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远程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当前,国内外网络远程教育产业正迎来发展的新机遇。网络远程教育可谓“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为终身学习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美国可汗学院的MOOC模式,以及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大规模成功实现“停课不停教不停学”,都是应用网络远程教育的典型案例。网络远程教育对传统教育的组织形式、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师角色乃至学校形态等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网络远程教育依托信息技术的进步不断壮大,有着自身的 ...
毕业致辞| 吴建平院士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2020届毕业生大会上的讲话
日前,清华大学在西大操场,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隆重举行计算机系2020届毕业生大会。会上,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吴建平院士发表讲话,以下是讲话全文:在不平凡的时代,怀平常心做不凡事在2020届毕业生大会上的讲话各位来宾、各位亲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阳光下的西大操场,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隆重举行计算机系2020届毕业生大会。首先,我谨代表计算机系全体师生员工,祝贺在座和在线的所 ...
杨斌:充分释放“抗疫红利”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摘要:新冠疫情引发了世界范围的在线教育探索热潮,中国率先进入到全国性的、全体系的在线教学实践中去,并在全国范围有效地保障了较高水平的在线教学质量。如何把“受迫性创新”转化成“抗疫红利”,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院校着眼长远,在八个方面积极探索,通过制度化、常态化的举措,使得全国师生的努力和创新能够凝结成一系列教育教学新模式,使得中国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拥抱新技术革命实现教育方式的转型升级上,体现出 ...
疫情防控客观上导致了大规模在线教育的“补课”
今年初面对汹涌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学生无法正常到校学习,教育主管部门号召和部署,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在线授课,广大学生在线学习。堪称一次“史无前例、世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验,将对中国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发展以及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构建时时、处处、人人皆可学的终身教育体系具有革命性意义。疫情防控初期,因为猝不及防所带来在线教育的忙乱是非常明显的,这种“乱”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校 ...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谋大局应变局开新局——落实落实再落实 提高提高再提高
6月15日,2020年全国高教处长会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召开。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出席会议并作以《谋大局应变局开新局落实落实再落实提高提高再提高》为主题的主旨报告。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吴岩介绍,2019年,全国高等教育战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精神,大力推进新农科、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四新”建设以及“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 0、一流专业“双万计 ...
季明明:牢牢把握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的精髓
摘要:基于我国对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应该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抢占教育信息化制高点。切实扭转“认识不高”“两张皮”“重硬轻软”问题。全面理解与准确把握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的精髓,读懂其“历史使命”“战略任务”和“核心价值”。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抓好“重头戏”,推进“深度融合”,构建“全新教育生态”,推广混合学习模式,凭借信息化,致力于破解教育系统性变革之难题,有力地推进我国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 ...
返校复课:教育重启还是重构
自疫情发生以来,我与同事们在抓好防控疫情、推进在线教学、做好返校复课过程中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应对这场疫情带来的教育变革。教育,不是孤岛,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我认为疫情不过是给教育按下了暂停键,疫情之后教育不应该是简单的重启,而是重构。随着学生全面返校复课,教育进入后疫情时代,我们应结合对疫情的反思,更加理性深入地追寻教育的本质,消除教育异化的影响,正本清源,重新思考学校教育的价 ...
杨元庆: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应成“新基建”重点之一
“见字如面!我是杨元庆,一位六零后,按照年龄排序的话,是你的大朋友。”3月,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给一群孩子写了封信。这群孩子在湖北,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为严重的地方。而且,他们都是贫困生。因为疫情,教育部做出了延期开学的决定,也启动了“停课不停学”的工作。广大中小学生开始居家学习,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就此展开。贫困学子也急需兜底:他们很难有稳定的网络环境,也没有便于使用的 ...
全国政协委员李彦宏:人工智能有望推动智能经济早日到来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从中央密集部署,到地方积极响应;从企业主动投资,到资本市场热捧2020年新基建站上时代风口。今年全国两会,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新基建助推之下,人工智能变得越来越基础设施化,为生活添智慧,为产业添转型动力。作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平台的提供者,百度对新基建有何思考,如何结合新基建谋求新发展?新华网就此采访全国政协委员、百度 ...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线上教育应是高等教育新形态
线上会议、应急人才管理、男性配偶陪产假期5月18日,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向媒体介绍了他今年准备向全国人大提交的六条建议。熊思东多次调研、交流,形成了这些建议。他说,今年的建议主要集中在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主要是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后疫情时期”面临的问题而提出。疫情期间,学校开设线上课程。熊思东认为,线上教育拓宽了教育空间和课程容量,这也是一次倒逼教育改革的契机。他建议依靠智能信息 ...
余胜泉:疫情加速的教育服务社会化协同,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5月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与未来之星联合举办的“‘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创新”主题沙龙中,北京师范大学未来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教授以“大规模社会化协同的教育服务模式变革”为题做了报告。余胜泉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以下内容根据余胜泉教授发言整理)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学生居家学习,师生、生生的时空隔离,阻 ...
给无证教师“开后门”在线教育不能降低标准
疫情当下,在线教育成了许多人上课培训的主要方式。但上课的老师是否有资质呢?近日,新华社曝光多所在线培训机构教师资格证存在不公示或公示信息不准确等问题,不仅如此,相关机构的招聘信息对教师资格证也未进行明确要求。教培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各路机构纷纷使出战略升级、融资扩张等大招,一门心思扩大市场份额,想方设法抢夺“生源”。在“跑马圈地”的过程中,用“出身名校的名师”当诱饵,吸引学生家长报名“入瓮”是屡试 ...
李星:信息化规划要为未来留出迭代空间
李星,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网络中心副主任回顾刚刚走过50年历程的互联网发展之路,我们会惊讶于那个漏斗或者说窄腰结构的强大生命力,互联网体系结构的无状态,松耦合,相对稳定的设计原理和可演进的构成模块,不求完美却留出足够快速迭代空间,正是其长盛未衰的最大秘密。作为信息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技术,互联网的这一特点,无疑可以被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所借鉴。要预留足够的可 ...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超大规模在线教学给中国教育变革搭建了新起点
引言: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和挑战,结合我国教育教学发展基础和“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部正在编制《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准备出台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面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全国教育系统迅速行动,开启了全国范围的线上教学。这是一个创举,也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奇迹。那么,全国大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 ...
牟承晋鼓吹IPV9的文章,到底是怎样的高级黑?
就在相关部委按照两办要求,连续出台通知加快IPv6规模部署的当下,牟承晋在“秦安战略”网站独家授权发文,称IPv6规模部署“有取悦美国、激化舆情之嫌,有违民意,易散民心,很不明智”,扬言要“彻底打破‘规模部署IPv6’的盲目性、排他性和垄断性”,并高喊“NewIP重构网络空间、打破网络霸权”。该文章为所谓“IPV9”的一己私利而胡言乱语,实在令人不齿。一、构陷国策朝令夕改牟成晋在文章一开头引用“媒 ...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人工智能赋能网络教育创新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机遇和挑战并存当今社会机遇与挑战并存。首先,世界在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科技创新驱动人类未来发展的角度,提出重要论断:“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经常引用这句话,但很少去思考为什么总书记在特定时期、特定时间段提出这个重要论断。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思考。人类过去数亿年的进化遵循有机化学规律,自从有了计算机和互联网以后,人类发展就从过去单 ...
让在线教育助教育扶贫精准发力
此前,教育精准扶贫主要是为贫困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必需品,保障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不辍学。今后,教育精准扶贫要汇集各方力量,为在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电子设备、流量、技术等基础设备,防止数字化带来的新型贫困和不公平。未来,要将在线教育视为推动教育精准脱贫和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线上教学在此次疫情中广泛运用,成为全国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主渠道。在进行线上授课和教学的过程中,各级教育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