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主题教育新成效开辟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化研究研讨会召开4月24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化研究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旨在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系统性、学理化研究阐释,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以主题教育新成效开辟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部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怀进鹏出席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 ...
为福建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厦大贡献
长期以来,厦门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关怀和悉心指导。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并提出殷切期望。学校全体师生满怀感恩爱戴之情,持续将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引向深入。 ...

学有所教,建设教育强国(新时代画卷)
教育数字化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思源实验学校的学生在收看“天宫课堂”。王 将摄(人民视觉)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合肥理工学校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学生们在实训老师指导下学习工业机器人编程。阮雪枫摄(人民视觉)数据来源:教育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在进行飞行器测试。...
数智化转型助推大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全面而系统的部署。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是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总体方向和重点任务之一。以数智化转型推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赋予大学的历史机遇,也是大学贯彻国家战略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改变高等教育面貌。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注意到一些变化的情况, ...
2023年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召开
2月24日,教育部党组召开2023年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回顾总结过去一年和新时代十年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部署安排今年重点任务。...
勇攀高峰创一流
勇攀高峰创一流——二〇二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回眸本报记者 张欣高等教育的高度决定了科技创新的高度。2022年,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统筹部署,为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和历史机遇,为建成教育强国指明前进方向。站在历史的长河回望2022年,建成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多项重大科技成果都有高校支持……中国高 ...
北大数学:让更多拔尖创新人才自由生长
前不久,北京大学新一届的基础数学拔尖师生交流会举办。交流会上,新老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数学之美。要让学生充分感受,也要让他们独立思考,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为之持续努力。北大数学,是北大的01号院系,人才辈出,星光璀璨。它有光辉历史,培养出数学的“黄金一代”,传承的接力棒也在一代代北大数学人手中传递。“如果一所学校能够汇集一批非常优秀的学生,他们之间会逐渐形成一种很难清晰界定却非常有价值 ...
怀进鹏: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怀进鹏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凝练总结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精辟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谋划未来的目标任务和行动纲领 ...
聚焦国家需要释放高校科研潜力(人民时评)
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只有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科研,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组织大任务,根据任务需要建设大平台,依托大平台组建大团队,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才能不断取得科技攻关新成果专利授权量从2012年的6 9万项增加到2021年的30 8万 ...
浙江大学:扎根中国大地 为培养一流人才方阵贡献力量
新华网北京5月17日电 今日,教育部举办“教育这十年”系列发布会第二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浙江大学分会场上,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表示,学校主动对接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的战略需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通过全校教育教学大讨论明晰了人才培养的使命愿景,在立足“两个大局”、扎根中国大地中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高水平人才。以“全人”“新人” ...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人民时评)张烁我们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不仅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突破“卡脖子”技术,也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最高效、最基础的途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清华大学全体研究生同上开学第一课
9月6日上午,清华大学202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全校研究生开学第一课相继举行。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和研究生们一起,深刻感悟清华文化,自觉担当家国责任,用大我情怀引领人生不断迈上新的高度,在服务国家与奉献社会中追求恒久的生命意义。邱勇讲话今年入学清华大学的2021级研究生新生共计9000余人,其中79%的同学第一次走进清华园开启他们的学习生活。研究生新生中男女比约为2:1,包含来自106个国 ...
超九成受访大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很重要
3年前的夏天,刚刚来到浙江财经大学的李朝金还在为一学期“晨刷”“晚刷”二三十次而“头痛”,根本不会想到,现在的她成了“刷跑狂魔”,每周不去“刷”几次就“浑身难受”。“晨刷”和“晚刷”,是浙江财经大学为学生制定的校园跑计划,学生可以沿着校园里的特定路线慢跑,一周需要完成两到三次。学校对大三学生没有“晨刷”“晚刷”的教学计划,但已经大三的她还在坚持,“如果没有‘晨刷’计划,我可能会睡到很晚,火急火 ...
让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引发热烈反响——让青春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本报北京9月8日讯(记者焦以璇)“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内心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毕业后我将回到家乡——贵州黔东南,扎根基础教育,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为中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挥洒自己的无悔青春。”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更加坚定了北京师 ...

一所高校跨越百年乡村实践:从“输血”到“造血” 从“扶智”到“提质”
1934年李蒸校长(左一)在纪念乡村教育实验区一周年活动现场讲话。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供图2022年8月,北京师范大学“电影下乡”支教团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镇马兰小学活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供图9月8日是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日。百余年来,作为中国第一所高等师范大学,这所高校与乡村教育结下深厚渊源。从1919年“平民教育社”在乡村组织讲习班,到新中国成立后开设夜校,再到20 ...
国之大者·2021中国教育观察:建设教育强国迫切呼唤大先生
有高质量的教师,才有高质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工程,教育强国建设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杨宗凯:AI赋能教师 创新变革教育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创新的国家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利用信息技术助力教育创新,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已成共识。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布局了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经过近20年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定位不断拔高。宁夏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标杆示范区,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