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察
定位清晰精准 才能涵养自主创新新动能
作者:高迎爽(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规划与评估处副处长、副教授)近年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新任务、新挑战,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探索以校级科研机构为载体,构建知识融合、学科专业融合、技术方法融合、科教融合的产学研自主创新范式。为此,各高校自主批准设立的校级科研机构纷纷揭牌,从“研究中心”“研究院”,到“研究所”“研究基地”等,不一而足。据不完 ...

如何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榜样意识
光明日报记者 杨飒为了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积极的人生观,拥有正向的价值观,秋季学期,北京市中山实验学校每个班级的壁报都开辟了“我心中的榜样”专栏,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探讨确定本班的“榜样人物”,并据此将班级命名为“雷锋班”“钱学森班”等,每个班级还选出了一名榜样故事宣讲员,专门负责介绍本班的“榜样人物”。学校校长靳玉文表示:应该让孩子们多了解各行各业的榜样人物,例如具有爱国精神、 ...
让榜样为少年儿童成长注入精神力量
【一线探索】作者:孙宏艳(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为了解当今少年儿童的精神追求和受到榜样感召的状况,改进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工作,更好地发挥榜样对少年儿童的作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在全国以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学生为对象,开展了相关调查。谁是少年儿童心目中的榜样调研显示,父母是少年儿童最主要的榜样,运动员、科学家的榜样 ...

我们的创业梦,种在希望的田野上
【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青年就业之农业创业】光明日报记者 安胜蓝 殷泽昊乡村振兴大幕拉开,广袤农村不再寂静。一群年轻人,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农村——在他们看来,农村有难以分离的故土情怀,是无限生机的梦想起点;农业孕育了传承千年的古老文明,是技术迸发的创新热土。日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强调“打造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支持农业 ...
农业创业新青年 农业强国新力量
【观察者】作者:马蒙(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其留得下、能创业”。近年来,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活跃着一大批以青年为主体的农业创业者,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新农人”。他们有的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成立教育部职业院校中国特色学徒制教学指导委员会(2022—2025年)的通知
按照《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规程(试行)》,经推荐遴选,成立教育部职业院校中国特色学徒制教学指导委员会(2022—2025年),秘书处设在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成立教育部职业院校中国特色学徒制教学指导委员会(2022—2025年)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22〕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
强基提质启新程 ——2022年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回眸
回首2022年,从党建引领到教师队伍建设,从学前教育到普通高中教育,从课程改革到评价改革,从校内校外的“双减”到互联网云端的“数字化”,“高质量”是贯穿基础教育领域方方面面的主线,也是改革发展的内核。 强基提质启新程——2022年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回眸2022年年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印发年度,明确部署:“以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任务。”2022年岁末,教育部发布通知,部署在天津等12 ...
关于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中期绩效评价结果的公示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中期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22〕号)要求,经综合评议,确定了197所建设单位的评价等级(见附件),现予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1月3日至1月9日。 关于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中期绩效评价结果的公示根据《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中期绩效评价 ...

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方梦之与应用翻译学
【求索】作者:黄忠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教授);佟颖(天津外国语大学欧语学院副教授)学人小传方梦之,1935年生,浙江嵊县人。上海大学教授,翻译家。1957年毕业于大连外语专科学校(今辽宁师范大学)。早年从事科技信息的翻译、研究和编辑工作,1978年转任教职。创办《上海翻译》杂志并长期任主编,2014年起任名誉主编,国际生态翻译研究会学刊顾问。曾任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理事 ...
西南林业大学:党员先锋队暖心护学子
光明日报记者 张 勇 徐鑫雨位于云南昆明的西南林业大学校园涌动着一股股暖流。2022年12月以来因为疫情防控,多数学生有序离校,但还有部分学子坚持在校园中学习。为保护好学生健康,学校想方设法为留校学生送去细致服务。12月15日,西南林业大学校医院专门熬制了中药汤剂“桂枝加葛根汤”,分发到每一个留校学生手中;学校生物多样性学院为在校学生送上了精心准备的138份考研“加油包”,包里有营养品 ...
2021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比上年增长9.13%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记者徐壮)记者30日从教育部了解到,2021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7873 67亿元,比上年增长9 13%。根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发布的关于2021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包括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 ...

2022年教育十大关键热词,你都听过吗?
过去的一年,是教育的“大变革”之年:“双减”“课后服务质量”“家庭教育促进法”“乡村教育振兴”“县中提升”“五育并举”等,基础教育的生态面临着深度重塑。2022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是贯穿今年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主线,教育工作要聚焦这条主线,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2022网络热词大全——大全有哪些吗,快来看看吧!
2022网络热词大全,作为一枚网友,无论你是80、90后的弄潮儿,还是00后的后起之秀,都不可避免经常遇到一些网络热词 。那你知道2022网络热词大全有哪些吗,快来看看吧...
2022年的网络热词有哪些——热词网络流行语
2022网络热词6个,现如今网络是非常发达的,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经常会有一些流行语或者口头禅产出,这样的网络热词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2022网络热词。...

善教乐学“思政课” 润心立德育新人
善教乐学“思政课” 润心立德育新人——内蒙古大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作者:光明日报调研组 近期,在内蒙古自治区各大中小学,一支由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组成的北疆青年讲师团,正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进课堂—— 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小学,自治区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中心副主任刘颖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神舟十五号、十四号乘组“太空会师”节点,讲授思政课《最好牧草为航天 长大也做“摘星人” ...
上海开放大学:把学习的触角伸进城市各个角落
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何为开放大学?开放大学如何办?开放大学之于一座城市,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在上海,开放大学用十年转型发展,向社会展示出这所新型高校的蓬勃生命力——面向所有学习者,创新办学模式、学习方式,为各类教育衔接和人才成长提供融通渠道,努力实现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早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提出要“办好开放大学”,同年 ...
以人才赋能边疆高质量发展
作者:柴真(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对教育、科技、人才事业进行一体化部署。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支撑,高校作为培养和集聚人才的主阵地,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地处西部边陲的石河子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致力于为屯 ...
扎根新疆大地做好非遗传承文章
讲述人:石河子大学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文学艺术学院教授 吴新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一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者,我更加坚定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更多优秀传承人、深入推进文化润疆的信心。2009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回到石河子大学工作时,我便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开展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