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温暖的关爱陪伴学生成长——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综述
新华网北京1月29日电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近年来,在高校实施“学分制”“大类培养”等改革的背景下,“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成为常态,传统的班级建制管理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学生社区日渐成为学生交流互动最经常最稳定的场所,成为课堂之外的重要教育阵地。在此背景下,2019年,教育部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治理体 ...

空间改造 高校图书馆转型必由之路
狭义的图书馆空间改造主要是指对图书馆实体建筑空间物理性能的改变,而广义的改造则还包括对图书馆虚拟空间的完善与改造。高校图书馆空间改造背景图书馆是人类知识、思想和智慧的汇聚地,也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其社会价值和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世界上如果有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阿根廷著名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这句名言毫无掩饰地表达了对图书馆的向往之情,是对图书馆的最高赞美。长久 ...

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开展2023年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促就业“国聘行动”
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国聘行动进行中。202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和2022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可以从国聘招聘平台、中智招聘平台、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中国公共招聘网、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团团微就业等线上平台获取招聘信息。教育部办公厅等七部门关于联合开展2023年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促就业“国聘行动”的通知教学厅函〔2022〕25号各省 ...
南宁师范大学研究生在全国思政教学技能大赛中获佳绩
本报南宁讯 (记者 刘琴)近日,2022年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思政)专业教学技能大赛决赛获奖名单公布,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的参赛选手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过关斩将,与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的学子同台竞技,在177名决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该校入围决赛的5名选手分获一、二、三等奖。同时, ...
差异化教育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打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篇,一体设计、贯通发展,充分体现了党对这一基础战略工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和系统把握,同时提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有人认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任务在高校,与基础教育关系不大,理由是基础教育重在基础知识的积累,还谈不上“拔尖创新”。我以为,这是错误的观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当从基础教育抓起,因为拔尖和创新 ...
学校拜早年 村民笑容暖
武汉工商学院开展关爱重点人群行动学校拜早年 村民笑容暖■聚焦寒假生活本报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王振兴)“老人家您好,武汉工商学院驻村工作队给您送上防疫健康包,里面有口罩、布洛芬、VC银翘片和用药说明。新年来临之际也给您送上新年慰问金,祝您新年快乐、身体健康!”近日,武汉工商学院驻宜昌市秭归县穿心店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的队员们来到当地被列入关爱重点人群的村民家中,为他们送上温暖。20 ...
教育部部署2023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加大违规招生查处力度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作出部署。《通知》要求,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考试组织、高考改革等工作,确保考试招生工作安全、有序实施。《通知》重点强调了五方面工作要求。一是全力保障考试组织安全 ...
“1+15责任人”筑牢高校廉洁防线
广西大学破解项目采购和建设管控难点——“1+15责任人”筑牢高校廉洁防线本报记者 周仕敏 通讯员 李伟红装修、监控、网络、配电、健身房……完成一项总经费710万元的项目,广西大学只用了不到4个月时间,而且守牢了廉洁防线。这得益于2022年广西大学创新建立的“1+15责任人”模式,破解了项目采购和建设的难点痛点堵点,扎牢了“不能腐”的制度笼子。“1+15责任人”,即1名校领导 ...
福建探索实施驻校企业家制度
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福建探索实施驻校企业家制度本报讯(记者黄星)日前,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若干措施》,提出要大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活力,促进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福建提出,实施高校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和素养提升计划,完善高校“双创”指导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的保障激励政策,将高校教师指导创新创业、推进创新创 ...
一个小信箱引发治理大变革
安徽农业大学优化学校综合治理机制,学生的事让学生参与办监督办——一个小信箱引发治理大变革本报记者 王志鹏寒冬已至,寒风凛冽,安徽农业大学党政办教师张晗快速穿过落叶飘零的梧桐路,钻进了勤政楼的办公室。还没来得及抖落一身寒气,他就立刻打开电脑,查看“书记校长信箱”待办事项,将一封封来信分派到相关部门。几乎同时,校团委教师张旭念带着两名学生也在查看学生来信。尽管里面多为“校园网账号连 ...
如何激发在线教育中的师生共鸣?
高等教育管理者需要认识到培养学生网络学习归属感的必要性,需要让学生觉得在网上学习和在实体课堂学习一样真实。尤其是对于那些资源相对匮乏的学生来说,线上学习的归属感更为重要。很多人认为,2020年3月因疫情暴发所带来的远程教学,对学生、教职员工和工作人员来说,无疑是艰难的。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本就存在的资源不平等情况突显,许多人甚至因此失去了团体意识。2022年10月20日,斯坦福大学 ...
案例分享丨抓住信息化专项实施机遇
“十三五”期间,工信部在高校基本建设投资项目中增设了“信息化专项”方向,以推进部属高校信息化建设。2018年12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南航”)信息化专项初步设计获工信部审批通过,总批复金额16565万元,其中国拨资金11510万元,学校自筹5055万元。南航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改造和升级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校园智慧应用系统、信息安全与运维体系、智慧教学环境等,并制定相关标准规范。 ...
多所高校发布2022年就业质量报告
随着新一年的到来,2022年的就业“秋招季”已经落幕。2022年,我国应届毕业生达1076万,大学生就业情况备受社会关注。毕业生们都去哪里就业?近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等知名高校发布了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公布毕业生就业情况。近年来,“就业”二字的定位更加明晰。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与核查工作的通知》,从 2021届起,将“就业率”改为 ...
智慧教室建设的五个原则
常规教学中,智慧教室的建设应遵循物理环境轻量化、信息基础完备化、教学过程数据化、维护管理远程化、智慧作用无感化这“五化”的原则。我国高校信息化的建设历经传统校园、电子校园、数字校园,直至目前的智慧校园阶段。智慧教室作为智慧校园概念中的一个子概念,是伴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发展、成熟并普遍应用起来的。早期智慧教室的建设侧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设备辅 ...
江苏:大力推进高校教学数字化工作
1月16日上午,江苏省教育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大力推进高校教学数字化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关情况。发布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介绍了江苏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成效及《意见》的主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教育数字化”。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并就教育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省教育厅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开辟发展新领域新 ...

江苏11所高校领导班子调整
1月13日,江苏省人民政府网站公布一批干部任免通知,其中涉及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11所高校领导调整。高校部分具体包括:任命戴国洪为江苏理工学院院长,试用期一年,免去其常州大学副校长职务;任命赵国栋为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任命姚文韵为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任命肖甫为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任命王建浦为常州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黄河水院获全国大学生生态环境职业技能大赛“三连冠”
光明网讯 1月13日,由生态环境产教联盟、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第四届“北控水务杯”全国大学生生态环境类职业技能大赛圆满结束。在本次大赛中,该校的两支参赛队分别以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成绩斩获团体一等奖,包揽个人赛的前四名,并获得1+X智能水厂运行与调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高级),实现了学校在该项赛事的三连冠。第四届“北控水务杯”全国大学生生态环境类职业技能大赛历时近 ...
17部门:推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深度参与高校院所创新全过程
1月1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等1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推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深度参与高校院所创新全过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效应,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
北京高校将持续职称自主评聘 符合条件可破格申报高级职称
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印发《北京市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和《北京市深化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遵循高等学校教师、实验技术人才的成长规律,突出专业特点,完善职称评价机制,为他们量身定制清晰的职称分类评价标准,申报人可以自选代表作参与职称评审。...
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的温度、精度和效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任务,是高等教育心怀国之大者、人民利益至上的生动体现,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就业帮扶要充满“温度”。有温度的帮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的应有之意。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办好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由于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