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gāo děng jiào yù]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 > 高教 > 列表
高校人事

品民俗 寻年味

原标题:品民俗 寻年味 (责编:郝孟佳、李依环)...

2023-01-31
在校亦如家 上海高校留校学子“花式过年”

在校亦如家 上海高校留校学子“花式过年”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在校亦如家 上海高校留校学子“花式过年”同济大学为留校学子准备了新春大礼包。 同济大学供图一起写春联、剪纸、制作灯笼,享用年货大礼包、拍摄新年贺岁照,品尝美味新年套餐、欢度团圆年夜饭……沪上高校的留校学生在校如家,“花式过年”,感受温馨年味。20日晚,上海交通大学约400名留校学生共聚一堂,“共享”2023年的迎春团圆年夜饭。大展宏“兔”、“兔”飞猛进、前“兔”似锦、逐梦南洋 ...

2023-01-31

唤醒师范生主体自觉 打造成己成人的师资队伍

原标题:打造成己成人的师资队伍 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是以师范生为主体进行的一种职业道德教育,即遵循师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相统一的规律,运用各种显性和隐性的教育手段,通过“认知—体验—内化—践行”等环节,使师范生提升师德意识、激发师德情感、养成师德行为的教育过程。当前,应通过强化培根铸魂的思想政治工作引领、构建重在养成的师范生师德教育体系、打造成己成人的师德养成教育师资队伍、创设润物无声的育人 ...

2023-01-31

奋力走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教育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内外发展大势的精准研判、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谋划、对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深刻把握,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奋力走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

2023-01-31

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四重维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迫切需要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切实担负起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的重大历史 ...

2023-01-31

清华大学等4所高校自研卫星载荷成功发射

人民网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从清华大学获悉,1月15日,清华大学发起的“天格计划”合作组4所高校研制的4颗卫星载荷成功发射。此次成功发射的载荷,将与此前已发射在轨的多颗天格载荷开展联合观测,对伽马射线暴、太阳活动和脉冲星等进行持续在轨观测与分析。各校天格学生团队作为主力,以清华大学在“天格计划”合作组中开放共享的技术资料为基础,完成了卫星载荷的研制与标定工作。4颗卫星载荷包括:清华大学的GRID- ...

2023-01-31

虚拟大学:校园为虚,教学向实

原标题:虚拟大学:校园为虚,教学向实虚拟大学打破了空间上的办学边界,通过技术手段重塑教学方式与师生关系,以开放性的技术平台将高等教育与数字化融合衔接,使学生可以获得完整、良好的教育。近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57项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由济南市教育局报送的“虚拟大学国际化教育服务新模式”作为产业赋能类最佳实践案例榜上有名。该案例通过“5G+智慧在线” ...

2023-01-31

青岛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发挥学科优势,开办公益课堂

原标题:青岛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发挥学科优势,开办公益课堂“既有前沿理论,又有应用案例,还有数据安全的风险提醒,这次‘云端研修’让我受益良多!”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大数据工程师薛巧云,对她参加的大数据应用方向高级研修班赞不绝口。近日,经山东省人社厅批准,由青岛理工大学主办、青岛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大数据应用方向高级研修班以线上方式举办。在大数据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从 ...

2023-01-31

北航知行学院:研读党史经典文献 汲取青春奋斗力量

人民网北京1月18日电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2022年秋季学期以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知行书院联合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文科大类专业学院开设《中国共产党经典文献研读》专题思政课,以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为抓手,扎实推进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筑牢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发挥“书院-学院”双院协同机制,构建文科大类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专题思政课精选中国共产党经典文献,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优 ...

2023-01-31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翔:抓住窗口期,科学推广“碳捕手”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翔:抓住窗口期,科学推广“碳捕手”技术

原标题:抓住窗口期,科学推广“碳捕手”技术高翔 受访者供图当前,我国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煤炭仍是当前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也是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而CCUS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够实现化石能源大规模低碳化利用的减排技术,因此它不可或缺。降碳减污,不止要靠种树,更要靠技术。将二氧化碳从工业或其他碳排放源中捕集分离,并运输到适宜地点加以利用或封存的技术被称为CCUS(Carbon Capture,Util ...

2023-01-31

汇集优质资源 创新培训模式 为“双师”队伍建设贡献“武职力量”

原标题:汇集优质资源 创新培训模式为“双师”队伍建设贡献“武职力量”【院校风采】日前,教育部公布了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名单,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电子信息类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牵头单位之一入选。“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名单对学校师资培训工作而言,既是肯定和鼓舞,更是激励和鞭策。”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洪渠说,学校将汇集优质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模 ...

2023-01-31
北京工商大学数字未来中心揭牌成立

北京工商大学数字未来中心揭牌成立

北京工商大学数字未来中心揭牌成立。校方供图人民网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李依环)日前,北京工商大学正式揭牌成立数字未来中心。记者了解到,北京工商大学数字未来中心(下称“中心”)是该校建设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项目之一。学校未来将依托该中心建设元宇宙虚拟教研室、新商科实验室、融合媒体中心和全部公共本科智慧教室,引领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教学管理现代化水平。揭牌仪式上,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武世兴 ...

2023-01-31

我国科学家研究“火星日凌”获重要成果

原标题:我科学家研究“火星日凌”获重要成果新华社上海1月15日电(记者张建松、胡喆)“火星日凌”是指地球、火星运行至太阳两侧且三者近乎处于一条直线的自然现象。2021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经历了首次“火星日凌”,与地球的通信受到太阳电磁辐射的干扰,出现不稳定甚至中断,一个月“不在服务区”。正是在火星日凌期间,“天问一号”环绕器和欧空局“火星快车”轨道器任务团 ...

2023-01-31

办好新时代一流高等教育,推进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

原标题:办好新时代一流高等教育,推进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并特别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对此,我们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将二十大精神具体落实到办好人民满意的新时代一流高等教育上,落实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 ...

2023-01-31

将“摸着石过河”变为“牵着手前行”

人民网北京1月12日电 为“竞赛型”人才提供专业技能竞赛指导、为“科研型”人才提供跨年级经验分享、为所有学生提供“一对一”职业规划与心理疏导……2017年起,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下称“工研院”)探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制度,坚持思政引领,聚焦行业需求,以学业规划为抓手,以科研创新为导向,以谈心谈话为方式,旨在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科生 ...

2023-01-31

就业服务不断线 暖心行动解烦忧

青岛理工大学利用新春佳节“窗口期”促进毕业生就业就业服务不断线 暖心行动解烦忧本报记者 孙军 特约通讯员 刘心芝■新春走基层春节期间,一份“大礼”让青岛理工大学财务管理专业2023届学生王帅激动不已,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分享给就业辅导员薛诚:“接到证券公司聘任通知了!感谢老师连日来的暖心‘助攻’。”作为一名大四学生,王帅放假回家后,家人及朋友最关心的就是“毕业后到 ...

2023-01-31
用101种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用101种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北京外国语大学立足学科优势服务国家战略——用101种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本报记者 杨亚辉 通讯员 王薇薇 花瑞朝气蓬勃的北外学子。 学校供图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门口“时光步道”的尽头,有一尊镌刻着101种语言“你好”的莫比乌斯环雕像,展现着它的国际、多元和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近年来 ...

2023-01-31

培养应用型人才 服务地方建设(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闽江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 服务地方建设(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本报记者 吴 丹 王崟欣从市区出发,穿过闽江、乌龙江,一路来到旗山脚下大学城深处,闽江学院坐落于此。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农田。冬日的福州还很温暖。阳光洒满校园,学生结伴从记者身边走过,青春气息扑面而来。校门入口一侧的石碑上,16个字格外醒目——“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 ...

2023-01-31

“疏堵结合”,科学治理高校异地办学

作者:张雷生(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由于生源问题、办学规模受限、地理位置限制等原因,异地办学成为一些高校突围发展的“终南捷径”。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指出,“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特别是严控部委所属高校、中西部高校在东部地区跨省开展异地办学,原则上不审批设立跨省异地校区。”笔者看来,对积极转型为研究生院或研究院的异地办学模式,相关部门 ...

2023-01-31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综述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老师,参加今天的寝室读书会后,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的兴奋,我还没有吃晚饭,但我一点儿也没觉得饿!”这是一次寝室读书会后,同学兴高采烈地追出寝室对辅导员说的话。在东北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辅导员入驻学生社区,每周五晚上来到寝室与学生们一起品读经典、畅聊时事、各抒己见,引导广大青年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

2023-01-30


全面汇总教育各类数字化信息的综合门户服务平台

中国教育数字化 版权所有

手机端版 | 自适应版

Copyright ©2024 www.idtd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2955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