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香港产业与社会的发展,自1864年首次提供职业专才教育以来,香港的职业专才教育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在贡献人力资源、降低青年失业率、作出显著经济贡献、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方面助力香港发展。面对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产业转型对职业专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香港可进一步明晰职业专才教育的发展策略和方向,加强政府对职业专才教育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将应用学位正规化,并正式建立政府资助的应用科技大学,发展和推广终身学习的文化,加强与内地和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合作等方面,促进职业专才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香港教育;职业专才教育;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王建国,香港职业训练局副执行干事(香港 999077)
在数字时代,职业教育在推动社会创新、维持和提升竞争力、建立强大稳健的高技术产业人才库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香港发展基础较为雄厚,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面对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香港教育部门十分重视职业专才教育,紧密联系产业发展,为香港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香港职业专才教育在其理念、发展路径等方面有其自身特色,需对其进行专门研究以明确未来发展路径。
一、发展历程
香港的职业专才教育状况因各种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变化,政府不断重塑职业专才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角色。因职业专才教育与地方产业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根据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工业发展进程,本文将香港职业专才教育发展大体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864年至20世纪40年代是香港职业专才教育1.0阶段。香港于1864年首次提供职业专才教育;1907年成立香港官立技术专科学校;20世纪20年代,随着汽车在香港的逐渐普及,一些职业学校开始提供与汽车维修相关的课程;20世纪30年代是香港贸易蓬勃发展期,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初资助成立第一所初级工业学校。在这一阶段,香港成立了初步但专门的职业专才教育机构,提供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和技术教育,人才培养面向的领域非常有限、规模较小。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是香港职业专才教育2.0阶段。香港于20世纪50年代进入战后迅速工业化时代;20世纪60年代,商业和国际贸易发展,香港创建很多不同技术领域的工业学校;20世纪70年代,为满足制造业迅猛发展的需要,香港成立一系列专门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学校或学院。1976年,香港制定《学徒制度条例》。1982年,香港根据《职业训练局条例》成立法定机构职业训练局(Vocational Training Council,VTC)。该局旨在提供全面和具有成本效益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负责制定、发展及推行训练计划,训练操作工、技工、技术员和技师等,以促进工商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在这一阶段,香港出台了以学徒培训为代表的职业培训专门规定,设立了专门负责建立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的机构,在职业教育制度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末是香港职业专才教育的3.0阶段。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正式进入公共领域,为大众家庭使用以及各种商用提供可能性。香港服务业发展迅速,劳动力需求激增,雇员再培训局(ERB)于1992年根据《雇员再培训局条例》成立,旨在提供以市场为导向、就业为基础的培训课程。香港职业训练局也发展成为包括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高峰进修学院、才晋高等教育学院、香港专业教育学院、香港知专设计学院等14个机构成员的综合性职业教育机构,在香港提供涵盖文凭至本科阶段的教育,帮助学生掌握不同范畴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不同背景和学业水平的学生提供多元化课程和“中学生—文凭—高级文凭—学士学位”的完整升学路径。2010—2019年,香港创办更多职业院校,如东华学院和香港高等科技学院,提供以职业为导向的学士学位课程,2018年香港的一些大企业联合建立企业技术学院网络(CTAN)。在这一阶段,职业专才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路径进一步打通,人才培养机构数量增加且更具有网络化特征。
自2020年,香港进入职业专才教育4.0阶段,这与人工智能、区块链、云端计算、自动化科技等推动各行各业创新转型相辅相成。科技将取代重复性的工作,并且减少如数据记录文员、秘书、工厂工人等的工种。需求不断增长的职位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科技领域,如数据分析师、机器学习专家、软件和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等。为适应这种变化,香港职业训练局于2020年成立数码未来办公室,推动职业专才教育数字化,并于2023年11月成立旗下第14间机构成员——香港资讯科技学院(HKIIT),为中学毕业生、在职人士、行业从业人员等提供信息科技课程,矢志成为区内卓越的信息技术教育机构,全方位培育具备专业技能的信息技术人才,以提升香港在信息科技领域的竞争优势。[1]同时,职业训练局通过提供职业专才教育,为行业培养专业知识与技能兼备的人才,成为香港最具规模的职业专才教育机构:每年为约20万名学生提供全面的职前和在职培训,其中全日制学生约4万名,颁发国际认可的学历资格。[2]雇员再培训局也通过统筹、拨款和监察,委托约80家培训机构提供约700项培训课程,涵盖近30个行业,服务对象为15岁或以上、具备副学位或以下教育程度的人士。其培训课程包括通用技能课程、技能提升课程等,以及针对特定人群的培训课程,学员完成培训课程后,将获得就业跟进服务。[3]面对未来工作对劳动者能力的需求,职业专才教育在提供职业培训方面担当核心角色。4.0阶段的职业专才教育具有以下要素。一是学生需掌握数字技能,要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自动化等信息技术内容融入所有专业课程。二是开展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基于项目的学习作为一种以技能为本的综合培训模式,体现和增强职业专才教育的重要性,旨在培养学生的21世纪跨学科技能,提升他们在职场和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职场学习及评估(Workplace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LA)。工作与学习相互融合,对学习进行评估的目的是促进学习与工作,同时培养“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的终身学习态度。四是开展混合模式学习。这种混合模式学习既指线上线下混合学习,也指校内校外混合学习,强调“学习—应用—学习”的螺旋式上升模式,以及师生作为学生、教师、实践者和使用者的多重角色。
二、职业专才教育对香港发展的贡献
(一)提供人力资源
根据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报告,20世纪80年代初至2019年,职业专才教育机构已为各行各业培训超过90.7万名毕业生,占香港总劳动人口近24%。[4]从职业专才教育毕业生从事工作所属行业来看,从事工程(包括建造)行业的毕业生最多,达25.3万人;其次是从事商业和营销行业的毕业生;从事教育和社区服务行业的人数最少,仅2.21万人。尽管从事商业和营销行业的职业专才教育毕业生人数位居第二,但其在从事该行业劳动力中的占比却最低,仅为13%;职业专才教育毕业生在从事相应行业劳动力中占比最高的是工程(包括建造)行业,达47%;其次是信息技术行业,达42%。职业专才教育机构在香港提供6500多门课程,具体类型有证书课程、文凭课程、高级文凭课程、学士学位课程等。
(二)降低青年失业率
职业专才教育对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成效显著,并降低了青年失业率。进入21世纪,香港开始向知识型经济转型,2002年、2003年,15~19岁青年失业率达30%以上。为支持政府解决青年失业问题和提升青年就业能力,香港职业训练局、雇员再培训局等法定机构和院校为青少年提供各种技能培训机会,职业专才教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为香港青年减少失业作出贡献。职业专才教育机构提供了涵盖工商业多个领域的学徒计划,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培训。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青年失业率从31%下降到10%。此外,职业专才教育毕业生比高中毕业生平均薪酬高出30%~100%。以香港职业训练局毕业生为例,截至2019年,就业率平均达90%以上(见图1)。可以说,职业专才教育改善了青年失业率。
图1 2000—2019年香港青年与人口整体失业率
(注:资料来自香港政府统计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
(三)促进经济发展
职业专才教育不仅为香港地区培育一大批高技能的人力资源,而且促进香港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2018—2019年,职业专才教育机构及其毕业生为香港经济创造超过970亿港元的附加值,相当于香港生产总值的3.4%。职业专才教育机构创造120亿港元的附加值,并创造17,600个全职岗位。职业专才教育毕业生提升了整体工作人口的生产力,经济价值相当于850亿港元。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研究报告显示,职业专才教育培育的劳动力为香港的设计和创新、信息技术、工程、建筑、教育和社区服务等8大核心领域行业作出突出贡献,这些行业为香港2019年整体经济贡献近2万亿港元。
(四)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除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和培训技术人才外,职业专才教育还创造显著的社会价值。一是职业专才教育是以专业为本的教育,通过多元贯通的升学阶梯,让学生探索不同行业的发展,并为香港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人才。二是职业专才教育不仅培训学生实践,也协助学生掌握通用技能和树立积极的态度。三是职业专才教育与行业建立紧密联系,支持学生发展创新和创业技能。四是职业专才教育机构在提供终身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和再培训方面担当重要角色。五是职业专才教育提供所需的劳动人口,以支援健康护理服务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六是职业专才教育的发展显著提升社会流动性。七是职业专才教育通过为少数社群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支援,提高了社会凝聚力。
三、面临的挑战和应对建议
人工智能、区块链、云端计算、自动化科技等推动各行各业转型,据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的《未来就业报告》,截至2025年,数字化将大幅改变工作种类的发展和需要,预计将有850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同时创造9700万个新兴就业机会。面对科技新时代,人力培训和发展应与时俱进,教育培训也更需以新思维,培育更具高水平认知和新技能的人才,以灵活应对时代挑战。
为应对经济转型和科技发展下的迫切人才需求,香港特区政府推出一项支持职业专才教育的措施,以填补人才空缺。在2023年《施政报告》中,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提出试行期为两年的“职专毕业生留港计划”(VPAS),涵盖航空、运输及物流,创新与科技,机电工程,建筑、土木工程及建设环境,海事服务等领域VTC的27个课程[5]。同时,为了让职业专才教育对香港社会经济作出更大贡献,还应持续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香港职业专才教育发展。
在政府支持方面,政府向大学与职业专才教育机构提供的资助存在差异,职业专才教育的发展策略及方向需要更清晰;政府可加强对职业专才教育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包括检验现有的资助政策和财政援助计划,并建立一个独立的统筹机构,为职业专才教育在计划和发展上提供指导和协助;建立一站式在线平台,让公众能轻易获取综合和最新消息,了解现有及新兴的技能短缺和未来高需求的职位,并为公众就终身学习及职业选择提供指导。
在职业专才教育升学阶梯方面,尽管职业专才教育对香港十分重要,但由于香港缺乏应用科技大学,其定位仍未能与香港传统学术途径看齐。从瑞士和德国两国经验来看,两国劳动力对市场反应迅速,支持国家经济发展,降低青年失业率,这与“双轨制”职业教育不无关系。两国中学生的职业专才教育参与率于2018年分别为64%和47%[6],远高于香港的18%。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或学术教育,均可以衔接大学提供的本科阶段教育或更高阶段的学历教育。因此可将应用学位正规化,并正式建立政府资助的应用科技大学,在中学开始推行职业专才教育,重新定义职业专才教育为应用教育。香港行政长官2023年《施政报告》中提出一系列支持职业专才教育的措施,包括推动成立应用科学大学,并提供财政和配套支援。香港职业训练局一直通过其机构成员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以下简称THEi高科院)提供应用科技为本的学士学位,涵盖多个学术领域,提升职业专才教育的地位。THEi高科院自2012年成立以来,亦一直与业界紧密联系,培育业界所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毕业生广受雇主欢迎。THEi高科院将按香港学术和职业资历评审局订立的要求,积极向应用科学大学方向发展并作出规划。[7]
在人力资源的专业技能提升和再培训方面,香港可进一步发展和推广终身学习的文化,加强职业专才教育在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再培训方面的作用,以弥补技能差距,促进终身学习;可为新型工业化、自动化和数码化发展建设多元化的人才资源库,职业专才教育机构应加强课程内容,以满足工业4.0、自动化和数字化的人力资源需求,同时加强与内地和粤港澳大湾区他城市的合作,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库。目前,职业专才教育课程应更着重于特定职业技能的发展,而不是发展适用于不同学科的通用技能,在职业专才教育课程中融合专业技能与通用技能,以培育人才。
在与业界和雇主联系方面,雇主在职业专才教育中的参与程度有待加强,鼓励雇主、专业团体、行业商会及协会在职业专才教育发展中发挥更积极作用,提高业界对职业专才教育的认可;目前,双轨制课程仅涵盖有限的行业及资历,双轨课程应现代化,并扩展到更多不同行业、教育程度和资历;课程的引入、更新和评审所需的时间有待缩短,以配合行业急速发展,加快课程发展及更新的内部和外部评审程序,提高职业专才教育毕业生的技能匹配度,以配合业界发展需求。
在社会认可度方面,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职业专才教育为香港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但其价值仍未得到社会广泛认可。香港职业专才教育可加强与内地和国际职业教育机构、国际组织等的合作,在借鉴经验的同时提升全球影响力;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资历框架的互认,提升学生流动性;积极参与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提升区域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打造金融科技、中式烹饪艺术、飞机维修工程等具有香港优势和特色的专业与课程。
参考文献:
[1]香港资讯科技学院.概述[EB/OL].[2024-02-29].https://www.hkiit.edu.hk/sc.html.
[2]香港职业训练局.关于我们[EB/OL].[2024-02-22].https://www.vtc.edu.hk/sc/home/about-us.html.
[3]雇员再培训局.简介[EB/OL].[2024-02-22].https://www.erb.org/erb/about_us/overview/zh/.
[4][6]Pricewterhouse Coopers. Vo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shaping the future of work: review and outlook[R].Hongkong:Pricewterhouse Coopers,2021.
[5]香港职业训练局.职专毕业生留港计划(VPAS)[EB/OL].[2024-03-01].https://miao.vtc.edu.hk/sc/nls-admission/vpas.
[7]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策略计划[EB/OL].[2024-02-29].https://www.thei.edu.hk/sc/about-thei/strategic-pla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of Vo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Hong Kong
WANG Jianguo
(Vocational Training Council,Hong Kong 999077,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society in Hong Kong, the vo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VPET) has gone through four stages of development since it was first introduced in 1864. VPET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 in terms of producing significant human resources, reducing the youth unemployment rate, and making positive economic contributions and social impacts in Hong Kong. The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du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s brought new requirements to VPET, Hong Kong could further specify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direction of VPET, strengthen policy and financial support, formalize the applied degree, establish publicy funded universities of applied sciences, cultivate the lifelong learning culture, and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Hong Kong and the Mainland,as well as the other citie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 to further promote VPET in Hong Kong.
Keywords: Hong Kong education;Vo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编辑 王亭亭 校对 朱婷婷
原标题:香港职业专才教育发展历程与展望
来源:《世界教育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