用的农村金融和网络信息系统,项目内容包括互联网塔、采购电脑、普及智能手机、订阅互联网。同时甄选优质的互联网设备供应商提供赞助,以前期的设备投入换取在本地的市场占有率。从2020年开始至2022年,已在9113个村庄和城市完成网络铺设,实现了4G网络的全面覆盖。三是对开展数字化教育的家庭提供网上流量补贴。从2020年12月起,政府与印尼的网络流量供应部门合作,提出按每月的实际网络流量为开展网络学习的家庭提供免费上网配额,普通家庭学习者为7 GB /月,中小学生为10~12 GB /月,这些举措满足了大多数家庭的数字化教育条件,为数字时代家庭教育的深度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5]。
(二)打造一体化家庭教育数字资源产品
数字化时代,开放平等的互联格局让家庭教育需要时效性高、资源丰富、信息流通的数字化产品做支撑。2013年,印尼政府发布《家庭活动实施》(Implementasi Aktivitas Keluarga),提出推动涵盖政府、企业、家庭、学校等多元主体的家庭教育资源建设机制。为实现这一目标,印尼政府提出“三步走”策略:首先,政府联合企业打造家庭教育的数字化服务产品,使数字化家庭教育资源成为公共教育资源,并建立相应的数据隐私和安全措施。政府牵头企业与学术界、家庭共研共发,建立性能和成本效益标准,对数字化家庭教育产品进行透明严格地评估。其次,增强民众对数字化家庭教育项目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如教育与文化部通过举办全国家庭博客大赛等形式,提升民众对数字化的关注和兴趣,提高数字化家庭教育的持续性。最后,通过搭建畅通的信息采集、交流沟通平台,调查教师、学校和家长的需求,对家长和青少年在家庭教育中提出的意见进行及时调整反馈,有针对性地为数字化家庭教育提供精准技术支撑。除此之外,印尼政府对家庭教育数字产品使用与介绍指南也提出了分类设计的要求。当前,印尼的家庭教育数字化指南包含了婴幼儿、小学、中学、特殊学生(残疾人士)等不同对象群体。如幼儿的数字化家庭教育指南涵盖了幼儿健康、幼教等方面的知识,中小学生的数字化家庭教育资源则兼顾统一学校教育资源和家长辅导培训内容。针对残疾学生则要求数字化平台包括将文本翻译成语音或将语音翻译成文本的软件和系统、隐藏式字幕、翻译工具及以多种媒体格式提供的资源,如文本、音频和视频,以满足家庭在不同学龄和层次上的教育资讯需求。
(三)以培训或项目提升家长的数字化领导力
父母是家庭的核心,家长的数字化领导力决定了子女的数字化素养。印尼教育与文化部于2021年发布数字化家庭教育指南,其中将家长的数字化领导力归纳为数字化教育思维能力、数字化教育执行能力以及数字化教育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并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其一,在教育与文化部的组织下为父母开发一个集视音频、电子书籍为一体的家长培训门户网站,旨在使家长具备使用数字设备、数字学习平台以及互联网流量配额管理等技能,并定期组织学校与家长进行线上会议,在线了解他们如何支持孩子的数字学习[6]。其二,发布详尽的数字化家庭教育方案,如制定数字化学习时间表、数字创意活动(参加网络设计大赛等)、陪同孩子一起在线探索、共同学习等。其三,鼓励各地区结合本地情况因地制宜开展家长数字化能力培养项目[7]。例如,日惹特区(Daerah Istimewa Yogyakarta,DIY)政府发布了一项政策,通过建立家庭教育学习官方门户网站,为家长提供账户,根据学生的学龄、成绩变化为家长推送特定的阶段性指导信息;使家长充分认识到数字化具有打破教育信息孤岛、节约学习成本、提升子女创新思维等优势,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家长对在线教育的疑虑和抵触情绪[8]。此外,为了惠及农村等偏远地区的学生,印尼教育与文化部与当地广播电视公司合作,引入广播电视节目,开展家庭学习教育项目。从2020年4月起,周一至周五每天分别为学前至高中的学生及家长提供3小时的学习内容,介绍国家数字化远程教育政策,鼓励学生和家长积极投入数字化学习,帮助他们迅速适应远程家庭教育方式。目前,在印尼,85%的家庭通过该电视栏目了解了数字化远程教育的方法和形式,为后期深入开展数字化家庭教育奠定了基础[9]。
(四)制定家庭教育数字化激励与监管制度
为减轻远程教育给家长和教师带来的经济负担,一方面,印尼教育与文化部提高了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助学金使用的灵活性,放宽了预算标准限制,给予校长灵活的资金使用权;另一方面,鼓励学校与家长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创新探索,家校共同商定数字学习协议和措施,保持家校沟通,创建强大的家校数字文化教育联盟。这一举措将使以学校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父母参与的传统教育模式转向以父母、社区和家庭教育环境为多元主体的未来教育模式。同时,印尼教育与文化部联合通讯与信息部为所有在线教育产品设置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包括报告滥用或其他风险的内置转诊机制,强制对教育平台上的不良信息进行检测和报告[10];要求社交媒体公司将青少年的个人资料默认为隐私,为不满17岁的儿童加入社交媒体渠道建立家长同意机制;进一步培训教师和执法人员监测、识别和处理网上虐待行为的能力,为教职人员、家长提供基于证据的网络安全教学方法[11]。
(五)大力提倡媒体等社会公众力量的广泛参与
印尼政府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地位,设立全国家庭日,推广网络安全普法知识,提供青少年网络教育安全热线,鼓励大学等科研机构对数字化家庭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利用社交媒体渠道和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宣传等途径,提高国民对数字化家庭教育的认知[12]。同时,广泛发动各社会组织为数字化家庭教育提供心理辅导和法务支持。例如,印尼教育与文化部与大学和继续教育机构合作,推出了在线学习平台,能够为数字化社区家庭教育提供培训导师。一些来自心理服务组织的心理咨询师也积极为教师或班主任等教育专业人士担任数字化家庭教育辅导员。另外,儿童社会服务中心、妇女和儿童保护机构在创建家庭数字教育监控和健康报告等方面也做出了巨大努力[13]。
三、印度尼西亚提升家庭数字化环境的经验
(一)理念转变是实现家庭教育数字化的根本
数字化时代给家庭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家庭中两代人的数字化应用能力和理解力不同,这可能会造成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数字化代沟,突显未成年人参与权、发展权与受保护权之间的张力,放大未成年人权利与父母权益之间的矛盾[14]。印尼政府意识到要消除家庭内部的数字化鸿沟,就必须从理念上转变家庭对数字化介入的态度和信念。例如,通过提供国家助学金,鼓励学校、社区、家庭广泛参与数字化家庭教育,借助媒体和公众人物宣传引导民众接受并乐意使用数字化技术拓展学习空间和知识视野,积极举办包括全国性的家庭博客设计大赛等高级别且广泛参与的赛事,提升数字化家庭教育的普及力度和影响力。数字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为家庭学习创造了无边界、无时限的网络大课堂,引发了家庭教育方式和理念的深刻变革。只有引导家庭特别是家长群体对数字技术采取一种积极和开放的态度,才能将数字技术纳入家庭教育中,为家庭教育服务。印尼教育与文化部组织开发设计家长培训门户网站,本质上就是“网上家长学校”,是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核心,以学生家长为教育对象,以家庭教育知识、技能为主要教育内容,以全面提高家长素质为宗旨的成人教育学校。这是一种在互联网和相关软件的相互结合下,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合力的新方式[15]。
(二)完善软硬件设施是实现家庭教育数字化的前提
在数字化的前提下,印尼政府依托覆盖全球、贯通八方的互联网络,从最具有基础性意义的技术与设备保障和运作机制层面,着手解决家庭教育中必须要面对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印尼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国家,通过与企业合作建构起前所未有、稳定可靠的网络基础设备。为家庭教育提供网络流量配额,解决经济困难家庭因无法承担上网费用而造成的学习资源不均衡问题。同时,设计并开发卓有成效的数字化教育平台、软件工具等产品,形成了持续互动、跨域连接、全时共在、数据共享、资源整合、高效协作、智能操控的数字化运行环境。在家庭教育数字化环境的营造中,电脑、服务器、智能设备、信息数据资源库之间的跨域连接是基础条件和技术支持保障,具备了以上软硬件设施,虚拟形态的网络空间才得以演变为一个行为活动空间和场域,家庭成员才能实现随时随地通过个人电脑或其他任何智能终端设备登录网络空间,顺利开启网络学习。
(三)多元主体协同推进是实现家庭教育数字化的核心
数字化家庭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在印尼,政府牵头组织企业、家长、教师、学生和专家共同围绕数字化家庭教育议题开展平等对话,在对话中寻求家庭教育数字化问题的解决路径。通过一系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举措,改变了以往家校协作模式中教师与家长两类主体的单一互动,引导家庭教育议题的真正主体——学生参与到家庭教育活动中来,真正实现了倾听学生的心声。例如,引入高校专家,为家庭教育数字化议题的解决提供合理的建议,提升了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同时,企业的参与满足了家长和学生对数字化技术的需求,为家庭教育提供更为精准、符合教育规律和技术发展趋势的数字化产品。
(四)全方位监管与指导是实现家庭教育数字化的保障
受疫情影响,印尼广泛开展线上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各种教育类学习平台或网站铺天盖地,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巨大的网络安全隐患。青少年因缺乏信息甄别能力,容易被网络信息误导,不良在线信息破坏了教育生态环境,加剧了青少年被非法网络侵害的风险。同时,家长在使用数字化工具时也可能遭到网络诈骗和非法信息的侵害,或因无法与子女在数字化学习上达成共识而产生心理焦虑,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或导致家庭暴力的形成。为此,印尼政府积极推进维护网络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建立对涉及家庭教育的数字化产品进行定期审查、评价、监测等规章制度;正确引导学校、家长与子女参与在线教与学,重建学校、家庭教育数字化新生态,这也是实现教育初心的重要议题。此外,印尼政府广泛号召社会公众群体,特别是法律援助和心理援助等组织对家庭教育数字化环境的营造进行监督和指导服务,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政府管理、学校和家庭自查、社会组织监督的全方位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Neil Butcher, Noviandri Nurlaili Khairina. The struggle against COVID-19 in Indonesian education: Responses, requirements, and policy needs for learning recovery[J]. Public Disclosure Authorized,2021(5):8-12.
[2]Dominggus Rumahlatua, Estevanus K. Huliselana, Johanis Takariaa. An analysis of the readiness and implementation of 2013 curriculum in the west part of seram district, Maluku Province, Indonesi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 Science Education,2016(11):33-38.
[3]Liyanah. Challenges in Indonesian online education[J].Program studi mmtech Universitas Presiden,2020(14):77-95.
[4]Edtech in indonesia-Ready for take-off?[R].The World Bank,2021:6.
[5]Janu Arlinwibowo, Heri Retnawati. Distance learning policy in indonesia for facing pandemic COVID-19:school reaction and lesson plans[J].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20(7):2828-2837.
[6]Gupta, Deepali , Khairina, Noviandri N. ‘COVID-19 and the learning inequities in Indonesia: Four ways to bridge the gap[R].World Bank,2020:8.
[7]Admin SMP.Peran Penting Keluarga Mendampingi Anak Belajar dari Rumah[EB/OL]. (2021-06-29)[2022-07-22].https://ditsmp.kemdikbud.go.id/peran-penting-keluarga-mendampingi-anak-belajar-dari-rumah/.
[8]SyifaulFuada.E-Learning for Society: A Great Potential to Implement Education for All(EFA) Movement in Indonesia[EB/OL].(2020-02-14)[2022-03-09].https://doi. org/10.3991/ijim.v14i02.11363.
[9]Pradana M,Syarifuddin S.The Struggle Is Real: Constraints of Online Education in Indonesia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J].Front Educ,2021(3):78-93.
[10]Amalia Rahmah.The Third Information System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Digital Literacy Learning System for Indonesian Citizen[J].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2015(04):94-101.
[11]Fakhri M, Pradana M, Syarifuddin S, SuhendraY. Leadership style and its impact on employee performance atindonesian national electricity company[J].Open Psychol, 2020(08):321-325.
[12]Yarrow, Noah, Riaz Bhardwaj.‘Indonesia’s education technology during COVID-19 and beyond’[R].World Bank,2020:5.
[13]UNESCO. Strengthening family learning through community learning centres in Indonesia)[EB/OL].(2021-11-12)[2022-08-22].https://preprod.uil.unesco.org/adult-education/confintea-fellowships/strengthening-family-learning-through-community-learning.
[14]叶强,杨敬之.数字化时代的家庭教育新挑战及立法回应[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4(01):86-93.
[15]K.Yulianti. The new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n Indonesia: a study in two primary schools[J].About Parents Educ,2015(09):157-168.
Building a Digital Environment for Family Education:
Indonesia’s Initiatives and Experiences
XU Hui1 CHANG Tian2 MA Zaoming2,3,4
(1.School of Educatio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2.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 School of Educatio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3.Research Center for Timor-Leste,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Research Base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ina, Guangzhou 510631;
4.Research Center for Southeast Asia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terational and Regional Research Base of the National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 Guangzhou 510631)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Indonesia's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towards "Industry 4.0", digital technology has penetrated into all spheres of Indonesia, including schools, society and families. The Indonesian government has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domestic digital community family education environment and enhanced the quality of family education through a series of initiatives, such as further expanding the digital infrastructure, optimising the quality of digital products, enhancing parents' digital literacy, improving the digital incentive and supervision system, and guiding the broad participa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Keywords: Indonesia; Digital; Family education; Digital technology; Digital resources
(责任编辑 姚力宁 校对 郭向和)
原标题:印度尼西亚构建数字化家庭教育环境的举措及经验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