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察
“微课”进入贵州遵义中小学课堂
微课堂从问世开始,传播速度远远超出想象,也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在微课堂的热潮下,遵义市也开始了微课堂的尝试和探索。 微博、微电影、微信……如果说学校外的生活早已进入了“微”时代,如今以“ 堂从问世开始,传播速度远远超出想象,也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在微课堂的热潮下,......
十大信息技术支持教学模式创新
教育部-英特尔信息技术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成果发布会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教育部-英特尔信息技术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成果发布会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该项目由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黄荣怀教授牵头,联合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1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60多位国......
走进云南西双版纳教学点:大山深处的四个教育切面
2012年,国家开始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教学点教师开始利用数字资源备课、教学。时常行走在教学点之间的罗文发现,自从有了“电视老师”,教学点里发生了变化。 大山深处的四个教育切面——走进西双版纳山区教学点...
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万里行”培训活动 助推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
2014年,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启动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万里行”培训活动,推动职业院校教师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教师了解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树立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观念。 2014年,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启动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万里行”培训活动,推动......
第十六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夏令营在安徽成功举办
本届活动全国各地有超过500万的学生直接参与,全国32个省级教育部门限额提交了3557件常规作品,参赛学生通过网络提交了近万件“和教育”专项作品和1431件微博英语创作作品。 7月26日上午,“电脑制作活动”颁奖大会在合肥一中举行,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刘昌亚,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副馆长王晓芜、蔡耘,安徽省教育......
以深度融合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目标要求,实现明山区区域性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明山区教育局组织调研小组就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质量,缩小城乡和校际间的教育质量差距,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和公平,以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创建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县)区任务进行专项调研,并于2014年7月出台了《明山区教育局校际协作体实施方案》。该方案以两大目标、六大......
课堂、学校、教育需重新定义
到目前为止,教育依然是互联网大环境下反应最落后的领域之一。但是在未来,互联网一定会给教育带来一番新的景象,这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手机、平板电脑已广泛使用,无线网络发展迅速;第二,云技术的出现可以使大量数据存储在云端供随时下载使用;第三,互联网可以收集大量数据进行分析,这就是目前人们热议的大数据;第四,机器学习可以重复所有机械化的行为。教育正处在革命性变革的前夜。第一是时间的突破......
福建南安市:政府采购助力教育信息化建设
近日,南安市预算投入9288.55万元的“三通两平台”建设工程公开招标顺利结束,确定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泉州市分公司、郑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组成联合体)为中标侯选人,中标金额8398.18万元,节约资金890.37万元。项目的实施将实现全市385所学校根据规模大小和实际需求以高速率光纤模式接入互联网,建设快速、稳定的网络环境;完成全市4689个......
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师培训
怎样有效建设乡村教师队伍?基于互联网的双师教学模式或许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 双师教学模式的第一个特点可称为陪伴式培训,这是一种“师父带徒弟”的方式,经过几年的学习之后,接受培训的教师就可以独立上课。第二个特点是,一名好教师可以培训几千名、几万名乡村教师。如果把人大附中、北大附中等名校教师的课拍摄下来,让乡村教师自主选择,就可以实现个性化学习......
互联网为评价改革提供了条件
“ ”不仅是一个技术路径,更是一个时代特征。对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来说,具有时代意义的命题就是转型问题。总体来看,基础教育正在开启一个从少数到全体、从结构到过程、从外延到内涵的伟大转型时代。优化教育过程、丰富教育内涵、促进每个人的发展,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质量评价是质量提升的核心和关键,以质量评价改革为手段,推进基础教育全面转型,成为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评价......
深化改革 重在成效:教育信息化推动变革 促进公平
教育信息化不仅是教育理念的变化,也是教育教学方式的变化。对教育评价、教育管理等也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近两年来,国家下大力气提升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水平,并通过信息化手段,积极带动教育理念的全方位创新,拓宽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根据教育部的最新数据,截至2015年3月底,全国80.6%的中小学实现网络接入,44.2%的学校实现了10M以上宽带接......
以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湖北是第一个国家级教育信息化试点省份。目前开展的情况如何?面临什么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湖北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传铁。记者:教育信息化是国家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湖北又是第一个国家级教育信息化试点省份。您作为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怎样看待这一问题?刘传铁: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重要......
第四届全国教育局长峰会综述:"+"起互联网精神
“最反主流的行动不是抵制潮流,而是在潮流中不丢弃自己的独立思考。”硅谷教父彼得·蒂尔在《从0到1》一书中所说的这句话,不仅冲击着互联网创业者的头脑,也向“互联网+”潮流中的教育从业者发出信号:当我们不可能对“互联网+教育”视而不见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理性地认识“互联网+”的本质......
课堂不改革,信息技术就是累赘
教育信息化主要包括5个方面:一是管理信息化,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校园;二是教研信息化,基于网络自修和教研;三是教学信息化,基于 也好,不仅要提供给教师使用,更要让学生使用;第三点,信息化设备应该由专业团队来做,在学生、教师大面积使用计算机的背景下,只靠政府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要做到学生的学习信息化,最关键的是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平台的建设。如果没有课堂的变革,信息技术将成为累赘,成为烧钱的......
高等教育领域信息化的七点思考
1、教育至关重要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能够改变个人,而且也能够改变社会。不论现在的教育发展多么迅猛,它都可以变得更好。如今,我们需要更加丰富、更为有效、更容易获得和更能够负担得起的教育。学习不仅是每个人在大学里完成的事情,而且还是大家终身的事情。信息技术将会成为改变教育现有游戏规则的力量。信息技术可以改变学习体验,催生新的学习形态,提供新的学习方式,并将世界连接起来。我们坚信......
信息设备“全覆盖”不等于教育资源“全覆盖”
2015年4月,由教育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近3年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完成验收,这标志着全国6.4万个项目教学点基本实现设备配备、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5.3万个教学点已开齐全部国家规定课程,满足了近400万名偏远农村地区的孩子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 信息应用技术的延伸,能否有效提升农村教学点的教学质量,让身处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