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察

“双减”后,如何回应家长这些新期待
编者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自2021年“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全社会支持和认可“双减”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家长的教育焦虑得到有效缓解。与此同时,随着政策逐步落地,家长也萌生出新的教育期待,对这些期待的回应程度影响着减负政策的效果及良好教育生态的形成。为深入了解家长教育心态的新变化,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 ...
开辟新气象•二○二二年中国教育观察(下)
2022年是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正值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部署,为教育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和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职业教育改革转向何方
《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发布——职业教育改革转向何方光明日报记者 晋浩天“《意见》破除了‘矮化’‘窄化’职业教育的传统认知,直击改革实践中的难点痛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新判断,极具理论与实践价值。”在12月27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如是说。陈子季口中的《意见》,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深化现 ...
用创新活力助力齿轮“飞天”
讲述人: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陈兵奎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为我们科技工作者指明了目标和方向。作为一名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的研究人员,我倍感重任在肩。近年来,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制定了“一基 ...
实现科技创新更高质量发展
作者:王树新(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校长)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变量,是重塑世界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作为在巴渝大地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近年来重庆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深度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重要作用,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推动解决“卡脖子”难题,努力服 ...
迈步新征程·二〇二二年中国教育观察(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以更高视角、更大格局统筹谋划教育、科技、人才三项工作,凸显了教育事业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分量之重。这对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数字化变革推进高等教育提质增效
作者:张卫国(西南大学校长、教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需要通过数字教育全面支撑学生学、教师教、学校管各环节,由此形成引领高等教育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力量。高等教育的数字化变革,应当从资源、平台、手段等维度入手,加快全领域、全流程、全要素转型升级,推进教育现代化,重塑高等教育格局。基于“新形态”, ...

树立系统、辩证、创新思维 统筹谋划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笔谈】作者:项 赠(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展思政教育,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必须牢固树立系 ...

青少年联赛,让体育课“燃”起来
学起来、练起来、赛起来青少年联赛,让体育课“燃”起来光明日报记者 严圣禾 刘博超 光明日报通讯员 张 弛刚刚落幕的2022卡塔尔世界杯,给饱受疫情之苦的各国足球爱好者带来了一场视觉的盛宴、激情的狂欢。虽与多哈相隔万里,但在位于中国南海之滨的深圳,遍布全市的各个校园内,随处可见青少年们踢球、运动的身影,经常可闻师生们参加体育比赛的呐喊声。近年来,深圳持续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保证全市1 ...
深化体教融合 培养“运动达人”
作者:朱华伟(深圳中学党委书记、校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建设体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体教融合是新时代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补齐青少年体育短板的重要举措。体育的重要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 ...
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对症下药”
作者:俞国良(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平台首席专家)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国民心理健康素质的一大重要举措。近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研究”结果显示:首先,我国大中小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对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例如,抑郁、睡眠问题的检出率已高达22 2%。其次,由于大中小学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心理 ...
以“常赛”夯实体育后备人才根基
作者:周 誉 冯 强(分别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民体质与科学健身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教会、勤练、常赛”的体育 ...
西北师范大学: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西北大地
光明日报记者 宋喜群 王冰雅 光明日报通讯员 邱小锋在西部重镇兰州,坐落在黄河岸边的西北师范大学日前迎来了它的第120个生日。西北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41年迁往兰州,一座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在黄河北岸的沙滩荒地上拔地而起,自此,西北的师范教育有了“拓荒者”。在兰州办学的80余年中,西北师范大学扎根陇原、服务西部。在基础教育第一线、在乡村振兴最前沿、在服务 ...
“把他们培养好,我们责无旁贷”
【基层心声】讲述人:海南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张万科今年4月,我从海南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调到国际教育学院任党委书记。这两个学院的学生都主修临床医学,区别在于前者是中国学生,而后者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从我以老师的身份正式和留学生打交道开始,我便对教育对外开放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现在,我们留学生的生源国已有35个,大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热带地区国家。这些国家的医疗体 ...
“一位杰出的导师,一位纯粹的学者”
“一位杰出的导师,一位纯粹的学者”——南京工业大学师生纪念时钧先生诞辰110周年光明日报记者 苏 雁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杨 芳一场场跨时空对话,生动展现了南京工业大学学生的精神风貌。12月13日,是我国水泥专业、化学工程专业的创导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已故教授时钧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南京工业大学发布《大先生时钧》文集,举办了时钧先生档案史料展、高峰学术论坛、纪念座谈会 ...

“赫章班”里的产教融合新路
【记者手记】光明日报记者 吕 慎 陈冠合“‘赫章班’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让我拥有了这样一份收入稳定、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如今已是贵阳一家电梯运营公司片区维修和技术支持负责人的陈虎,仍对母校满怀感激之情。出生在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一个贫困家庭的陈虎,在初中毕业后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哥哥刚考上大学,如果自己继续读高中,无疑会增加家庭负担;如果选择职业教育,又对未来的发展前景不确定。“ ...